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都市圈农批市场调研报告(统稿)

南京都市圈农批市场调研报告(统稿)

南京都市圈农批市场调研报告(皖南地区)皖南地区气候宜人、物产丰饶,靠近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地区,与苏南、浙北相连,是承接长三角产业集群的前沿阵地。

本地区具体包括黄山(徽州)、芜湖、马鞍山、铜陵市、宣城市、池州等市,面积约3.6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人口密度为南京的1/5,因此该地区农批市场建设密度不大,竞争相对苏南、苏北地区较小,大多以中小型农批市场为主,且市场硬件条件与经营模式相对落后。

本次调研根据重点围绕皖南地区市场所在城市规模、市场情况、运营现状、发展瓶颈、发展规划等问题进行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市场特点与瓶颈聚焦1、市场布局不合理,(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力度不强。

皖南地区市场普遍布局不合理,市场管理混乱,人流、车流、货流混杂。

生产与生活不分离,场内“三合一”现象普遍,由于市场配套不足,对商户在档口内自建冷库与板房行为采取默许态度。

货物可直接进场销售,市场内只定期进行抽检。

(聚焦城市:铜陵、马鞍山、芜湖、滁州)2、经营品类单一、品质较低,缺乏一级供货商、代理商。

目前,皖南地区农批市场主要以蔬菜、果品经营为主,且多数商户为二级、三级商户,货源主要来自一级商户聚集的南京、常州、山东、嘉兴等地。

由于缺乏产地货源,本地消费能力又低,为保证价格优势,只能从一级市场调运二级、三级品质货物进场交易。

据调研了解,铜陵五松果品市场90%货源来自众彩,10%来自嘉兴;马鞍山安民市场蔬菜众彩占40%,果品众彩占70%;滁州中垦市场内专门开设了南京菜销售专区,其中众彩占80%,天印山占20%;合肥周谷堆市场精品水果众彩占40%,份额大于上海,与嘉兴相当。

(聚焦城市:铜陵、马鞍山、芜湖、滁州、合肥)3、信息化配套不足,交易模式落后。

此类问题存在市场收费大多采取档口租金加进场费用(进场费用一吨20-30元不等),由于信息化硬件设施缺失,没有电子结算系统,买卖双方交易都为现金对手交易。

(聚焦城市:铜陵、马鞍山、芜湖、滁州)4、管理团队满足现状,疲于新型业态拓展。

此类问题存在市场由于规模小,政府部门关注度低,缺乏引导,管理团队又多为参与运营多年人员,虽与场内商户共事多年,有便于对商户的管理,但存在满足现状与地方保护意识,对“新鲜血液”的流入持抵触情绪,新型业态发展困难。

(聚焦城市:铜陵、马鞍山)5、新型市场培育是“致胜关键”。

皖南地区此类市场多为大型集团企业投资新建市场,政府支持力度大,市场规划先进、定位准确、布局合理、配套设施全。

由于正处于“放水养鱼”培育阶段,虽在前期发展阶段成长迅速,但也是在市场宽松管理和牺牲部分利益条件下的,在今后企业成本、管理运营能力、周边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下,也是举步维艰,急缺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一级(批发商、代理商)和优势产品。

(聚焦城市:滁州、合肥肉类和水产交易区)6、具有一定规模且成熟型市场,新型业态发展是“核心动力”。

此类市场管理经验丰富,优质商户多、货源广泛,交易规模大。

信息化设备与电子结算系统健全、食品安全检测与溯源管理完善,政府支持力度也大。

但此类市场多分布于中心城市,市场土地资源紧缺,加之电子商务的冲击(据实地调研交流,电子商务对大型市场冲击力度要强于小型市场),大型市场在高额的运营成本与日趋放缓的经济增长中,新型业态的创新与发展是“核心动力”。

(聚焦城市:合肥、芜湖)(二)、新兴业态问题聚焦与周边市场发展情况通过多家市场调研和交流,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专线物流与城市生鲜配送等新型业态方面,信息化建设、产品标准和冷链是问题焦点,多家市场也在不断“试水”。

1、合肥周谷堆自建的康来绿农产品配送中心,由于场内车流管理困难、信息化平台缺失物流信息整合模块,加之缺少冷链的支撑,运营困难;2、芜湖大地市场也正在对接来往科技、赶集网等互联网公司,发展电子商务与城市生鲜配送。

3、滁州中垦流通市场正在完善场内信息化硬件建设,并在招募有电子商务从业经验人员。

(三)、调研体会1、通过本次调研,对皖南地区农批市场建设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是众彩蔬菜、果品对该地区的辐射情况,和在相应市场所占份额,有了具体的数字统计。

2、通过与该地区各市场商户近距离沟通,了解到多数商户希望能与众彩一级销售商、代理商进行沟通与互动。

南京都市圈农批市场调研报告(苏北地区)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日益增长的农产品交易需求,各大城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遇到发展瓶颈与激励竞争,如何在现今政策导向、互联网+的冲击下,适者生存的。

现就苏北部分城市市场是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情况及感想汇报如下:(一)响应国家政策,各行业进军农产品市场2013年11月20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等相关政策,各行各业争先进入农产品市场。

例如,淮安新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餐饮业行业)、宿迁华东农副产品批市场(房地产行业)、盐城华东(盐城)农产品交易中心(隶属于盐城市金地带农贸商城开发有限公司)等出现,造成“一城市,多市场”现象,在苏北苏北普遍存有。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必然就出现“胜者为王”的竞争格局,同时,也促进着市场体系建设逐步统一,以及农产品市场商贸、流通不断优化、调整。

