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产科院感制度

妇产科院感制度

隔离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1、隔离产房有明显标志,产后各种物品需要单独严格
消毒处理,遇到特殊感染的分娩,一切用物应在隔离区内严格用双层黄色污物袋包严,并贴上明显标志后方可带出产房。

2、传染病的产妇,如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者、丙肝、
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安排在隔离产房分娩,分娩后产房应进行终末消毒,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用物。

3、保持室内整洁,有专用卫生用具,定点清洁(悬挂)
放置。

每天消毒一次,物表每天清洁擦拭。

4、严格参观制度,控制无关人员进出产房,入室人员应更换入室衣、帽、鞋和带口罩。

产房工作制度
1、凡进入产房的前必须戴好口罩、帽子、换室内鞋,非本室工作人
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进入产房。

2、产房内经常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执行产房内科学接生等常规和有制度,保证产房工作有条不絮,常备不懈。

3、产房备齐各种急救药品和器械,定位放置、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及时补充维修。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正确掌握正常分娩、异
常分娩及并发症产妇的护理。

5、医护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坚守岗位,工作严肃认真,实事
求是,关心体贴产妇,注意保护性医疗。

6、密切观察产程进展,监测胎心率、或使用胎儿监护仪监测,做好
记录,正确做好接生准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胎儿娩出后1小时内实行早接触早吸吮。

7、每次分娩结束后,要及时整理和补充接产用品,如有感染或怀疑,
分娩后的产房器械、产床、布类等必须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及时清除产床、地下的血迹,防止交叉感染。

8、产房内每日进行消毒液擦拭,每周大扫除一次,每日空气消毒机
消毒2次,每次2小时。

待产室感染管理制度
1、工作人员进入待产室更换衣裤及鞋,带好医用外科口罩、帽子。

产妇入待产室必须更换病人衣裤和鞋子。

2、待产室应保持安静、整洁、舒适、安全,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
门面、地面、桌椅1-2次。

3、每周彻底清扫一次,并对室内空气和家具物体表面彻底消毒一次,
每日定时紫外线消毒。

4、待产床床单位每次使用后必须更换一切物品后,应用消毒液擦拭后才能接受新的待产者。

有传染性的按隔离技术规程处理用物,并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妇产科保洁人员院感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
进行各种操作后用肥皂水及流动水洗手(七步洗手法),接触污物之前,应戴好一次性手套或乳胶手套进行操作,操作后脱掉手套用流动水肥皂水洗手,如手直接接触污物,操作后应将污染的双手先用肥皂水流动水洗手二遍,再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二、各种物品的消毒方法:
1、便盆:有污垢时用清洁剂去污,清水冲洗后,浸泡于含氯2000mg/L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取出冲洗干净,干燥保存备用。

2、地表及物表:每天湿扫、湿拖、湿抹,当受到明显血液、体液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用含氯500mg/L )。

3、拖把或拖布和抹布:有明显标记,严格分区使用。

每次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含氯消毒液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
4、洗手池、卫生间、便池每天用含氯500mg/L消毒液刷洗。

5、垃圾桶、收集大便的篮子每天用含氯500mg/L消毒液刷洗。

游泳室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各区域划分明确。

2、工作人员入室应衣帽整齐,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3、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操作前后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

4、新生儿沐浴时间要关闭门窗,沐浴室温度应保持在26-28℃,相对湿度50%-60%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干燥,每日空气消毒一次,每次1小时。

5、沐浴室每日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台面、墙面;定期对墙
面、天花板、空调进行清洗消毒。

6、产妇为传染病者,新生儿最末进入婴儿室,并在操作结
束后对所用物品进行終末消毒。

7、婴儿用扑粉、油膏、沐浴液、浴巾、治疗用品等一婴
用避免交叉感染。

8、每月对沐浴室空气、物表、新生儿物品及工作人员手进
行环境卫生学及消毒效果监测,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要
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