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结, 合项目部施工现场制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管理结构1、领导小组:(由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组成2、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工作由项目经理、管生产的副经理、主管施工技术负责人、安全员、机电技术员、电工、机修工,统一领导在辖区内组织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工作。
3、各施工大组在各自的工作现场认真自检自查, 确认安全方可作业。
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内容1、安全生产大检查制度,每月项目部组织一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主要以顶板管理、防触电事故管理、通风防尘管理、危险源点的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及反“三违”。
2、电工每天对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巡回检查。
3、安全员每天对施工现场全面安全巡回督促检查。
4、机电技术员对施工现场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
三、安全检查程序1、制定安全检查计划,包括安全检查的范围、内容、顶板管理、通风防尘、爆破物品的管理、用电线路的管理、特种设备的管理、危险源点的管理及人、物的不安全因素的管理。
2、对查出的隐患定人、定时、限期整改治理,并对已整改治理的隐患进行验收签名。
3、员工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安全帽、水鞋、安全带、口罩使用情况的检查。
4、对施工现场“三违”情况的督促检查。
5、对查出的事故隐患治理工作情况及时认真填报,逐级上报。
二、安全生产例会制度1、每一次的安全生产会议,必须到时进行召开。
2、全体员工到时必须积极参加,项目部对到会人数、到会率进行清点考核。
3、对不参加安全生产会议的员工进行考核罚款。
4、安全安全会议的主要内容:学习国家、公司、矿业公司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安全操作规程。
5、项目经理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并传达上级的有关政策,每月一次的安全工作总结。
6、管生产的副经理,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在会议上主要讲各工作面安全工作注意事项,做到安排工作的同时安排安全。
7、管技术的主要负责人做到技术先行,对每个分项工程考虑施工前的安全技术并对新开工工程进行全员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8、安全员讲各工作面存在的人、物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的指导, 对上月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人员违章情况进行通报,宣传国家、公司、矿业公司的各项政策。
9、每月一次管理人员、值班长、班组长召开安全工作总结评比, 并对安全工作好的班组进行奖励。
三、安全检查制度1、项目部的安全检查内容:安全管理网络建立建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施工现场、生活区、炸药库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违章现象。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月不少于一次安全检查。
3、在节日前、后应进行安全生产综合检查、遵章守纪检查。
4、专职安全员坚持每天对施工现场巡回检查,重点部位重点检查。
5、电工每天必须进入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及一切电器线路全面检查。
6、施工班组在进行施工作业前,应坚持“三检查制”即班前检查、班中检查、班后检查。
班长和班组兼职安全员是当班安全检查的责任人。
7、对要害部位(区域危险区要加强管理和检查并制定防范措施, 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牌。
8、检查发现的隐患,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进行定人,定期、限期整改。
9、安全检查后,由检查组制定检查报告,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明确整改措施, 责任到人, 同时明确整改后的复检责任人, 签名记录。
10、发生重大设备事故及人员伤亡事故, 在复产前必须做好复产安全大检查工作。
四、交接班制度1、加强施工班组凝聚力及班组建设做到交班清、接班严、严把交接班制度。
2、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展,明确各班组交接班职责、3、施工班组每班在班后必须安全检查, 查明施工现场的各部位安全问题, 必须认真交班,做到交班清楚。
4、各班组上班前必须认真听取上一班的交班情况 ,对上一班遗留的 安全隐患必 须及时整改 , 做到期交接班严。
5、 在上班前必须对班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 并交待各部位安全注 意事项 ,方可正常开展工作。
班 (组长在安排工作前必须认真组织召开班前会 ,做到安排 工作的同时安排好安且工作。
4、 对每一个部位必须向当班人员交待安全注意事项。
5、 组员在班前会必须认真听取并对各部位存在的安全隐必须在班 前会上提出 及时进行整改。
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规定 , 工伤事故均应调查处理和统计上报。
发生工伤 (亡 事故后 , 启动相应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 开展救援工作 ;不得迟报、谎报或瞒报。
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 程序逐级上报公司。
3、 发生伤工事故后 , 按事故的严重程度分级负责组成事故调查组。
轻伤、重 伤事故由单位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 ;多人事故 (一次轻伤 3 人以上 、重大伤五、 安全生产班前会制度1、 在施工前每班必须召开安全生产班前会。
2、 班(组长是当班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3、 6、安全工作必须做到联保互保 ,确保安全生产。
六、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1、2、亡事故(死亡1—2人或一次重伤3人以上或一次轻伤7人以上由公司会同当地安全生产监督局、工会、公安等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
4、事故调查组要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写出事故调查报告报公司。
5、确定事故责任的原则:现场调查、事故分析、明确事故原因。
6、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事故发生后, 不积极抢救或不采取防范措施,造成事故的扩大、伤害程度加剧或重复发生。
