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1.下面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标识”。
请指出活动标识的设计核心元素,并分析活动标识设计的视觉效果及其意蕴。
【答案】①活动标识以数字“70”和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徽五星及天安门作为设计核心元素,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主题。
②活动标识中,“70”设计成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视觉效果,“7”的造型又像节日的彩带,其飘动的效果与醒目的金色立体国徽五星及天安门所在的圆形构成了一动一静的互动关系,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蕴含了重大节日的欢庆气氛。
【解析】【分析】本题构图要素包括数字符号“70”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1949—2019”表示建国时间和今年的时间,“7”的造型又像节日的彩带,其飘动的效果与醒目的金色立体国徽五星及天安门所在的圆形构成了一动一静的互动关系,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蕴含了重大节日的欢庆气氛。
整个图案呈鲜红色,既与国旗的颜色一致,也增加了喜庆色彩。
寓意结合各个要素的含义综合思考。
意思对即可。
故答案为:①活动标识以数字“70”和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徽五星及天安门作为设计核心元素,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主题。
②活动标识中,“70”设计成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视觉效果,“7”的造型又像节日的彩带,其飘动的效果与醒目的金色立体国徽五星及天安门所在的圆形构成了一动一静的互动关系,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又蕴含了重大节日的欢庆气氛。
【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2.下面是电子商务新模式——O2O运作模式图(O2O即Online To Offline,即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请把这个运作模式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答案】电子商务新模式--O2O运作模式就是消费者在商品官方商城了解消费服务并进行线上下单,商城将订单发送给线下实体店,消费者选择最近的实体店提货并体验商家服务,消费结束后通过商城反馈分享消费服务体会。
【解析】【分析】本题中心主题是:电子商务新模式——O2O运作模式图。
考生在作答的时候要注意箭头的指向方向,此题要注意作为电子商务新模式,出发点和结束点都是消费者,即首先是消费者在商品官方商城了解消费服务并进行线上下单,最后是消费者选择最近的实体店提货并体验商家服务,消费结束后通过商城反馈分享消费服务体会。
中间过程是商城将订单发送给线下实体店。
顺序不能混淆,也要注意字数的限定是最关键的,语言要简洁。
故答案为:电子商务新模式--O2O运作模式就是消费者在商品官方商城了解消费服务并进行线上下单,商城将订单发送给线下实体店,消费者选择最近的实体店提货并体验商家服务,消费结束后通过商城反馈分享消费服务体会。
【点评】本题考查语言的实际运用,图文转化的类型大体有漫画型、图表型、标志型、照片型、构思框架型等几种,本题是模式图,解答这类题目要求认真观察模式图的内容,根据模式图中箭头的方向进行表述,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介绍的顺序,表述要清晰完整,对于反馈部分不要遗失造成失分现象。
3.下图是从婴儿期到青年期人际交往发展变化趋势坐标图,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人际关系交往变化(1)根据坐标图,总结三条发展变化的规律,要求语言简明、准确,每条不超过25个字。
(2)结合自己成长过程的体会,向父母提出三点针对孩子人际交往方面的建议。
【答案】(1)①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②与同龄伙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
③与教师的交往在8岁前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之后基本不变。
(2)①6岁以前,孩子对父母非常依恋,父母要给予孩子家的温暖和爱,通过活动、游戏等培养亲子感情。
②6-12岁,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已不那么强烈,父母要给予孩子适当的空间,可以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并且教给孩子一些交友的方法。
③12岁以后,孩子有了自己的同学和朋友,更多地愿意与同学朋友交流,父母要相信孩子已经具有相当的人际交往能力,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给予更多的自由空间。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
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观察图表,首先是标题,然后观察坐标轴上的数据,发现规律。
本题是从婴儿期到青年期人际交往发展变化趋势坐标图,横轴上是年龄,沿坐标轴方向递增;纵轴上是百分比,沿坐标轴方向递增。
图中有三条曲线,分别代表和双亲、同伴、老师的交往变化情况。
根据三条曲线的走势可以概括规律:和双亲的交往呈现递减趋势,和同伴的交往呈递增趋势,和老师的交往先是呈增长趋势(8岁之前),然后呈平稳发展趋势(8岁后)。
考生可根据以上分析概括答案。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和探究思考能力。
考生应认真观察图标,然后根据发现的问题阐明自己的见解。
本题要求“结合自己成长过程的体会,向父母提出三点针对孩子人际交往方面的建议”,因此要重点结合孩子和双亲变化关系的曲线具体分析。
从图表可见,6岁以前,孩子对父母的交往最多,非常依恋,父母要关爱子女,培养亲子感情。
6-12岁,孩子和父母的交往变少,和同伴的交往增多,针对这种情况,父母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和伙伴的关系。
