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一》教学设计

习作一这是一次写人的习作。

教材包括这几部分内容:首先用一小段文字介绍了《师恩难忘》一文主要部分的内容;接下来是一幅插图,校园里,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和一群天真活泼的小学生边走边亲切地交谈什么,亲密无间的师生之情跃然纸上;然后是重点列举了一位学生写的《我的班主任》中的片段,让学生凭借具体的例子感悟如何“写得具体”;最后一部分提出来本次习作的要求。

教学中,要适时点拨,让学生明白要抓住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一两件小事来写,要写得具体(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要写得细腻感人。

1.回忆教过自己的一位老师,学会通过一、两件事情把老师的特点表达出来,体验老师对我们的关爱。

2.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段,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

3.学习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特别是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从而表达出老师的优秀品质。

4.乐于把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和他人交流,培养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读懂例文,掌握写作方法,能按要求完成习作。

2.回忆一位老师关心自己的一、两件小事,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难点】1.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2.在写事的过程中,把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写清楚、写细腻。

1. 重温《难忘谁恩》和学习例文,让学生领悟写作方法。

2.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捕捉人物细腻的动作、丰富的神情变化和温情的语言以及相关人物的所做、所想,学会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

3.教师收集整理学生在课前做的问卷调查表,调查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谈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两件事。

小组内生生互动,互相讲述,打开素材。

【教师准备】1. 教师设计“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师”调查问卷。

见附表:“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老师”调查问卷)2.本课的ppt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静心思考,完成调查问卷。

2课时。

1. 回忆教过自己的一位老师,学会通过一、两件事情把老师的特点表达出来,体验老师对我们的关爱。

2.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段,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

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1 新课导入方法一: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能说一句赞美老师的话吗?预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您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等等。

老师,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呕心沥血,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今天,就让我们来赞一赞这些可爱的人吧!(板书课题:印象最深刻的老师)[设计意图:开课伊始,通过学生的发言,意在用头脑风暴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

从而为写好本次习作做好铺垫]2 新知构建一、辅助取材、打开思路。

1.交流问卷调查表,请拿出你的问卷调查表在小组内说说。

(教师参与倾听)2.全班交流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刻的老师,抒发情感。

在引导学生交流的过程当中,教师始终参与其中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适时点拨,激发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建立平等交流的平台。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思维,拉近老师和学生的距离,为写好老师准备足够素材。

】二、品读例文,感悟写法1.老师这儿有一篇文章,是一位小作者写他的老师的,这件事比刘绍棠写的事还要小、还要平常,但是同样细腻、感人!想读吗?2.课件出示:《我的班主任》内容。

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小作者围绕“我的老师”写了一件什么事?他选取的事例有什么特点?哪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动?用“——”画出描写冯老师动作的,用“~~~~~~”画出描写冯老师神态的句子,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把人物写生动、写具体的。

可以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自己的感受。

3.分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引导4.全班交流:预设: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

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动。

如:“忽然,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

”(“温暖”、“慢慢地”可以看出冯老师动作是那样轻柔,体现了她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她的一双眼睛望着我,好像在说:三个一怎么又忘了?”(这句话借我的感受生动地写出了冯老师当时的神态,使人觉得冯老师特别亲切、和蔼!)“冯老师轻轻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朝前走去。

”(“轻轻”一词表现了冯老师对学生的关心。

)“我不好意思地一笑,立刻把身子挺直。

”(“不好意思、笑”说明“我”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

)“从此,我每次做作业的时候,就觉得额前有一只温暖的手。

它时时提醒我:写字,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姿势。

”(这儿细腻地描写了“我”的感受,老师的教育使“我”一直难以忘怀。

)3 课堂小结:通过对这些典型句子的分析,让学生明白:要把人物“写得细腻”,必须抓住他在某件事情中的突出表现,特别要把语言、动作、神态等写具体。

片段中不仅写出了主人公—老师的表现,还写了“我”的反应和感受。

这就要求,在写主要人物的同时,还要适当穿插写一写相关人物的所做、所想,这既是衬托主要人物的需要,也能借此抒发情感,使习作中心更突出。

(板书:语言、动作、神态、感受)第二课时1.学习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特别是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从而表达出老师的优秀品质。

2.乐于把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和他人交流,培养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在写事的过程中,把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写清楚、写细腻。

1 新课导入一、回忆师情,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忆:(出示课本中的彩图)同学们,看到这幅彩图,你们的眼前一定又浮现出那张慈祥的面容,浮现出那令你感动的一幕幕,现在,哪位老师最先浮现在你的眼前?2.引导学生回忆主要事件:同学们,一想起这位老师,一定有许多令你难忘的事情涌上心头:一次倾心的谈话、一次深情的暗示、一句难忘的鼓励、一束严厉的目光、一次令你心跳的家访……请大家用几分钟时间,细细搜寻记忆中老师关心、教育你的一个动人的场景,并把他写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幸福与快乐![设计意图:开课伊始,通过学生对印象最深老师的回忆,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情感,通过回忆交流的点点滴滴,从而积聚情感,为写好本次习作做好铺垫]2 新知构建一、明确习作要求1.指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要求。

