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春季期《中外民俗》考核方案

2020春季期《中外民俗》考核方案

2020春季期《中外民俗》考核方案
任课教师:肖敏
一、考核对象
2019级会计班、计电1—4班、银行1—4班
二、考核内容
1、掌握民俗、民俗旅游的基本概念
2、掌握各类民俗事象的分类及主要内容
3、能够发现各类民俗事象的发展变化,并能找出其原因
4、运用所学民俗事象,描述地区民俗旅游价值
5、学生态度
三、考核方式
(一)平时表现(无满分限制,占总成绩60%)
1、考勤(满分100分,占平时成绩的40%)
学生是否有上课迟到、早退、缺课(请假)、旷课等现象,如有上述现象进行相应扣分。

2、课堂表现(无满分限制,占平时成绩的20%)
学生在课堂上如出现玩手机、睡觉等现象进行相应扣分、师生就某一个民俗话题在课堂上共同分析、讨论,学生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展现自我优势进行相应加分。

3、平时作业(满分100分,占平时成绩的40%)
要求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完成每一章节的内容提炼作业
(二)期末考核(满分100分,占总成绩40%)
1、现场考核所学民俗章节知识点,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各章节提出的相关知识问题。

(满分100分,每题10分,评分标准:是否与课本内容契合,占期末考核成绩的40%)题目如下:
(1)民俗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2)古代汉族服饰主要有哪些类型?其特点是什么?
(3)汉族八大菜系是哪些?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4)中国五大特色民居是什么?分别有什么特点?
(5)汉族特色交通民俗有哪些?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6)人生礼仪民俗的意义是什么?
(7)傣族的“泼水”和“拴线”都有什么含义?
(8)岁时民俗和节日民俗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9)汉族特色游艺民俗有哪些?
(10)什么是语言民俗?
2、研究性小论文(满分100分,占期末考核成绩的60%)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民俗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从不同民俗的角度,系统分析某一个地区开发民俗旅游的优势。

800字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