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辩人采用PPT阐述论文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和所得结果,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时间限定在3-5分钟之内;
2.ppt的文本文档演讲稿(3-5分钟)也给我一份。
1研究背景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一个社会中,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7%以上,则标志着进入老龄化社会。
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中国大陆地区已经于1999年10月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预计至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
其中高龄老年人的增长幅度更快。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通过这些重要文件所传达出的精神不难看出,各级政府对于人口老龄化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对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也逐步重视起来。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结果。
1990年浙江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62%,2000年达到5.85%,2010年这一比重已上升到8.38%。
随着浙江省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口生育率稳定在较低水平,平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速度逐渐加快。
浙江省已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养老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问题。
在人口老龄化的高峰到来之前,探索并建立一套为老年人提供质量高、服务全、成本低、收费合理的养老服务模式刻不容缓。
2研究意义
与全国大形势一样,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已经形成,并将给浙江省社会、经济、文化等带来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希望利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展示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现状,预测未来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以人口老龄化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探索适应浙江省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养老服务模式。
通过有效整合各种力量,一方面满足老人希望在家生活,与家人和邻居保持联系的要求,另一方面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满足在家养老过程中的老年人对专业服务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生活环境,使老年人能安度晚年。
既能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和心理需求,减轻家庭成员负担,又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降低社会成本,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服务问题提供理论支持,也对实现浙江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研究内容
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阐述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同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
进行综述;
第二部分对人口老龄化的相关概念及其衡量指标做出界定;
第三部分分析浙江省人口老龄的现状与具体的特征,表现为区别与全国状况的人口老龄化特点;
第四部分是对浙江省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一般性预测,利用已知数据和相关的预测方法,明确浙江省的人口老龄化演化趋势;
第五部分是在上面几部分阐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浙江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城镇养老保障对策。
4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人口老龄化的研究文献,熟悉人口老龄化和养老服务体系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为本文针对浙江省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服务体系进行研究做准备。
案例分析法是通过对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对省内不同地区以及城乡之间人口老龄化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深层次认识浙江省人口老龄化。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数据,并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从本质上揭示数据间的联系,准确把握浙江省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为构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数据支持。
从某种程度上讲,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
浙江省人口结构正经历着巨大的转变,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养老负担对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养老问题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
5研究结论
在养老机构发展较慢,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成为了解决浙江省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妥善解决浙江省养老机构与老年人口数量之间的矛盾,需要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加大财政投入修建养老机构的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市场建设,通过构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为支柱的养老服务体系,培养和吸引专业人才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建立健全为浙江省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全方位、高质量的养老保障体系。
3.麻烦写手写出如何回答一下几个问题,发一份word文档。
(1)为什么选择该课题?研究该课题有何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所选课题曾经有何人做过哪些研究?他们的主要研究成果及观点是什么?自己有何新发展?提出并解决了什么问题?采用了怎样的具体措施或方案?(3)论文的基本观点是什么?论文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4)设计结果的验证情况如何?从中发现了什么新问题?
(5)论文还有哪些应该涉及或解决的问题,但又因力所不及尚未能解决?(6)论文(设计)中所涉及的关键基础知识或关键技术问题
(1)因为该课题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详见研究背景,在此大背景下,通过对浙江省人口老龄化趋势进行研究,在理论上能够将人口老龄化相关理论更加具体的应用到浙江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能够为决策制定者提供理论与数据借鉴。
现实意义上,有利于激发人们对于浙江省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认识,从而通过动员各方面力量关注老龄化群体,构建和谐社会。
(2)国内学者对养老模式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穆光宗认为,“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的差异是在与养老地点的选择,而没有涉及养老问题的实质。
吴国卿认为老年人养老,居家养老是核心,社会化养老是辅助。
徐守勤等认为,大中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为社区养老提供了有力支撑。
卢晓珑,陈笑楠认为,养老应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为外围,建立一个没有院墙的养老院。
(3)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人口老龄化与消费成负相关关系,而人口老龄化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通过研究我们必须要妥善解决浙江省养老机构与老年人口数量之间的矛盾,需要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加大财政投入修建养老机构的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市场建设,通过构建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为支柱的养老服务体系,培养和吸引专业人才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养老服务,建立健全为浙江省老年人提供多层次、全方位、高质量的养老保障体系。
(4)基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居民消费的滞后项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上期消费习惯的影响,即消费具有持续性特征;其次,人口老龄化,即老年抚养比和老年人口增长率与消费之间呈现出较为显著负相关关系,说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消费需求趋于下降。
具体而言,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时,当浙江省老年抚养比没上升1个百分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将下降0.00215个百分点;老年人口增长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平均消费倾向将下降0.000681个百分点。
以上分析说明,浙江省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负向相关关系,也体现了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超前于消费水平的提高的特征。
(5)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因此所收集的材料与数据无法达到最新的时间段,因此在对浙江省老龄化趋势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6)老年人口比重是在有关人口老龄化指标中使用最广泛的指标。
老年人口比重,又称老年系数,指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这一比例的变动常常被用来衡量人口老龄化活年轻化。
计算公式为:老年系数=(≥60周岁或≥65周岁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人口年龄中位数:是将总人口按年龄排列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部分的年龄,一半人口在年龄中位数以上,一半人口在年龄中位数以下,年龄中位数的上升和下降可以很清楚的反应出总人口中老年人口所占比例的变动情况,如果年龄中位数提高了,人口一般出现老龄化。
[1]如果降低了,一般出现人口年轻化。
年龄中位数可按各年龄组的人数计算。
中位数也可按各年龄组人数的比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