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学理论指导: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

病理学理论指导:弥漫性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

电镜下
可见毛细血管基底膜表面,上皮细胞下,有多数细小的小丘状沉积物。

基底膜表面形成许多钉状突起插入小丘状沉积物之间。

免疫荧光法
证实沉积物内含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多为IgG和C3,沿基底膜表面呈颗粒状荧光。

大量沉积物被埋藏在增厚的基底膜内,基底膜高度增厚。

沉积物在增厚的基底膜内逐渐溶解,使基底膜呈虫蚀状。

以后这些空隙由基底膜物质充填。

由于基底膜高度增厚,故毛细血管腔狭小,甚至阻塞。

系膜硬化,最后整个肾小球被玻璃样变。

膜性肾病病变模式为:基底膜不规则增厚,其内包含IgG与C3沉积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