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1-06-11基金项目: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校级青年基金项目(吉农院合字[2009]第01023号)作者简介:高 伟(1977-),女,吉林省吉林市人,讲师,从事包装设计教学工作。
浅析高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建立高 伟,高 欣(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吉林132101)摘 要:在当今高校面临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高校形象设计(UIS)的正确实施对塑造良好鲜明的学校形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文主要从高校VI 设计中出现的识别性统一意识薄弱的相关问题入手,提出解决对策,以便更好地促进高校形象系统的建立。
关键词:高校;视觉识别;系统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University Identity System foundationGAO Wei,G AO Xin(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University School o f Food Engineering ,Jilin 132101)Abstract:As the competition of universities growing fiercer and fiercer,the University Identity System (UIS)has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distinct image of university founda tion.In this essay,the key problem of week identity consciousness in UI S is discussed and solving c ounter measures is proposed,hope can improve the UIS foundation.Key words:university;visual identity;system; 高校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认识到高校形象设计的重要性,高校形象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一套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建立高校的品牌形象。
1 高校形象设计的内涵及意义多年来,高校研究者们通过借鉴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形象设计与管理理论框架,运用CIS 理论研究大学形象的塑造,构建了高校形象识别系统UIS(University Ident-i ty System)理论。
所谓UIS 的定义是指:有意地、有计划地展现学校所希望的形象,努力创设适合学校生存、发展的最佳环境,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将学校的办学宗旨、校园文化和教学科研活动传递出去,以凸现学校个性和精神,与社会公众建立双向沟通关系,从而使社会公众产生认同感的一种战略性活动[1]。
高校形象设计(UIS)系统由三个子系统构成:(1)理念识别系统,简称MIS(Mind Identity System),是高校形象塑造的核心部分。
主要是指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办学方针、发展战略、学校精神、办学传统等;(2)行为识别系统,简称BIS(Be -havior Identity System),主要指学校规划内部管理、教育以及企业所从事的一切活动,理念识别系统是它的基础和原动力,如校纪、校规等,是学校经营理念与创造价值的准则,是学校活动的规范;(3)视觉识别系统,简称VIS (Visual Identity Sys -tem),主要指运用视觉传达方法,通过识别符号来展示学校独特形象的设计系统。
它主要包括标志、校名,标准色、象征性建筑物等。
实施UIS 有利于高校形成独特的个性形象,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各高校强化竞争优势,拥有良好形象的高校对人才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形成和提高高校品牌价值[2]。
2 VI 设计要素VI 是学校形象系统的外在表现,是学校对外#67#塑造形象的主要手段和工具,是最直接、最具传播力、感染力的部分,能够快速的将学校形象传递给社会公众。
它以标准的造型和色彩为核心,通过标准化、系统化视觉方案来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精神文化,从而形成独特的学校形象。
VI设计要素包括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两部分,基本要素包括校名、标志、专用字体、学校标语、标准色以及标准组合规范等;应用要素包括将各基本要素的设计运用到与高校相关的各个领域,如:公务用品、传播媒介、交通工具、师生员工风貌、公共指示系统、校园环境等。
3VI运用中存在的问题3.1学校标志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学校标志是将学校的理念精神,通过简洁的造型、意义明确的视觉符号表达出来,是学校整体形象的浓缩和集中体现,是VI的核心,是应用最广泛、出现频率最高的视觉语言。
正确运用学校标志能够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提高竞争力。
在VI系统中,经常会表现出对标志使用的随意性,随意的改变标志形态及与标准字的组合样式等。
3.2学校名称标准字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标准字是高校形象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应用广泛,涉及面宽。
一般包括中文汉字和英语的专用名称。
标准字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可以将高校的信息快速传递出去,它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标志。
在VI系统中,经常会表现出对标准字体使用的随意性,弱化了识别效果。
具体表现为:校门上出现的学校名称字体为金色毛体字,但在网页或印刷品上却变成了黑色行书等。
