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日用玻璃制品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日用玻璃制品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日用玻璃制品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5月
目录
一、行业发展概况 (4)
二、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5)
三、行业壁垒 (7)
1、行业准入壁垒 (7)
2、技术壁垒 (7)
3、市场壁垒 (8)
4、品牌壁垒 (8)
四、行业监管 (9)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9)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0)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3)
1、有利因素 (13)
(1)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13)
(2)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14)
(3)国际产业转移带来发展机遇 (15)
2、不利因素 (15)
(1)环保要求不断提高 (15)
(2)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16)
(3)人民币汇率波动和国外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 (16)
六、行业市场规模 (17)
七、行业风险特征 (21)
1、市场竞争风险 (21)
2、下游需求波动的风险 (21)
3、上游供给价格波动的风险 (22)
八、行业竞争格局 (22)
1、明尚德 (22)
2、人文立创 (23)
3、翔宇玻璃 (23)
4、新达科技 (23)
5、鑫明玻璃 (23)
日用玻璃制品就是消费者日常生活用的玻璃制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有别于建筑和工业玻璃,是现代文明的象征。

日用玻璃制品行业的产品主要包括玻璃瓶罐、玻璃器皿、玻璃仪器、玻璃工艺品及艺术品等。

日用玻璃产品品种丰富、用途广泛,具有良好、可靠的化学稳定性和阻隔性,可直接盛装物品且对盛装物无污染,是可循环、可回收再利用的无污染产品,是各国公认的安全、绿色、环保的包装材料,不断丰富着消费市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日用玻璃制品制造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民生产业,是具有创新力的文化产业,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产业。

我国已经成为日用玻璃制品制造大国、消费大国。

一、行业发展概况
玻璃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隋唐以来就有记载。

20世纪初,近代玻璃制造技术进入我国,1904年在山东博山建立博山玻璃公司,产生了最早的民族玻璃工业。

20世纪30代在上海建立的晶华玻璃厂是我国第一家采用池炉和自动机连续制造玻璃瓶罐的工厂。

在新中国建立前,在天津、大连、上海等地建立了玻璃容器制造厂,均为坩埚熔化,人工挑料,人工吹制。

建国初期,国内日用玻璃行业几乎全部采用手工生产,技术落后,产量极低。

上世纪70年代,国内日用玻璃行业开始普遍采用窑炉和自动成型设备生产,年产量达100万吨左右。

改革开放至上世纪90年代末,通过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我国日用玻璃行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产能过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