(2 不及时整改隐患,不按规定提取安全措施费用及擅自挪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而造成的事故。
(3 各种经济责任制中,没有安全卫生内容和安全管理措施内容而发生伤亡事故及中毒。
七、施工设备与设施管理制度、设备安全管理1、设备的使用与维修、保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无操作证者不得上机操作或维修。
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制度,要严格遵守检修规程、检修技术标准。
对主要机械设备实行定人、定机、定岗责任制。
在施工生产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应保持技术性能良好运转正常, 各安全装置灵敏、可靠、失修、失保或“带病”的机械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2、设备的改造与更新、报废对重要设备进行改造与更新, 必须事先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并上报审批。
对设备进行出租、转让或者报废,必须遵守有关规定。
对下情况之一的设备应当报废更新:(1 经进预测继续大修理后技术性能仍不能满足要求和保证产品成本质量的。
大修理虽能恢复精度,但不如更新经济的。
(2 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
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的。
其它应当淘汰的。
八、施工现场照明用电安全管理制度1、运输巷道、通风平巷照明电压必须符合冶金矿山安全规程,不大于220V ,并由专业进行管理铺设电路、更换灯泡、灯头。
其它人员禁止摸弄拆卸灯泡灯头。
2、掘进工作面(含天溜井必须使用36V 安全电压照明,严禁使用220V 电压的照明。
3、人行天井在使用照明时必须使用36V 电压照明, 禁止使用220V 电压照明,线路必须与梯子隔离。
4、各采区由于采场空间大,使用36V 电压照明亮度不足,经项目部研究, 允许使用220V 碘钨灯照明, 并用双芯电缆作线路, 禁止将照明电路顺路铺设,必须打挂桩眼将电缆悬挂帮上。
5、使用220V 碘钨灯照明的班组严格执行在收拉电缆、架时必须切断电源,方可进行。
禁止带电作业。
6、使用220V 碘钨灯照明的采区必须采用10A 漏电保护开关或10A 闸刀开关。
7、施工班组员工必须严格遵守班组长严格督促管理,慎防触电事故。
九、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1、用电管理1.1临时用电的施工组织设计1.1.1 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及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 及50kw 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1.1.2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步骤应包括①现场勘察;②确定电源进线,变电所、配电室、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等的位置及线路走向;③进行负荷计算;④选择变压器容量、导线截面和电器的类型、规格⑤绘制电气平面图、立面图和接线系统图⑥确定变电所的测量、计量和操作控制原则,并考虑防雷和接零(接地的保护方法。
⑦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1.1.3施工用电工程图纸必须单独绘制,作为施工用电的依据。
1.1.4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项目总工审核,经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审批后实施。
1.2 专业人员1.2.1 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
电工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
1.2.2 各类用电人员应做到:①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②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③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④负责保护所用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解决;⑤搬迁或移动电气设备,必须经电工切断电源并作妥善处理后方可进行。
1.3安全技术档案1.3.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其内容应包括:①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②技术交底资料;③临时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④电气设备的试运转、检验凭单和调试记录⑤接地电阻测定记录表;⑥电工维修工作记录。
1.3.1临时用电工程定期检查时间:施工现场每月一次,检查时应复查接地电阻值。
2、接地与防雷2.1一般规定2.1.1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 接零保护系统。
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
专用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
2.1.2隧道等潮湿或条件特别恶劣施工现场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保护接零。
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共用同一个供电系统时, 电气设备应该根据当地的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 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地。
2.1.3在只允许作保护接地的系统中,因条件限制接地有困难时, 应设置操作和维修电气装置的绝缘台, 必须使操作人员不致偶然触及外物。
2.1.4 施工现场的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作相线或零线。
2.1.5 保护零线不得装设开关或溶断器。
2.1.6 保护零线应单独铺设,不作它用。
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连接。
2.2保护接零2.2.1正常情况时,下列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应作保护接零:(1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2 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件;(3配电屏与控制屏的金属框架。
2.3接地与接地电阻2.3.1容量不超过100KVA 的电力变压器的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 欧。
2.3.2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外, 还必须在配电线路的中间处和未端处作重复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