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英语的偏科原因

初中英语的偏科原因

初中英语的偏科原因
目前,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总体来说还比较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思想上不够重视
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上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思想上不够重视,这主要是受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应试的影响以及教材本身的原因所致。

1.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是导致中学生在思想不重视英语写作的主要原因。

70年代以前,统治我国英语教学界的教学法流派一直是语法翻译法。

这一流派的最大特点是将语言作为一门知识,只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完全忽略了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培养。

在这种教学法的影响下要重视英语写作教学是无从谈起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多,各种教学法流派相继涌入我国。

其中,对我国英语教学界影响最大的当数听说法和视听法(情景法)。

这些教学法克服了语法翻译法的缺陷,将语言当作一门工具来对待,因而注意学生语言技能的训练。

然而它们共同的特点都是重听说轻读写,着意于口头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书面阅读和表达,强调语言结构形式的反复操练而不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当然这中间也有一些旨在全方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法流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先进的教学方法始终没能得到普及和推广。

因此,就不可避免地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了轻视英语写作的想法。

2.应试教育的影响是导致中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英语写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改革,中考英语试卷的命题日益科学化,对学生英语水平能力的测试更加客观、有效。

然而由于种种条件所限,中考英语试卷的不足之处始终存在。

其中之一就是试卷对学生写作
能力水平的考核,写作量偏少,写作要求也偏低。

毋庸置疑,中考
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导向作用始终是十分明显的。

中考英语对写作的
要求如果长期停留在填写单词的层次上,而不向写作的句、段、篇
发展,难免会降低初中英语写作的要求,学生在思想上也势必会放
松对英语写作的训练。

3.教材写作内容偏少也是中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不重视英语写作的一个因素。

现行的JEFC教材功能先进,体系健全,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和好评,然而它并非没有可商榷之处。

教材中规定了听、说、读、
写的活动安排,其各项教学活动,在量的分配方面是否科学有待讨论。

经统计,教材中听、说、读、写四项教学活动量的比例分别是:初一年级13.7:35.2:22:1,初二年级2.9:11.6:8.8:1,初三年级
3.1:10.4:10.1:1。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写作教学量在教材中的比
例和听说读相比显然是最低的。

这会使中学生从一个侧面产生“英
语写作不太重要”的思想暗示。

语言基础知识的贫乏
语音、词汇、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个基本要素。

要想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掌握足够的词汇量是前提,准确理解词的涵义是基础,能
写出语法正确、合乎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是目的。

语言基础知识的
贫乏是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所存在的第二个问题。

1.词汇量不足
词汇是英语写作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要写好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思想必须以足够的词汇量为基础。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
标准》要求初中毕业生的认知词汇量应达到1600个,习惯用语及固
定搭配应达到300个。

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词汇量都达不到
规定的要求,因此,他们在写作时就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常常出现以下问题:⑴拼写错误,影响理解;⑵词语误用,表达
不准确;⑶某一词语反复使用,语言表达缺乏变式,文章显得单调乏
味;⑷文章中出现大量“造词”,让人看了啼笑皆非。

显然,词汇量
不足已成为中学生英语写作中最主要的问题。

2.语法混乱
语法规则和句型句式是英语写作涉及的另一基本要素。

学生英语作文中出现的“大错”多半都是由语法错误引起的。

学生在写作中
的语法不规范、句子结构混乱、含义不清楚等情况屡见不鲜,ChineseEnglish现象更是不乏其中。

所以,语法问题是中学生英语
写作中所面临的又一个主要问题。

缺乏高效的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这里是指语篇布局、句式变换和前后衔接的方法。

中学生在写作技巧上常常表现为语篇布局能力较弱,句式缺乏变换,前
后衔接手段单调等。

一篇文章语意连贯、符合逻辑,离不开一定的
语篇衔接手段。

英语中的语篇衔接方法相当丰富,有的用于句子层次,有的用于语篇层次,有的用于不同层次。

语篇衔接主要是通过
语法手段、词汇手段和逻辑联系语来完成的。

其中语法手段包括时
间关联、地点关联、照应、代替、省略、词汇粘合和时体配合等;词
汇衔接包括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逻辑关系可分为增补、转折、原因
和时间四类。

学生在写作中较少使用这些方法,使得文章跳跃性很大,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主题与各段落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照应和连贯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