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育廉洁从业理念试验班冯庆国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既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深入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前,培育廉洁从业理念,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和谐氛围已经成为建设廉洁文化、构建和谐新矿区的首要任务。
那么,该如何培育廉洁从业理念,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什么是理念?所谓理念,不同的人、不同的书对此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但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理念就是理想信念或思想观念。
其次,我们必须掌握什么是廉洁从业理念。
所谓廉洁从业理念是指全社会从事各种不同职业和工作的人们,根据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行业工作特点,归纳、树立的一种终身难忘并遵循的一种理想和信念。
第三,我们必须了解培育廉洁从业理念的作用。
我们知道: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思想观念,坚定了理想信念,才会明确人生的坐标,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只有牢固树立了正确的廉洁从业理念,才能够摆脱各种困扰,透过各种复杂的表层现象,去发现人生的真理,坚定不移地做到“财货不迷其心、爵禄不移其志、美色不乱其目、邪说不惑其慧”;才能“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从而心无旁骛、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地干事业、求发展,在工作岗位上创出一番业绩,赢得党和人民的认可。
那么,该如何培育廉洁从业理念呢?笔者认为:培育廉洁从业理念必须抓根本、内化于心;讲方法、外化于形;重保障、固化于制,实现自律、他律和法律的有机统一与结合,不断推动廉洁从业理念的培育进程。
一、抓根本、内化于心内化于心是培育廉洁从业理念的观念形态文化层面,它包括对廉洁的认知程度和廉洁的思想文化素质、生活观念及价值取向,目的是通过内化于心,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形成强大的精神支柱,让无形的廉洁从业理念在党员干部内心深处扎根。
这也是培育廉洁从业理念的根本。
1.坚持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也可以称之为个人修养。
大家知道:人的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可以反映思想。
培育廉洁从业理念,就是要通过主体的自我修养实现内化于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道德自我修养,“吾日三省吾身”、“改过迁善”、“慎独”等,都蕴含着加强自我修养的积极要求。
马克思主义也告诉我们:内因是决定因素。
因此,在培育廉洁从业理念的过程中,要强化理论武装法,提倡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各种方式,努力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明辨大是大非。
要强化理念引导法,积极开展廉洁警言警句征集;并以手机短信的形式发送到广大党员干部的手机上,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廉洁理念。
要强化内省锻炼法,做到一日三省、扪心自问:“今天我工作努力了吗?我尽职尽责了吗?我创造了吗?我廉洁了吗?”时刻对照党和人民的要求和标准,反省自己哪些做得不好,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自我纠偏,一步步接近做一名思想道德高尚的人。
2.加强实践锻炼。
社会和工作岗位是广大党员干部展示自我的大舞台,也是培育廉洁从业理念的大熔炉,更是能否做到廉洁从业的试金石。
因此,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主管人、财、物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必须勤于实践、善于实践、敢于实践,在实践中去主动接受工作上的锻炼,特别是作风上的锻炼,在实践中考察自己的所作所为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赞赏,把群众的反映和“忍得住清贫、耐得住艰苦、熬得住寂寞、受得住委屈、抵得住诱惑、顶得住歪风、管得住小节、抗得住挫折、经得住成功、降得住富贵”做为自己践行廉洁从业理念的标准和行为规范,从而保证在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等“三关”面前站得正、过得好。
3.树立荣辱观。
培育廉洁从业理念,是一种自觉、理智的活动,必须以科学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积极帮助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判断能力,明辨是非荣辱,认清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工作中,要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大力倡导和学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八种好风气”,通过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使之入脑、入心,从字面上理解升华到精神上领会、行动上落实。
要积极培育终身学习理念。
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对一切先进文化的学习,用先进文化知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而使廉洁从业理念与社会主义荣辱观融会贯通,确保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不偏移。
4.自觉接受监督。
健全监督机制,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
自觉接受监督则是每名党员干部加强自我修养、培育廉洁从业理念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对加强监督提出了明确要求。
这一决定为我们密切联系群众、自觉接受监督、提升党的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极个别党员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疏远群众、不愿听到群众的反映、不能自觉接受监督,甚至有的高高在上,根本就听不到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结果失去了有效监督,在腐败堕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至滑入腐败的泥潭不能自拔,一失足成千古恨。
既危害了党的事业,更毁灭了自己的前程。
因此,培育廉洁从业理念,必须经常反思自己是否作到了自觉接受监督,能否愿意接受监督,群众能否向自己反馈意见和建议。
