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安全导论44章

计算机网络安全导论44章

• 重名的原因: – 巧合设置了相同的计算机名 – 以前一些系统安装光盘安装后都设置相同的计算机名,如BillGates。现在的安装光 盘已经解决此问题,如以系统安装当前日期或随机取若干字符来命名。
• 重名的解决方法: – 修改自己电脑的计算机名 – 方法:我的电脑—右键属性—计算机名—更改
– 计算机名命名时可设置为与自己个人信息相关,也可以不相关。设为不相关比较 安全。
IPCONFIG/ALL运行结果的例子
• C:\Documents and Settings\Owner>ip/all
• Windows IP Configuration

Host Name . . . . . . . . . . . . : abc879

Primary Dns Suffix . . . . . . . :
• 上层通信是逻辑通信。只有最底层是物理通信
各层的PDU(Protocol Data Unit)
概念:该层的数据传输单位 组成:
CI:控制信息,相当于信封
DATA:数C据I,控相制当于信信息纸
DATA数据
OSI的数据流向是在发送方层层打包,接收方层层拆包。
OSI
Outgoing Frame construction Incoming Frame reduction
01010
01010
一、物理层
• 实现二进制位流的传输 • 该层的PDU:二进制位 • 常见的上网速率:bps(位/秒)均指物理层的传
输速率,注意与BPS(字节/秒)区别
传统MODEM:56K 不能同时通话和上网 ISDN(一线通):4K,下行512K-8M 网卡:10M/100M/1000M
Internet
金桥网
网间互联带宽 电信/ 网通 公网
出口带宽
国外服务器
注意: 网络 瓶颈
教育网 校园网
二、数据链路层
• 作用:实现相邻节点之间帧的可靠传输 • 相邻判断依据:不是物理距离,而是根据IP地址和
子网掩码 • 可靠:校验、重发 • 该层的PDU:帧(Frame)。以太网帧结构如下:
• PRE前缀:前导1010……1010,共7字节 • SOF帧首定界符:10101011。1字节 • Destination Address目标地址:指明接收方,6字节 • Source Address源地址:指明发送方,6字节 • TYPE类型:指明上层使用的协议,2字节 • DATA:数据部分,由上层提交。46-1500字节 • FCS帧校验字段:校验,4字节
上述速率只是理论上的最大值,平时看到的下载或 上传速率是应用层的速率,还需消耗一些控制信息。
实际下载速度的影响因素
• 速度计算单位BPS和bps • 各层控制信息的额外开销 • 接入带宽 • 网络路径中从源计算机至目标计算机的瓶颈 • 目标计算机的带宽、是否限速 • BT下载时可用资源的数量 • 自己下载用计算机的硬件配置、资源消耗情况、运行速度
Application Process X
Application Data
Application
Presentation

Session

Transport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AH Application Data PH Application Data SH Data Unit TH Data Unit NH Data Unit DH Data unit (1 Field) FCS Bits
计算机网络OSI/RM七层模型
计算机 系统A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
链路层 物理层
协议 传输介质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计算机 系统B
网络层
数据 链路层
物理层
OSI/RM七层模型特点
• 节点A和B具有相同层次,各层功能相对独立,便于设计、调试、实现,兼容 性好
• 相邻层之间可通信。上次将任务(需传输的数据)交给下层;下层为上层提 供服务,向上层屏蔽本层以下的服务细节。
计算机硬件:分工协作,有统一标准, 可替换
……
公司A
公司B
老板 秘书 收发员
邮局
老板 秘书 收发员
特点:
1. A和B具有相同层次,且各层人员有各自相对独立 的工作职责,分工明确
2. 相邻层之间可以通信,上层将任务交给下层完成, 下层为上层服务。上层不必了解下层的具体细节
3. 可方便替换
4. 上层通信是虚拟通信(逻辑通信),只有最底层 是物理通信
MAC地址
• MAC地址作为计算机在数据链路层的身份识别标志,由 网卡或需要使用MAC地址的网络设备生产厂家写入网卡 或网络设备中。
• 组成:6个字节,48位,前24位不同网卡生产厂家的唯 一编号,后24位为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网卡的序列号。 MAC地址全球唯一。
• 数量:2^48。MAC地址不前未出现匮乏。 • 查看:DOS命令IPCONFIG/ALL。该命令作用:查看计算
Communication Path
Application Process
Application Presentation Session Transport Network Data Link Physical

OSI
七 层 模 型物
理 层
目的:
保证原始数据比特流的传输。 任务:
确定连接在物理介质上数据链路 的电子、机械部件标准和功能控 制。
机名、网卡品牌/型号、物理(MAC)地址、是否固定IP、 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 服务器的IP地址等网络 配置信息。 • MAC地址应适当保护,不随意公开,甚至发布到网上。
网络上相近的两台计算机若具有相 同的计算机名,则出现重名错误。
• 计算机名的查看 – DOS下:DOS命令IPCONFIG/ALL – 图形界面:我的电脑—右键属性—计算机名
第四章 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 计算机网络:厂商各自标准->国际通用标准 通用性好,兼容性强
• 层次结构相对线性结构优点:为方便设计、调试和实现,将庞大复杂的网络 通信功能划分为七层结构:七层模型
• OSI/RM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 七层模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