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2016 [1129]《生物化学》

西南大学2016 [1129]《生物化学》

26、蛋白质颗粒表面的______和_______是蛋白质亲水胶体稳定的两个因素。

答案:同种电荷;水化膜28、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性质,大多数蛋白质在酸性溶液中_______电荷,在碱性溶液中带_______电荷。

当蛋白质处在某一PH值溶液中时,它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此时的蛋白质成为_________,该溶液PH称为该蛋白质的__________。

答案:正;负;兼性离子;等电点29、蛋白变性主要是因为破坏了维持和稳定其空间构象的各种________键,变性作用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

答案:次级键;生物活性丧失31、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主要是______,而维持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化学键是_____,主要的有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

答案:肽键;次级键;氢键;盐键;范德华力;疏水键34、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称为,它与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相当。

答案:核苷酸35、在蛋白质分子中,一个氨基酸的α碳原子上的_____与另一个α氨基酸碳原子上的_______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键叫________,它是蛋白质分子中的基本结构键。

答案:羧基;氨基;肽键37、原核生物mRNA的结构特点?答案:(1)半衰期短。

(2)许多以多顺反子的形式存在。

(3)原核生物mRNA的5’端无帽子结构,3’端没有或只有较短的多聚A结构, 原核生物起始密码子上游有一被称为SD序列的保守区,; 该序列与16S-rRNA 3’端反向互补,在核糖体-mRNA的结合过程中起作用。

38、试述线粒体在能量代谢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1)氧化磷酸化过程等细胞产生能量的过程在线粒体内进行。

NADH和FADH2呼吸链均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电子经过NADH呼吸链传递可产生3分子A TP, 经FADH2呼吸链可产生2分子ATP。

; (2)线粒体内含有大量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酶类,丙酮酸生成乙酰辅酶A的过程、三羧酸循环过程、脂肪酸的b氧化过程等大量产生能量的代谢过程都在线粒体内完成。

(3)肝脏线粒体还可以生成酮体,为肝外器官提供能量。

39、胆固醇在人体内有哪些生理功能?答案:(1)转变为胆汁酸,促进脂类的吸收。

(2) 转变为7-脱氢胆固醇,后者可进一步转变为维生素D3。

(3) 转变为类固醇激素。

40、细胞内脂肪酸是怎样合成的?答案:(1) 丙二酰CoA的合成。

这步反应为脂肪酸合成的关键步骤,乙酰CoA羧化酶是脂肪酸合成酶系中的限速酶。

(2)脂肪酸的合成。

催化该合成反应的是一个多酶体系,共有七种蛋白质参与反应,以没有酶活性的脂酰基载体蛋白(ACP)为中心,组成一簇。

依次经过丙二酸单酰ACP的生成、乙酰基β酮脂酰合成酶的生成、乙酰乙酰ACP的生成、丁酰-ACP的生成等步骤,然后,丁酰-ACP与丙二酸单酰-ACP重复缩合、还原、脱水、再还原的过程,直至生成软脂酰-ACP。

最后经硫脂酶催化脱去ACP生成软脂酸。

41、简述原核生物两种终止子的结构特征和终止机制。

答案:(1)不依赖于ρ因子的转录终止:终止位点上游存在一个GC两重对称区,转录产物易形成发卡式结构,3’端为poly(u).RNA链上形成发卡式结构会使RNA聚合酶暂停转录,使DNA-RNA杂合链5’端结构不稳定;3’poly(u)使得3’端出现不稳定的U=A区域,两者的共同作用使得产生的RNA链从转录复合物中解离出来终止转录。

2)依赖ρ因子:RNA链合成后,ρ因子便结合于RNA5'端上,靠ATP水解释放的能量,ρ因子沿3'方向向RNA聚合酶靠近,到达RNA聚合酶3'-OH处,取代了暂停在那的RNA聚合酶,释放新生的RNA链,终止转录。

ρ因子是一种八聚体蛋白,能水解各种核苷酸三磷酸,是一种dNTP酶,通过水解NTP,释放RNA链42、蛋白质的水溶液为什么能够稳定存在?答案:蛋白质直径大,具有胶体溶液的特征。

可溶性蛋白质分子表面分布着大量极性氨基酸残基,对水有很高的亲和性,通过水合作用在蛋白质颗粒外面形成一层水化层,同时这些颗粒带有相同的电荷,彼此之间相互排斥,因而蛋白质溶液是相当稳定的亲水胶体。

43、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是如何调节酸碱平衡的?答案:体内有缓冲物质。

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酸盐组成的。

这样,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可以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一般弱酸或弱碱与其盐(强电解质)的混合物显有缓冲作用。

44、中心法则的提出有什么样的意义?答案:生物的遗传信息以密码的形式储存在DNA分子上,表现为特定的核苷酸排列顺序。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通过DNA复制把亲代细胞所含的遗传信息忠实地传递给两个子代细胞。

在子代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这些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传递给RNA,再由RNA通过翻译转变成相应的蛋白质多肽链上的氨基酸排列顺序,由蛋白质执行各种各样的生物学功能,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遗传特征。

后来人们又发现,在宿主细胞中一些RNA病毒能以自己的RNA为模板复制出新的病毒RNA,还有一些RNA病毒能以其RNA为模板合成DNA,称为逆转录这是中心法则的补充。

中心法则总结了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流动规律,揭示遗传的分子基础,不仅使人们对细胞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生命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以这方面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发展了基因工程,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革命。