“在教过你的老师中,一定也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吧,请选择其中一位写一写。

可以写他在某些方面(如外貌、性格、教育方法等)的特点,也可以写他帮助、教育你的一两件事。

题目由自己定”2.刚才我们已经交流了你印象最深刻的老师,再给大家五分钟时间,细细搜寻记忆中老师关心、教育你的一个动人的场景,待会儿说给大家听听,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幸福与快乐!(1)学生自由准备。

(2)交流自己的幸福体验。

预设:师生共同口头评改2个学生的口头作文。

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捕捉与人相处时细腻的动作语言、丰富的神情变化和温情的语言传递以及相关人物的所做、所想。

(3)小结:生活和学习中,只要我们去用心体验,学会感动,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板书:细腻感人)二、写作方法点拨〈一〉列好写作提纲:(总---分---总)1.总写对班主任的爱。

2.班主任的外貌。

①年龄;②身材;③发式;④长相;⑤衣着。

3.具体写班主任的事例1~3件。

(抓住动作、语言、表情、心理活动细致描写来表现老师的性格特点或高尚品质)4.总结全文,表达对班主任的爱。

〈二〉选好老师的事例:①关心同学的学习;②关心同学的生活;③对工作认真负责;④积极进取……〈三〉写好开头和结尾部分开头方法:1.每当我看到那在春风中含笑的花朵,和那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浇灌花朵的园丁时,就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班主任王老师。

2.在我小的时候,经常哼唱着这首歌曲:“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

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如今这首儿时的歌还常在我耳边萦绕,它让我想起了我的班主任王老师。

3.虽然我现在以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但我没有忘记五年级的情景,相反地,我还常常回忆起那时的生活,更令我怀念的是一位老师——董老师。

4.“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

”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有功名显赫的荣誉,然而却赢得了孩子们那一颗颗真诚的心。

我的班主任孟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

5.我的老师很多很多。

最最使我难忘的是我的启蒙老师——王丽。

她从一年级一直教到我们六年级,一直是我们的班主任。

结尾方法:1.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有功名显赫的荣誉,他的伟大就蕴涵在他的平凡之中。

我爱我的老师!2.啊,敬爱的王老师,您多像一个辛勤的园丁啊!我相信,您用汗水培育出来的幼苗,在不久的将来,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3.直到现在,这件事还历历在目,老师那可亲的微笑还时常在我眼前闪现,那亲切的话语还时常在我耳边回响。

4.李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有如春风化雨一般,为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将来必会全力以赴,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除了报答父母外,还感谢他悉心的栽培。

5.这就是我的老师!他就这样度过了二十个春秋。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有功名显赫的荣誉,为了培育我们,他呕心沥血,不知熬过多少个夜晚,也不知放弃了多少个休息日。

他是在用自己的心血雕琢着一块块美玉,他是雕塑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啊!三、范文引领我敬佩的一个人有人敬佩才华横溢的作家,有人敬佩威严英俊的警察,而我敬佩教语文的袁老师(文章开头采用对比手法引出了本文作者喜欢的人物是教语文的袁老师。

行文规范,语言质朴,开门见山,紧扣主题。

)袁老师中等身材,衣着朴素。

飘起的长发中偶尔会发现几根闪着银光的白发,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看起来似乎有些严肃。

(从外貌特征上对袁老师做了一个简要的介绍,给读者留下一个总体的印象。

“衣着朴素”、“闪着银光的白发”“眼睛炯炯有神,架着一副眼镜”,寥寥几笔刻画出一位一心一意扑在教育事业的中年女性老师。

)袁老师讲课形象生动,一手简笔画更是信手拈来,令人称叹。

一次,袁老师公开教学《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这一课。

她随着课文的深入,逐步把断崖、小草、百合花的模样描绘在黑板上。

我心想:这几下简单,难不倒谁,要是在众目睽睽下能把蜜蜂、鸟雀样子画下来,那才叫高明呢。

(小作者对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谁知,袁老师在讲到蜂蝶讥讽百合花的段落中,三下五除二,一只蜜蜂和一只鸟雀便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画面上了。

这下,不禁是我,我看到旁边多数同学都惊讶地睁大了双眼。

(对其他同学的神态刻画)我在袁老师精彩的讲解中,似乎看到那充满自信的百合花在不断长大长大,而我仿佛走进了那与命运抗争的百合花心里,蓦然间领悟到了对人生锲而不舍追求的价值。

瞧,袁老师上课多么具有魅力呀!(小作者由自己的情感变化,过渡到对其他同学的神态刻画,这种烘云托月的写作手法,突出了袁老师的画技高超,学识丰厚,自然让人产生敬佩之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