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乐教案-《童年》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

音乐教案-《童年》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

音乐教案-《童年》_小学音乐教案_模板第一课童年教学目标1.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乐与人”的亲密联系。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初步能唱准,具有一定的音准能力。

教学内容聆听《童年的回忆》教学基本要求聆听《我们多么幸福》教学基本要求编创与活动表演《摇啊摇》表演《小酒窝》教材分析1.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这首通俗钢琴曲音乐清新潇洒,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作者为法国的图森。

经钢琴演奏家理查·克莱德曼的演奏,这首乐曲和其他同类的乐曲(如《水边的阿第丽娜》)同时流传世界各地,为人们所熟知和喜爱。

乐曲为三段体结构。

当乐段末尾的旋律停留在主和弦三音( )时,A段欢快的旋律又骤然响起,乐曲进入再现部,最后在琶音和弦的衬托下,再度奏出B段的抒情动机结束全曲,主和弦的三音使童年的回忆绵绵不断。

2.合唱曲《我们多么幸福》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描绘了少年儿童的幸福生活,表达了他们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的决心及远大理想。

歌曲由主歌和副歌两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旋律常作跳进,“ ”节奏多次出现,增强了弱拍上的力度,给人以爽朗明快的感觉,儿童们的天真神态跃然于歌声之中。

副歌为两部合唱,旋律以级进为主,优美流畅。

“哈哈”的旋律音调使笑声既生动真实而又不失其音乐性,在欢笑声中,人们仿佛看到了孩子们灿烂的笑脸。

歌曲最后,以歌曲中惟一的上行四度跳进达到高音区形成了歌曲的高点,表现了孩子们幸福、激动的心情。

这首歌曲在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中获一等奖。

曲作者—郑律成(1918-1976) 生于朝鲜南部,自幼喜爱唱歌。

当时朝鲜处于日本侵略者统治之下,1933年随亲人来中国参加朝鲜革命组织,同时坚持学习音乐。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上海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37年到延安学习工作。

1950年入中国籍。

作有300多首不同类型的作品,其中歌曲《延安颂》、《八路军进行曲》(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等均是知名之作。

3.歌曲《摇啊摇》这是一首流传于上海地区的民间童谣。

2/4拍,D宫调式。

全曲平稳优美,有韵律感和动感,词曲结合朗朗上口。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一只馒头一块糕”歌词用上海方言,非常口语化,好像妈妈在哄宝宝睡觉时的语言和歌唱,具有摇篮曲的特点。

第一乐句前两小节旋律相同,音调的起伏富有荡漾的小船或睡在摇篮中小宝宝的情境。

第3小节的四度跳进,在情绪上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从而把喜悦的心情释放出来。

第二乐句在前句和后句中曲调和节奏运用了宽与紧缩的变化,五度和七度的音程大跳,展现了宝宝和外婆之间的亲热情景。

歌曲的末句采用了换尾重复,使歌曲前后呼应,旋律趋于平静,表现了宝宝沉浸在甜美的睡梦之中。

4.歌曲《小酒窝》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

2/4拍,五声羽调式。

曲调富有浓郁的民歌风格,旋律欢快、活泼,歌词生动,富有童趣,抒发了在温馨家庭中孩子甜美生活的欢乐心情。

第二乐句在第一乐句上进行了上移五度的旋律模进,并分别运用了富有弹性的顿音演唱效果,欢快的情绪,即刻在我们面前浮现出一个长有小酒窝、甜美欢笑的可爱儿童的形象。

第三乐句出现了八分休止符和带装饰音的相间的间奏,在形象与情绪上更显天真活泼,“爸爸也喝”、“妈妈也喝”真实地表达了孩子对父母给予自己的爱而掩饰不住内心喜悦心情的流露。

歌曲的结束句重复了第四乐句,在尾音上以高八度出现,使全曲在舒心欢笑的歌声中结束。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初步感受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音。

3、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歌曲1、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2、唱一唱。

三、提出本学期要求1、分组2、宣布平时成绩记载项目(采用竞赛法)3、常规教育四、新歌教学1、导入:听《劳动最光荣》,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听《共产儿童团歌》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听《摇啊摇》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2、出示童谣学生朗读3、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4、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5、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6、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

用‘LU’哼唱。

7、放录音,学生轻声唱歌词,让学生发现最后一句唱2边。

8、再跟唱一边,找一找难唱处,重点练唱: 3 5 1 6 │5 5 │摇到外婆桥跟琴模唱,要唱得连贯流畅,像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进,5拍时值唱足。

9、连唱边唱边用动作表演(即兴表演)10、跟唱歌谱五、编创与活动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学生评价4、出示:3 6 5 │3 6 5│3 5 1 6 │5 5 │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在长音处用)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7、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六、小结,师生再见。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聆听《童年的回忆》1、导入:师:小朋友们,在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让学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放背景音乐)2、初听音乐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

3、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

再随音乐模仿乌龟爬。

师: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谁的行走速度慢?板书:快慢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乌龟比较。

可请一个学生扮小兔跳,一个学生扮乌龟爬,再和老师走进行对比,引出“中速”并板书。

4、再听《童年的回忆》说说第1、2 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第3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完成书上练习。