12岁以后,孩子有了自己的交际范围,与同伴的交流更多,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相信孩子,也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故答案为:⑴①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②与同龄伙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
③与教师的交往在8岁前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之后基本不变。
⑵①6岁以前,孩子对父母非常依恋,父母要给予孩子家的温暖和爱,通过活动、游戏等培养亲子感情。
②6-12岁,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已不那么强烈,父母要给予孩子适当的空间,可以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并且教给孩子一些交友的方法。
③12岁以后,孩子有了自己的同学和朋友,更多地愿意与同学朋友交流,父母要相信孩子已经具有相当的人际交往能力,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给予更多的自由空间。
【点评】(1)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
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4.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题目。
为宣传“晚睡强迫症”的危害,引起更多人关注,光明中学学生做了一份宣传海报。
(1)海报的小贴士有四个标题,请仿照已给标题句式拟写另两个标题。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熬夜有哪些伤害?(一)①________熬夜时,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不断分泌肾上素等激素,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
长期缺乏睡眠,人就会感觉紧张、焦虑,容易诱发或加重高血压。
②________长期热夜是肿瘤高发的一个诱因。
因为熬夜会导致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乱,使得细胞代谢异常,影响人体细胞正常分裂,导致细胞突变,提高患癌风险。
熬夜有哪些伤害?(二)③熬夜夺走好视力熬夜超负荷用眼,在灯光下苦战一夜,容易使眼肌疲劳。
长此以往,会导致视力下降,还可能会出现眼睛疼痛、干涩、发胀等问题。
④熬夜或致失眠抑郁熬夜不但伤身,还伤神!长期熬夜可能导致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等问题,还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2)这份宣传海报采用了下面的图片,请写一段创意说明,不超过100个字。
【答案】(1)熬夜诱发心血管病;熬夜提高患癌风险(2)图案中微笑的侧脸与有很重黑眼圈、脸颊满是痘痘或色斑的侧脸构成鲜明对比,左半边脸的宁静、平和与右半边脸的烦躁、苍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显示出熬夜的巨大危害。
画面给人很强冲击力,直观而震撼。
【解析】【分析】(1)做题时,首先明确要求,把握答题方向。
题干要求“请仿照已给标题句式拟写另两个标题”,需至少注意两个方面。
一方面,已给标题是③熬夜夺走好视力、④熬夜或致失眠抑郁,二者都是以“熬夜”为主语的“主谓宾”句式,且着眼于危害的角度表达,这一特征是仿写要遵循的;另一方面,标题拟写,要弄懂标题的作用,注意与文段的联系。
从材料文体上看,是宣传海报,意在宣传“晚睡强迫症”的危害,引起更多人关注。
依照所给材料的中心,熬夜“会造成血管收缩异常”,熬夜会“导致细胞突变,提高癌风险”,两个标题可按照上面的句式特征,依次概括为“熬夜诱发心血管病”“熬夜提高患癌风险”。
(2)本题画面中心是两张脸,一张是微笑的侧脸,一张是有很重黑眼圈、脸颊满是痘痘或色斑的侧脸。
它们构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
左半边脸是宁静的,右半边脸是烦躁、苍白的,显示出熬夜的巨大危害。
直观而震撼,给人很强冲击力。
”故答案为:⑴熬夜诱发心血管病;熬夜提高患癌风险;⑵图案中微笑的侧脸与有很重黑眼圈、脸颊满是痘痘或色斑的侧脸构成鲜明对比,左半边脸的宁静、平和与右半边脸的烦躁、苍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显示出熬夜的巨大危害。
画面给人很强冲击力,直观而震撼。
【点评】⑴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压缩语段需要两种能力:筛选和概括。
解答此类题目,要对语段的每个信息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信息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推断信息最终的指向,筛选出主要信息,并将其按照要求概括表达出来。
⑵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题型上属于图文转换题,描述图画的内容及蕴意。
画中的文字通常都为解题作出提示,在仔细对画进行观察的基础上,正确运用发散思维(分析、联想、想象等)这个解答开放性试题最为重要的思维武器。
答题前要仔细观察画面,要看清,看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明确画所指内容,包括画中的文字。
注意语言表达的生动,表达方式应以描写为主。
5.阅读下图《当你老了》,完成下面小题。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图片主要内容。
(2)试不超过6个字地概括图片主题,并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两条建议。
【答案】(1)一只年轻而有力的手托住一只饱经风霜的手。
(2)主题:老有所养。
建议:①子女赡养,亲戚协助;②政府、市场齐努力,共建社会化养老。
【解析】【分析】⑴答题时注意图片中两只手,一只是年轻的手,一只是布满皱纹的饱经风霜苍老的手,年轻的手托住苍老的手。
⑵由年轻的托住苍老的手这个细节可以得出“老有所养”“赡养老人”等等社会问题。
结合社会现实从子女义务、社会责任、社会文明方面给“赡养老人”问题提两条建议即可。
故答案为:⑴一只年轻而有力的手托住一只饱经风霜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