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发现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2、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能用8的乘法解决简单问题。
3、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能用8的乘法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
一、问题情境
1、全班同学交流,说一说自己认识的乐器。
交流学生知道
的乐器,使每个都
能积极参与数学活
动,并自然引出小
鼓乐队乐器。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说一说关
于乐器的问题,你们都知道哪些乐器?
学生发言,可能说到许多。
然后出
示教材上的图。
2、让学生观察小鼓乐队乐器图,先说一说有什么,再说是怎样摆放的。
了解图中的乐
器以及摆放特点,
为选择信息提问题
做准备。
师:同学们看这幅图,这是一所学
校小鼓乐队的乐器,看一看这个鼓乐队
有哪些乐器。
生:这个鼓乐队有小号、小鼓、大
鼓,还有钗。
师:说一说这些乐器是怎样摆放
的?
学生可能说会说:
(1)这些乐器每排摆8件,从下
往上看,小号摆32排,小鼓摆了3排,
钗摆了2排,最上面是大鼓,只有1排。
(2)从上往下看,第一排是大鼓,
第二、三排是钗,接着摆了3排小鼓。
最下面是2排小号,四种乐器,每排都
是8件。
学生表述只要意思对就可以了。
学
生如果直接出数量,给予肯定。
二、提问题,
解答问题[来源:]
1、提出:根据鼓乐队的乐器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呢?然后全班共同提问题,并解答。
明确要求用乘
法计算,引导学生
提问题的思考,提
高学习效果。
师:根据小鼓乐队的乐器,你能提
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呢?
学生提问题,全班共同解答。
如:
生:小号一共有多少把?
师:怎样列式呢?用哪句口诀的?
生1:8×2=16,用口诀:二八十
六
生2:还可以写出:2×8=16,用
口诀:二八十六
师:谁还能提出其他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1)小号一共有多少把?
8×2=16
或:2×8=16
口诀:二八十六
(2)小鼓有多少个?
8×3=24
或:3×8=24
口诀:三八二十四
(3)钗一共有多少个?
8×2=16
或:2×8=16
口诀:二八十六
(4)大鼓、小鼓一共有多少个?
8×4=32
或:4×8=32
口诀:四八三十二
(5)这个鼓乐队一共有多少件乐器?
8×8=64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
“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
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
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
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
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
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4)
(5)问题学生提不出,教师可以启发。
2、提出“这
个鼓乐队一共需要多少人?”的问题,让学生说出怎样解答,为什么?
课本、报刊杂
志中的成语、名言
警句等俯首皆是,
但学生写作文运用
到文章中的甚少,
即使运用也很难做
到恰如其分。
为什
么?还是没有彻底
“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很简单,每天
花3-5分钟左右的
时间记一条成语、
师:同学们来看课本第64页,红
红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鼓乐队一共需
要多少人?谁来说一说这个问题怎样
解答,为什么?
生:可以列出乘法算式8×8=64
解答。
因为这个鼓乐队一共有64件乐
器,鼓乐队演奏时,每一件乐器需要一
个人,所以,64件乐器就需要64个人。
练习的内容和学生
的实际经验,体会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弄清楚题意,先独立思考,再回答。
乘法口诀的变
式练习。
师:同学们看练一练第1题,谁来
读一读题目的要求?
指名读。
师:对,这些数字卡片是两个数相
乘的积,你们能说出是哪两个数相乘的
吗?
学生回答。
2、练一练第2题,计时口算练习。
考查学生口算
的速度和正确率。
师:看练一练的第2题,我们来做
计时小练习,看谁做的有快又对!准备
好了吗?开始!
学生写得数,老师计时。
3、练一练第3题,可以利用课件进行趣味练习。
让学生说一说把哪封信送到哪个院子。
多样化的计算
练习。
师:我们来看大屏幕上的这个题,
你能说出哪个信封送到哪个院子吗?
学生说,老师操作课件。
4、练一练第4题,让学生先弄明白题意,然后再做题。
综合性练习
题。
师:我们来看练一练第4题,一套
书是6本,一本8元,那么买一套书,
50元钱够吗?想一想要算这个题,我们
应该先算出什么,再算什么?[来源:]
生:先算一套书需要多少钱。
师:回答的真好。
一套书需要多少
钱呢?谁来说一说?
生:6×8=48元。
师:然后怎么做呢?
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