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教育 第六章 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教育 第六章 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创业教育
第六章 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
01 第一节 创新思维的概念及形式
02 第二节 创新思维方法
目录
CONTENTS
03 第三节 如何突破创新思维障碍 04 第四节 创新能力
05 第五节 创新人才的品格塑造
引入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 维的界限,以独特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独到 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一个人的能力高低主要是思维能力起作用,其中,构 成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说,深刻理解创新思维的内涵与 基本形式,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不断突破创新思维障碍,提升创 新思维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创新思维的概念及形式
【案例导入】人字形铁路的设计
京张铁路从南口北上要穿过崇山峻岭,坡度很大,按照国际的一般设计施工 方法,铁路每升高1米,就要经过100米的斜坡,这样的坡道长达10多千米。外 国媒体说:“能在北京到张家口建造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出世呢。”为了缩 短线路、降低费用,詹天佑大胆创新,设计了“人” 字形铁路线路的岔道线路 ,为了安全、平稳,北上的火车到了南口以后,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前面拉 ,一个后面推,过了青龙桥,火车向东北方向原先拉的火车头又改成推,使火 车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爬坡就容易多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形式。 2.了解头脑风暴法、奥斯本检核表法、六顶思考帽法 、5W2H分析法等基本创新思维方法。 3.了解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培养原则。
能力目标
1.掌握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去思考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如何在实际中突破创新思维障碍,提升创新思 维的能力。
二、 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的概念
创新思维是一种有创见的思维,即人脑对客观事物未知成分进行探索的活动 ,是人脑发现和提出新问题,设计新方法,开创新途径,解决新问题的活动,
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是运用独特的方式方法和积极主动去 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这就是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两个特征。能够打破常规, 运用独特的方式方法去提问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是创造性思维的非常规性, 是创造性思维最显著的一个特征。
第一节 创新思维的概念及形式
【案例导入】人字形铁路的设计
在20世纪初如此大胆的设计。在中国铁路建造史上,是一个不小创举。这种 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铁路修建中坡度和动力难题的思维就属于创造性思维 。
第一节 创新思维的概念及形式
【案例导入】人字形铁路的设计
◎案例解析:在当时现有的经济基础与技术条件下,按照常规的思路詹天佑 肯定完不成铁路的建造任务,聪明的詹天佑就另辟蹊径,创造出了“人”字形 铁路,不仅缩短了线路,而且降低了费用。那么,詹天佑是怎么有这些奇思妙 想的呢?创新思维有没有特定的方法与路径实现呢?
(一)思维
左脑模式 词汇性的(使用词汇进行描述) 分析性(有步骤一一解决问题) 象征性(取出很少的信息代表事物) 抽象性(取出很少的信息代表事物) 时间性(将事物排列首先其次去做) 理性(根据理由和事实得出结论) 数字性(用数字进行计算)
逻辑性(把事物按逻辑进行排列)
右脑模式 词汇性的(例如图片) 综合性(把事物整合为一个整体)
(二)思维的分类
2.根据思维过程中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以把思维分为经 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1)经验思维。 (2)理论思维。
一、 思维及其分类
(二)思维的分类
3.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以 把思维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1)直觉思维。 (2)分析思维。
真实性(涉及事物当时原样) 类似性(看到事物相同的地方) 非时间性(没有时间概念) 非理性(不需要理由与事实为基础) 空间立体(看到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组成整 体) 直觉性(根据不完整的规律、感觉洞察事物真相)
线性(连贯性思维,一个想法紧接一个想法去想) 词汇性的(例如图片)
一、 思维及其分类
3.掌握创新能力的技能训练及技巧。
第一节 创新思维的概念及形式
第一节 创新思维的概念及形式
【案例导入】人字形铁路的设计
1905年9月4日开工,1909年8月11日建成。这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主持设 计、自己施工修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当时的清政府委派詹天佑为京张铁路局 总工程师。京张铁路工程最为人所熟知的青龙桥车站的人字形铁路。
一、 思维及其分类
(一)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的概况的间接的反映。思维是 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它是在人的实际生活过程中,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对 事物进行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况,形成概念。并应用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 认识事物一般的和本质的特征及规律性的联系的心理过程。
一、 思维及其分类
二、 创新思维
(二)创新思维的基本特点
1.创新思维的敏感性。所谓创新思维的敏感性就是敏锐感知客观世界变化的 特性。人们通过各种器官直接感知客观世界,但要理性地认识客观世界,就需 要敏感的思维。
2.创新思维的独特性。所谓创新思维的独特性就是按照与众不同的思路展开 思维,达到标新立异效果的性质,体现个性。创造性成果必须具有新颖性,创 造性思维的思路是独特的,不同于一般。
一、 思维及其分类
(二)思维的分类
4.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聚合思维。 (2)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都是智力活动不可缺少的思维,都带有创造的成分,而 发散思维最能代表创造性的特征。
一、 思维及其分类
(二)思维的分类
5.根据思维的创新成分的多少,可以把思维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常规思维。 (2)创造性思维。
(二)思维的分类
1.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把思维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 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 (2)具体形象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 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概念是人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因而 抽象逻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