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全评价师《专业能力》试题及答案
判断题(下列说法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正确的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打“√”,错误的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打“×”。
共25题,每题1分,计25分)
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结果无需按优先顺序进行排列。
()
2、物质危险的辨识只需从其理化性质、燃烧及爆炸特性方面进行分析与辨识。
()
3、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现状进行的全面评价。
()
4、根据《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物不得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储存、使用装置需要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
6、正常运行不产生电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设备称为增安型电气设备。
()
7、进行安全评价时,利用具有密切关系(或相似)项目的有关资料,来代替被评价项目所缺少的资料。
这种安全评价依据的安全评价原理是代替推算法。
()
8、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0),煤油的火灾危险性是乙类,所以生产、存放煤油场所的火灾危险性一定是乙类。
()
9、凡是用泵高速输送高电阻有机液体,而且在容器内自由落于液面上,或是通过过滤器或类似设备,都会产生静电。
()
10、重大危险源是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
11、按《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93)的规定,凡在距离地面高度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称为高处作业。
()
12、防火墙是防火用的,所以为了便于发生火灾时的人员逃生,应在防火墙上开逃生门。
()
13、事故树分析需要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种因素。
()
14、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能够鉴别系统产生危险的原因。
()
15、常用的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有以下几种: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
16、个体防护是一种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
17、安全检查表法可以提供事故后果分级。
()
18、HAZOP分析方法只可用于连续系统的安全分析。
()
19、最小径集表示系统的危险性,事故树最小径集的数目越多,系统危险性就越高。
()
20、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中,一般工艺危险系数是确定事故损害大小的主要因素。
()
21、风险评价方法不是决定风险评价结果的唯一因素。
()
22、定量FTA可用于估算顶上事件发生频率。
()
23、事件树图表示各个事件的节点,成功事件的分支向下,失败事件的分支向上。
()
24、道化学法适用于机械加工车间评价。
()
25、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依次是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和警告。
()
26、泄压装置应用轻质材料,可设于屋顶、窗或门上。
()
27、油浸电力变压器室、油开关、高压电容器等不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
28、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建筑物与另一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建筑物之间的防火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2米。
()
29、化学性爆炸按其性质可分为爆燃和爆轰,爆燃冲击波波阵传播的速度比爆轰冲击波波阵面传播的速度快。
()
30、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
( )
31、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
32、可以和易燃气体共同储存的气体只有惰性不燃气体。
()
33、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按规定由建设单位送审。
()
34、安全检查表法可以提供事故频率。
()
35、DOW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可以提供事故后果分级。
()
36、事件树方法可以提供事故后果分级。
()
37、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可用于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
()
38、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物不得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
()
39、物质危害辨识只需从其理化性质、燃烧及爆炸特性方面进行分析与辨识。
()
判断题
××√√×√√×√√××√√√√×××√
√√××√√××××√√√×√××√××
××√×√×√×××
论述题
1、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有哪些?贮运危险因素如何辨识?
答题要点:
易燃液体的危险特性主要是:
易燃性、易产生静电和流动扩散性等。
易燃液体贮运危险因素辨识应从如下方面进行:
(1)对于整装易燃液体的辨识:
从易燃液体的贮运状况、技术条件方面去辨识其危险性;
从易燃液体贮罐区、堆垛的防火要求方面去辨识其危险性;
(2)对于散装易燃液体贮运危险辨识:
应从防泄露、防流散、防自聚、防静电、防腐蚀、装卸操作、管理等方面辨识其危险性。
B. 2、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了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C. 答题要点:
106.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107. (2)迅速控制危害源,并对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
108. (3)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
109. (4)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处置,直至符合国家有关保护规定。
D. 3、试述安全评价方法选择的原则
E. 答题要点:
110. 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该在认真分析并熟悉被评价系统的前提下,选择安全评价方法。
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应遵循充分性、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原则。
26. (1)充分性原则
111. 充分性是指在选择安全评价方法之前,应该充分分析评价的系统,掌握足够多的安全评价方法,并充分了解各种安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适应条件和范围,同时为安全评价工作准备充分的资料。
112. 也就是说,在选择安全评价方法之前,应准备好充分的资料,供选择时参考和使用。
27. (2)适应性原则
113. 适应性是指选择的安全评价方法应该适应被评价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