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眼病诊、疗常规(供社区医师参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视网膜血管阻塞
视网膜血管阻塞可发生在动脉或静脉。
视网膜动脉阻塞大多是由于血栓或栓子引起。
静脉阻塞主要由于血栓引起。
一过性的单眼视力丧失(黑朦)可能是由于来自颈总动脉或心脏的栓子暂时性地阻塞在动脉血管,之后崩解进入血流,因为缺血是暂时性的,视功能能够恢复。
患病率和临床表现
视网膜血管阻塞,不论是静脉阻塞还是动脉阻塞,通常都是全身性动脉硬化的标志。
其它病因可能是心脏来源的栓子(只累及动脉)、静脉炎、血液高凝状态(累及动脉或静脉),眼眶或眼眶后压力升高
(只累及静脉)。
动脉阻塞可产生不可逆的损害;静脉阻塞的损害通常可逆,但可由于发生眼部新生血管而产生远期并发症。
诊断
小动脉阻塞可产生火焰状出血或棉絮斑(表现为视网膜表面遮盖视网膜血管的小片白色区域)。
损害一般较小,患者通常不会发现有视力下降。
大动脉阻塞可引起视网膜灰白。
如果梗塞累及黄斑区,中心凹可呈樱桃红色。
患者突然发生无痛性中心视力或旁中心视力丧失。
如果整个视网膜动脉干发生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可能是由原处的血栓或栓子引起。
但如果是大的分支动脉阻塞(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可能是栓子引起。
如果视网膜小动脉内可见黄白色栓子(Hollenhorst斑),则可确定阻塞是由栓子引起。
有一过性单眼视力丧失的患者也可见到一个或多个这样的黄白色栓子。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可引起急性无痛性单眼的视力丧失,但不如动脉阻塞发生快。
视力可在数小时内下降。
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前大量放射状出血,静脉瘀曲、扩展,有动静脉交叉压迫征。
如果静脉淤滞非常严重,供应视网膜的动脉血流将变缓慢以致发生梗塞(缺血性CRVO),出现棉絮斑。
几周后,出血逐渐吸收,非缺血性CRVO的患者视力可有明显恢复。
有些患者静脉阻塞仅限于分支静脉(BRVO),表现为视网膜某一象限的出血及动静脉的改变,其预后要好于CRVO。
图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左图)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右图)
治疗
视网膜大动脉阻塞的治疗效果不确定。
对于由于视网膜动脉阻塞造成的视力丧失在8小时之内的患者,大多数眼科医生试图通过降低眼压(通过眼球按摩、前房穿刺,口服乙酰唑胺或50%甘油盐水)来冲开血管内的栓子。
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不用立即治疗。
然而,对这些患者需要仔细观察,因为一部分患者经常会在阻塞后的数月内发生虹膜或视网膜新生血管,从而导致前房角关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视网膜新生血管可造成黄斑水肿,视网膜出血和脱离,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似。
通常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迅速逆转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长。
对于一过性单眼视力丧失的患者,应注意其有无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以及应用一些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来确定栓子是否来源于颈总动脉或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