要时刻以群众为明镜,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名党员的标准和要求。
二、讲方法、外化于形。
外化于形是培育廉洁从业理念物质形态文化层面,它包括廉洁从业理念教育的场所、设施、媒体和景观等,目的是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营造培育廉洁从业理念的良好氛围,也就是让无形的廉洁从业理念通过各种活动载体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物质的、具体的、实在的东西。
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培育和树立廉洁从业理念、增强廉洁从业的使命感和光荣感。
1.正面宣传教育。
搞好正面宣传教育是培育廉洁从业理念的有效手段。
工作中,要坚持媒体宣传法。
积极开辟和利用有线电视、闭路电教系统、板报、画廊、政工动态、和谐矿区简报等各种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廉洁文化的各种理念,制作廉洁文化手册、廉洁从业格言警句牌板等有效形式,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要坚持环境熏陶法。
在工业厂区、居民区安装灯箱;在建筑物悬挂横额;在矿机关安装电子显式屏;在会议室、办公室、员工候车室等悬挂廉洁从业理念、格言、警句版匾;路灯杆悬挂廉洁标语;要坚持活动吸引法。
大力开展各种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廉洁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组织有关人员上廉洁课;开展廉洁影片展播月和廉政教育宣传月活动;发廉洁短信,定期不定期发出信息;举办廉洁书法、漫画展、张贴宣传挂图;组织算廉洁帐,做到珍惜今天、慎用权力、保持廉洁、努力工作。
要坚持亲情感染法。
要通过各种有效形式让廉洁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充分发挥每名家庭成员亲情感染的作用,提醒吹风,使每一个领导干部为了家庭、亲人和自己的幸福,自觉做到远离腐败,不给国家、社会和老人、妻子、儿女、自己留下遗憾。
要坚持典型引导法。
在典型宣传中注重搞好“三看”。
即看历史,用俭朴好施的范仲淹;以不贪为宝的子罕;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淡泊明志、两袖清风的陶渊明等古代先贤的廉政典型加强教育。
看现实,用百姓夸奖胜金奖的郑培民;不给面子的汪洋湖;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艰苦朴素、数十年如一日的周恩来等现代人的廉政典型深化教育;看身边,用我们近年来在本单位选树的恪尽职守、廉洁从政的中学校长李冠杰;严格管理、不循私情的管理井长时义远;红色管家人的道清煤矿财务科长李凤璐等廉政从业先进个人的事迹,教育全矿广大党员干部,使大家深受启发。
也让廉洁文化从“文件”走向“文化”,在寓教于乐中满足群众对反腐倡廉的心理期待;从“会场”走入“广场”,在广泛参与中让廉洁文化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从“机关”走进“基层”,在延伸渗透中使崇尚廉洁蔚然成风。
2.反面警示提醒。
古人说得好:“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在培育廉洁从业理念的过程中,反面警示提醒的作用就是充分利用各种反面典型的蜕变过程和可耻可悲下场,来教育警示广大党员干部洁身自好,避免重蹈覆辙,增强党纪党规的震慑作用。
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上,我们有数不尽的廉政为民典型,但也有赵高、李林甫、和珅等贪官污吏典型。
新中国成立后,从刘青山、张子善案件,到胡长清、陈良宇之流,他们在被钉到共和国的耻辱柱上的同时,其案例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反思。
他们从反面警示我们,无论什么人、不管多么位高权重,只要违反党纪国法,就一定不会有好下场。
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从中悟出道理、受到震憾、引以为戒。
3.平时勤打招呼。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具有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发展变化过程。
个别党员干部出现的违法乱纪行为也同样是一个渐进蜕变的过程。
因此,培育廉洁从业理念,规范廉洁从业行为,必须注重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不放松。
我们在强调加强个人修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强化日常的警示提醒。
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开好民主生活会,加强沟通,及时纠正,时刻强化廉洁从业教育。
同时要强化诫勉纠错等措施。
对新提拨的领导干部要坚持上岗前廉政谈话制度,坚决杜绝“带病上岗”现象的发生。
对个别党员干部在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洁勤政等方面出现的苗头性问题要及时对其进行诫勉纠错,教育挽救犯有一般性错误的党员干部,促使其及时认识错误并在第一时间加以改正,从而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作到防微杜渐。
4.强化针对教育。
所谓针对性教育即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以及有关个人重大事件发生的特殊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加上个别同志认识水平稍低,很难把握人情往来与违法违纪的尺度,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造成可乘之机,也给自己带来了不良影响。
因此,党组织要紧紧抓住特殊时期,认真搞好各种有针对性的教育。
要严明纪律、移风易俗。
采用下发文件或口头警示等形式,重申“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四不要、五不准”等党的纪律要求,大力倡导崇俭尚廉的良好社会风气。
要关爱同志、治病救人,对个别犯有错误但又不够党纪处分的同志,要依照党内法规,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直截了当地予以严肃批评教育,严防小问题酿成大错误,从而毁掉人的一生,真正做到关心、爱护并保证每名党员干部都能够健康成长。
三、重保障、固化于制固化于制是培育廉洁从业理念的制度行为文化层面,它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领导干部的行为习惯,目的是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和领导干部的廉洁从业行为,让无形的廉洁从业理念固化为有形的廉洁从业制度。
1.健全制度。
管理好领导干部,必须要坚持制度建党的理论。
在健全制度过程中,坚持按照“精简、管用、科学”的原则,紧紧围绕监督党员干部的从业行为,在坚持教育治本的同时,注重建立健全一系列廉政制度,发挥规范约束作用。
几年来,我们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围绕物资采购、产品销售、工程发包、工资资金分配、人员分流等容易诱发腐败的关键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确保了矿区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