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秋天》教学设计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丁秀娟
一、活动目标:
1、让儿童欣赏秋天的美,体验秋天收获季节带来的愉快;
2、认识秋天,初步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
3、利用秋天的特点,美化丰富自己的生活,发展表现美的能力和技能;
二、活动设计思路分析
1、整体设计思路:
我爱秋天:到大自然的,生活中去感受秋天的变化,从而产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秋天的乐趣:利用秋天各种收获的东西和采集到的事物,进行有创意的游戏活动,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他们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感受秋天带给人们的无限乐趣。
秋天的节日:通过对秋天里节日的了解,培养儿童科学探究的兴趣。
研究发表会:交流总结活动,回顾反思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
2、教学内容的分析:
《美丽的秋天》是小学思品与生活第三册的一个单元内容。
这一单元主要由四个主题活动构成:我爱秋天——秋天的乐趣——秋天的节日——关于秋天学习的研究发表会。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直接体验,倡导开放式的学习空间和开发利用校本课程资源。
这一单元的内容源于学生对生活的直接体验,季节的变化是孩子们都能够明显感觉到的,北方的秋天,秋意盎然,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因此学生们学习起来会比较感兴趣。
在运用多种方式对秋天进行感受后,他们才会产生各种愉快的体验,奇妙的想法和念头,从中体验到季节的变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乐趣。
本单元内容以丰富多彩的充满童趣的活动,引导儿童学会观察,学会审美,培养儿童热爱家乡传统文化以及对事物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在活动中,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愉快的生活态度。
三、学生状况分析
从小使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对秋天并没有太多的丰富多彩的体验,
他们只能简单地从人们的衣服的增多,树叶的飘落,还有气温的变化来体验,这些事物似乎并不能够引起他们的重视。
还有就是刚刚步入二年级的学生由于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习中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一些孩子还不太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秋天,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秋天,从而发表自己对秋天独到的见解和感受。
这一主题内容意在通过对秋天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通过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产生对秋天的愉快体验。
对秋天的体验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坚持观察和记录;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儿童对秋天有一个充分的体验,避免单一,影响学生的积极性。
秋天的观察,多数的孩子都会停留在表面那些大家熟悉的情况,鼓励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加深对秋天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显得很重要。
教学中也是一个难点,注意鼓励那些做得好的孩子,让他们去带动其他同学,及时肯定他们提出的想法的重要价值。
四、教学活动设计
主题一我爱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