45、乙酰辅酶A在肝细胞内的代谢转化过程有哪些?答案:(1)氧化分解为CO2>和H2O;(2)转化为脂肪酸;(3)转化为酮体;(4)转化为胆固醇;(5)少量转化为葡萄糖。

46、说明成熟红细胞糖代谢特点及其生理意义。

答案:成熟红细胞不仅无细胞核,而且也无线粒体、核蛋白体等细胞器,不能进行核酸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也不能进行有氧氧化,不能利用脂肪酸。

血糖是其唯一的能源。

红细胞摄取葡萄糖属于易化扩散,不依赖胰岛素。

成熟红细胞保留的代谢通路主要是葡萄糖的酵解和磷酸戊糖通路以及2,3二磷酸甘油酸支路,通过这些代谢提供能量和还原力(NADH,NADPH)以及一些重要的代谢物,对维持成熟红细胞在循环中生命过程及正常生理功能均有重要作用。

47、简述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有哪些?答案:蛋白质分子在变性因素的作用下,失去生物活性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蛋白质变性作用的本质是蛋白质的特定构象被破坏,而不涉及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变化,变性后的蛋白质溶解度降低,粘度下降,失去生物活性,失去结晶能力,易被蛋白酶水解。

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主要有两类:物理因素如热、紫外线照射、X-射线照射、超声波、高压、振荡、搅拌等;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重金属、三氯乙酸、有机溶剂等。

48、蛋白质a螺旋有哪些特征?答案:1)螺旋的方向为右手螺旋,每3.6个氨基酸旋转一周,螺距为0.54 nm,每个氨基酸残基的的高度为0.15nm,肽键平面与螺旋长轴平行。

(2)氢键是a-螺旋稳定的主要次级键。

相邻的螺旋之间形成链内氢键,即一个肽单位的N上氢原子与第四的肽单位羧基上的氧原子生成氢键。

(3)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R基侧链分布在螺旋的外侧49、信号转导的第二信使在细胞内的重要作用。

答案:(1)第二信使是指受体被激活后在细胞内产生的介导信号转导通路的活性物质。

(2)第二信使在信号的传递放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第二信使包括一些小分子或离子,如cAMP、cGMP、二酰甘油(DG)、三磷酸肌醇(1P)、Ca2+等,它们是信号得以正常地逐级下传所不可或缺的。

3(4)第二信使胞内浓度的升高导致酶蛋白或非酶类蛋白活性的改变,调节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脂质的储存和动员、细胞产物的分泌等生理现象。

(5)第二信使还能通过对特定基因转录活性的调节,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调控,从而发挥广泛的生物学效应。

50、蛋白质新合成后的加工方式有哪些?答案:(1) 多肽链的修饰:多肽链N端的修饰、水解修饰、个别氨基酸的共价修饰。

(2)多肽链的折叠: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和肽链脯氨酸异构酶参与的折叠、分子伴侣参与的多肽链折叠。

(3) 空间结构的修饰:亚基聚合、辅基连接。

51、DNA重组的大致流程是什么?答案:DNA重组是不同DNA链的断裂和连接而产生DNA片段的交换和重新组合,形成新DNA分子的过程。

大致流程是:(1)目的基因的获取;(2)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3)目的基因与载体的拼接;(4)重组DNA分子导入;(5)筛选含重组分子的细胞。

52、遗传密码的定义以及并写出它具有的特征?答案:DNA(或mRNA)中的核苷酸序列与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遗传密码。

(1)密码子是近于完全通用的。

(2)密码的简并性。

(3)密码的变偶性:(4)密码是无标点符号的且相邻密码子互不重叠。

(5)64组密码子中,AUG既是的密码,又是起始密码;有三组密码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而是多肽链合成的终止密码子:UAG、UAA、UGA。

53、举例说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答案:(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一级机构指:肽链中氨基酸残基(包括二硫键的位置)的排列顺序。

一级结构是蛋白质空间机构的基础,包含分子所有的信息,且决定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

;;; 1.1.一级结构的变异与分子病;; 蛋白质一级结构是空间结构的基础,与蛋白质的功能密切相关,一级机构的改变,往往引起蛋白质功能的改变。

例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病;; 镰刀形细胞贫血病的血红蛋白(HbS)与正常人的血红蛋白(HbA)相比,发现,两种血红蛋白的差异仅仅来源于一个肽段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个差异肽段是位于β链N端的一个八肽。

在这个八肽中,β链N端第6位氨基酸发生了置换,HbA中的带电荷的谷氨酸残基在HbS中被置换成了非极性缬氨酸残基,即蛋白质的一级机构发生了变化。

;; 1.2. 序列的同源性;; 不同生物中执行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蛋白质称为同源蛋白质,同源蛋白质的一级机构具有相似性,称为序列的同源性。

最为典型的例子,; 例如:细胞色素C(Cyt c);;Cyt c是古老的蛋白质,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的组分,存在于从细菌到人的所有需氧生物中。

通过比较Cyt c的序列可以反映不同种属生物的进化关系。

亲缘越近的物种,Cyt c中氨基酸残基的差异越小。

如人与黑猩猩的Cyt c完全一致,人与绵羊的Cyt c有10个残基不同,与植物之间相差更多。

蛋白质的进化反映了生物的进化。

; (2)蛋白质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天然状态下,蛋白质的多肽链紧密折叠形成蛋白质特定的空间结构,称为蛋白质的天然构象或三维构象。

三维构象与蛋白质的功能密切相关。

;; </p>一级结构决定高级机构,当特定构象存在时,蛋白质表现出生物功能;当特定构象被破坏时,即使一级构象没有发生改变,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丧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