(二)力求生存发展,各城市展开有序竞争1、突降奇兵,占领市场原清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在当地政府招商下,预与淮安宏进农副产品物流有限公司强强联合,组建新公司—淮安市宏进清江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项目总用地面积约42万平方米,旨在打造集“农产品批发、副食品交易、仓储物流配送、商务办公、休闲、电子信息交易、信息采集与发布、农产品展示”为一体的一站式、多功能、网络化、智能化综合现代化一级农产品交易中心,为淮安及周边2000多万人口提供最切实可行的市场和平台保障。

谁知,在开业前,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的淮安市新天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瞄准势头,收购了当地的200余亩钢材市场(经营面积是原清江市场三倍之大),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该市场以公司化运营的“农贸市场”,发展势头良好,日车流量超5000辆,日交易量达2000吨,占据了淮安市场80%蔬菜供应份额。

由于还处在战争时期,除了食品安全及追溯体系已建立,其他相应配套设施还在慢慢健全中。

2、立足本土,反转逆袭江苏淮海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商业部、江苏省商业厅和徐州市人民政府于1992年共同投资兴建的多功能、规范化大型专业蔬菜批发交易市场。

市场占地126亩,总建筑面积为38000平方米,建有40000平方米的钢结构交易大棚、是具有交易、商住、各种代理、洗浴、停车等管理规范、服务到位、设施完备的现代化专业蔬菜批发交易中心。

公司先后荣获农业部“全国菜篮子工程”定点市场、“全国蔬菜批发50强”、“中国商业名牌企业”、“中国商业信用企业”、“江苏省文明市场、样板市场”等称号,2008年又通过了ISO9000、14000、18000质量管理体系和“三绿市场”认证,现已成为苏北地区农产品流通的金字招牌。

对手一:徐州东高农产品市场,市场占地400多亩,集蔬菜、水果、海鲜等为一体的综合大型批发市场,并配备一定规模的物流及仓储服务。

对手二:徐州雨润农产品全球采购中心项目是雨润集团在全国布局的33个全球采购中心之一,是集农副产品展示展销、交易、拍卖、冷链物流、仓储、加工配送、检测检验、办公研发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副产品采购中心(据悉是农副物流的翻版),该项目位于徐州市西区,总占地2288亩,总投资120亿元。

面对两个规模大、功能全的强大市场竞争下,靠着本土企业招牌、市场各渠道的拓展(社区店、电商配送)以及区域优势等,于去年,吞并了东高市场,并开展下一步的发展以及与雨润的战争。

3、坚守阵地,顺应发展一是宿迁南蔡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008年7月10日,坐落于宿迁市区,总投资约3.2亿元,占地面积100亩,集果品、蔬菜、水产、肉类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批发市场。

2011年,华东农业大市场坐落于宿迁,该项目总规划占地1000亩,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

现建成的一期项目占地300亩,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由精品交易区、果品交易区、蔬菜大棚交易区、配套生活区等四大功能区组成,据调研,该市场自开业来迅速占领了宿迁市场80%的农副产品份额。

二是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坐落于市区中心,占地面积40余亩,占盐城市市场消费75%,由于局域优势,暂未受到规模较大的盐城(华东)农产品批发市场影响,随着时代的跨越,城市的规划,农批的发展,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也会转为二级批发市场,甚至会被取缔。

(三)与时俱进,大力发展电商物流等体系扬州市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是由江苏亚联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于2009年建设的农产品交易平台,注册资本2亿元。

交易中心由原“亚龙果品”、“联谊果品”于2009年合并迁建而成。

交易中心位于扬州市东南的扬州商贸物流园内,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该公司于2013年12月的成立的“果然100”电子商务平台,改平台采用B2B、B2C模式进行构建。

迄今业绩斐然,迅速占领扬城水果电商市场,用“果然速度”创造了“果然奇迹”。

2014年依托手机端销售的流行和软件支持厂商的推广,相继开通微信公众平台,通过订阅号和服务号的销售平台,实现各类果品的在线订购,让客户订购更方便快捷,随时随地满足购买需求。

2015年,公司已拥有员工超200人,日均订单3000余起,日均交易额超12万元。

短短两年,在“互联网+ ”的助推下,后起之秀“果然100”从崭露头角发展到几乎垄断整个扬州生鲜水果市场,并辐射苏中苏北,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服务有口皆碑。

据调研,江苏亚联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宿迁华东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还有在竞争中的两家批发市场,现在还处于建设发展阶段,后期将还会分布建设物流(冷链)中心、农产品生加工中心等项目,与时俱进,以实现农产品市场转型发展。

(四)苏北市场调研感想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才能使农产品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才能使资源得到最有效配置,才能真正实现“商户互动、商品互通、信息互联”。

一是农批市场需要开放,才能真正打开跨越性发展大门。

只有打开各城市大门,形成有序竞争体制,才能铲除形成各类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的利益之根,有效的形成一体化的农产品贸易体制。

俗话说,怀抱的孩子难长大。

在现阶段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中,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才能真正得到跨越性发展。

二是农产品市场需要脱变,才能真正转型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流通方式不断创新,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受到挑战,电子商务等新型方式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与时俱进,发展农产品“互联网+”,快速向信息化市场转型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