三、聆听《我们多么幸福》1、导入:回忆童年开心吗?你们觉得幸福吗?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我们多么幸福》。

2、初听歌曲说说歌曲情绪?几拍子?幻灯出示歌词3、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4、复听,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

5、谈谈对歌曲的感受:A、流畅的三拍子曲调,你想象当年的同学们在什么场景中?B、歌曲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景?C、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你感到幸福吗?6、编创与活动师:歌曲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兴高采烈?当你听到时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

放录音,学生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

四、听辨练习1、用LU模唱3 5 6 三个音2、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益鸟中哪个高?哪个低?用手势表示并用LU模唱。

3 5 5 3 5 65 3 36 6 3五、小结,师生再见。

第三课时教学要求:演唱《小酒窝》,并进行表演。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复习《摇啊摇》边唱边表演三、新歌教学1、导入:请小朋友看看谁有小酒窝?有小酒窝的小朋友笑得怎样?老师有一首歌,请小朋友听听又是怎样的呢?2、听录音学生交流3、再听录音,你能听出是一二还是一二三吗?边听录音边按一二击拍。

4、用LU哼唱重点: 3 1 0 6│30 │5 3 0 5 │60│5、按节奏朗读歌词重点读准:左边0 一│ 个0 │ 右边0 一│ 个0 │读准八分休止处6、放录音,轻声跟唱。

找一找喜欢唱的歌词,并唱一唱。

找一找难唱句,大家一起练唱。

教师范唱A B两句,各4小节。

设问:A 请大家仔细听,老师唱的两句歌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提示:歌词、节奏、曲调。

设问:B 听我唱曲调,你能听出曲调中出现最多的音是哪几个音吗?重点练唱:3 1 0 6│30 │5 3 0 5 │60│左边一│个│右边一│ 个│唱准八分休止处,采用跟唱法。

]7、连唱唱到“呀子喂”处与同桌互相拍手,节奏为“ХХ Х”让学生编创其他节奏型边唱边拍手。

8、分别用稍快、中速、慢速让学生试唱,说说用哪种速度表达长有小酒窝甜美、可爱的小朋友,喜悦的心情?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9、跟老师轻声唱歌谱。

10、分组排练表演唱。

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四、小结,师生再见。

一、师生问好二、欣赏音乐是美好的,他能愉悦我们的身心,带给我们快乐。

今天老师要送给同学们几首歌曲,希望同学们天天快乐。

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入歌曲的世界吧。

(放歌曲录象,)同学们的音乐表现力真是好极了,大家都感受到歌曲带给我们的活力。

在这几首歌曲中,有儿歌、童谣,也有校园歌曲,他们都来自于祖国的宝岛——台湾。

三、认地图(出示地图)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能在中国地图上找到他吗?上节课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一些关于台湾的资料,谁愿意把你收集到的与我们大家共享。

台湾有许多名胜,如日月潭,阿里山,其中最神奇的就是美丽的蝴蝶谷了,我们一起到那里去看一看吧。

(录象《蝴蝶谷》)蝴蝶谷美不美呀?谁愿意在这优美的歌曲声中背诵课文《台湾的蝴蝶谷》?真棒,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只蝴蝶,不过这只蝴蝶有些特别,请你们注意看,注意听。

[教师范唱]下面请小朋友一起来认识这只蝴蝶。

请你们轻轻跟着琴哼唱。

同学们唱得很好,老师再给学生们提几点要求。

(①2节拍一换气;②2拍脱够;③附点节奏;*.* *的附点节奏要唱准;④在演唱歌曲时,第一、二句要平稳一些,像叙述一件事情,(教师示范一句)第三句要热烈一些,热情一些,谁来试试?(找一学生试试)真好,现在请同学们用最最深情地歌声来演唱。

你们的歌声像蝴蝶一样美,你们愿不愿意做一只美丽的蝴蝶,在歌声中翩翩起舞?请你带上你的指环蝶,以小组为单位,排练歌舞《蝴蝶》。

(学生准备,学生表演)孩子们,你们飞呀飞,飞到哪儿去?(台湾)那么你是不是有话要对台湾的蝴蝶,小朋友说呢?请你把要说的话写在指环蝶上,然后站起来,大声说出来,并把它贴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

好了,孩子们。

让我们这一只只可爱的蝴蝶随着优美的音乐,飞出教师,飞进自然中吧。

教学内容1、听音乐猜谜语2、欣赏山东谜语歌曲《猜谜谣》、云南歌曲《猜调》、以及安徽的黄梅戏《对花》,了解各地的民族风情,及音乐特点。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猜谜形式聆听世界名曲,开拓学生音乐视野。

2、通过唱一唱,跳一跳的形式欣赏多首民族歌曲,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增加对各地民歌的了解。

教学工具钢琴、音响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导言: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师说谜面,生猜测。

二、听音乐看表演,猜动物师:狮子王今天要在森林里开一个party,小动物们都陆陆续续地赶来了,听!谁来了?让事先安排好的几位学生听音乐(法国圣桑的《乌龟》《金鱼》《狼》《袋鼠》)表演,其余的学生猜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