3.3学校标准色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标准色是学校的代表形象色,它是由一种或一组特定的色彩体系构成,这种色彩通过特有的视知觉和心理反应,表达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
标准色应用的规范化,有利于高校保持一贯的自我形象和主张,便于学校的常规管理以及视觉形象的传播。
颜色使用随意,色彩标识不明确,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4标准组合规范应用不一致问题在高校诸多的视觉传达媒体中,小到名片信纸、大到校园环境等,直接影响高校形象和员工心理,规范统一的设计给人以整齐、正规的印象,有利于形成高校的优良风格,增强师生员工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
在办公用品以及校园网络形象上经常出现标志形态与标准字组合规范应用不一致的现象,使信息模糊不清,弱化了公众印象,产生负面影响。
3.5环境中指示性的标识不明显统一的建筑标识和环境设计,比广告媒体具有更大意义。
环境识别设计包括校园、室内外环境,指示标识等各个领域。
它会使学校的整个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标识设计在应用要素系统中的连贯性延伸很重要。
校园内应设有明显的指示性标识,导示系统以及功能划分等方面的整体统一设计。
4高校形象VI运用的原则及改进方法4.1统一性原则学校视觉形象各要素在实施过程中要进行统一化、标准化、系统化设计,保持高度的识别一致性。
高校的办学宗旨与精神文化的和谐性,师生员工形象与学校整体形象的一致性。
以明确的系统理念整合各设计要素,避免实施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长期坚持且不能轻易变动。
从而促进学校形象传播的统一性、有效性和迅速性。
2003年,青岛科技大学成功导入CI,建立大学形象识别系统。
青岛科大的办学理念及学校标识、标准字、标准色、象征图案等都有了统一的专业设计,大到建筑物装饰,小到纸杯、信封、名片等都有了统一的样式,整个基础设计系统和应用系统共有50余项要素[3]。
2007年6月13日北京大学召开5北京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管理手册6发布会,发布了北大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化、规范化的学校标志系统。
正如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文申说的,/设计一套标准化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重视学校形象的建设和维护,是国内外许多知名高校的通行做法[4]。
04.2系统性原则一个完整的高校形象设计是由MIS、BIS、VIS 构成的一个系统,具有完整性、结构性及层次性。
通过三个子系统的协调统一,功能的相互结合,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学校发展理念、学校管理、组织、文化、社会责任等深层次的要素,因此学校在UIS设计时,需要从由MIS、BIS和VIS整体导入。
高校形象VI视觉识别设计,就是将学校形象具体化的创作过程。
世界上的著名高校,无一例外的建立了学校形象识别系统,这就是因为VI设计对形象的传播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同时应用要素部# 68 #分的建立也要注意避免盲目建设、重复设计,从而防止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不必要浪费。
4.3差异性原则高校的UIS设计应该有自己的特色,与其他高校相比,应表现为较大的的差异性,形成自己独特鲜明的高校形象。
4.4全方位推进原则导入UI战略提升大学形象,是涉及大学内外的一件大事。
因此,大学形象塑造必须从大学内外环境、内容结构、组织实施、传播媒介等各方面综合考虑,以利于全面地贯彻落实,这就是全方位推进原则[5]。
MI是需要投入最多的部分,需要反复讨论修改,以确保提炼、确立精神文化层表述的准确;在内部实施阶段,BI常常是关键,为了使管理制度、师生行为规范被大家自觉遵守,需要大量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措施;而在对外发表和实施时,VI则变得非常重要,从标识设计、传播到各种公共关系活动都需要大学从人财物力方面给予充分保证[6]。
高校形象设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准确把握高校形象设计的内涵,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建设才能完成,高校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光靠打造视觉符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自己的办学特色,注重品牌建设。
从理念、行为到视觉策划都应一致,全方位塑造高校的鲜明形象,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1]尹志国,沙志平.浅议高等学校的形象设计[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44~46.[2]谭建林.高校形象设计与UIS战略的实施[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122.[3]现代汉语工具书书库编委会.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88.[4]崔学芹,李娜.北京大学首次系统规范学校标志[N].科学时报,2007-06-19(B2).[5]李森.企业形象策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6]孙德波.从学校标志看高校形象识别系统建立[J].艺术教育,2003(3):72.责任编辑:吴艳玲(上接第52页)式向社会公布,要组织相关社区、社团的代表参与监督。
3.4.2完善建设程序,建立评价机制民生工程发挥的社会效益大,收益周期长,因此建设完工只是开始,后续使用、管理、维护、更新都要纳入规划,管理部门要树立工程的生命周期观点,建立从规划、立项、建设、监督、验收、审计、后续维护、评价等一套完整的程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树立/规则先行0的思路,执行过程中要防微杜渐、惩前毖后,形成依法办事、合规办事的风气和文化。
民生工程提供的多为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难以由市场来提供,作为弥补市场失灵的手段,政府责无旁贷地要担任起民生工程的责任,这也是维护市场健康运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