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副教授职称评定过程

副教授职称评定过程

副教授职称评定过程--某哥儿们的真实经历与感受(1) (2006-06-03 21:33:27)转载▼分类:我的困惑我们学校由于是211院校,所以评副教授、教授的要求是很高的,正教授要求核心论文n1篇(n1>=8),一般论文若干篇;副教授要求核心论文n2篇(n2>=3),一般论文若干篇。

这些都是我们大学制订的标准,比国家标准高多了。

并且这都是“硬条件”,如果一个老师的论文不能达到数量,犹如一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没有钱一样:评职称根本没有希望。

至于我,论文数量肯定不符合标准,虽然我有几篇一般论文,但是没有一篇“核心”论文。

我也投过,但水平确实有限,而且现在硕士博士毕业都要论文,大家都疯狂投稿也轮不到我,我也没有这方面很硬朗的关系,自然没有一篇。

不过我有两个优势:第一是教学还算不错,学生给我打分还可以;第二是写了不少书。

其实我就喜欢写书,真正弄懂了才写,都是专业方面的教材和读物(附带声明:这些书完全走市场路线,我没有关系可以进入教委组织的什么丛书,也无权利走行政路线让广大学生都用我的书)。

在别人憋论文时,我把精力都用在写书上了,这也是我没有高水平论文的原因。

没办法,当我在市场上找不到令我满意的教材时,我就要自己写。

我教的课比较多,所以写的也多。

遗憾的是,再多的书在评高级职称时也不起作用。

虽然我早知道,但论文实在憋不出来,所以随着年龄增大,日益苦闷。

学校规定要评高级职称,必须当班主任,所以我还是班主任,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虽然当班主任是为了评职称,但客观地说,我当班主任还是比较负责的。

我希望真正贫困的学生拿到助学金,希望学生能互相友爱,健康向上。

话转回来,继续说评职称。

本来今年我不想评的,因为我虽然满足国家规定的标准,但远不满足本校的高标准,我想再憋一段论文,不行就买稿子。

呵呵,我觉得我在教学上一直不错,凭什么上课总比别人少几块?实在憋急了也就什么都干得出来了。

但是,某件事促使我今年参加评选。

就是一次班主任会议。

班主任是定期要开会的,由领导通知一些事情,我们再通知学生。

有一次开会,领导说有一笔16000元的巨额助学金,我们学院的这个年级的九个班只有一个指标,要求获得者必须品学兼优,家庭贫困。

因此,“大家把自己班里的符合要求的学生报一个上来,我们再一起讨论决定,会议结束前讨论吧。

”16000元给一个人,确实不少了!我一听,就开始在心里评价几个班里的符合条件的学生,最终订下本班第一名参加,因为我想让他在和别的班级学生比较时有足够的竞争力。

他家条件也确实贫困,父母离婚,只有母亲一个月几百元工资支撑着,现在学费多高昂大家也知道。

会议继续进行,这件事领导始终不提了。

眼看领导宣布散会,我有些着急了。

但领导也不傻,马上说:“哦对了,关于那笔助学金,*老师你们班的***怎么样?要不然就给他?”*老师点头说好吧。

我一听就急了,马上说:“这是一笔巨额助学金啊,是不是要评一下?我们班也有一个学生成绩很好但比较贫困。

”“是吗?”领导反应过来了,“哦……现在时间太晚了,你们班主任如果有合适的人选,在会后报给T老师吧。

”我当时就怒气上冲。

我没有想到领导竟如此草率地定了16000元巨额助学金的归属,连我们的讨论也没有走过场!虽然我当时忍住没发火,但在会后给T 老师说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爆发了:“这可是一笔16000元的助学金啊!如果我们不认真评定,万一出现什么不公平,学生会怎么想?!如果是领导定又何必给我们说?!”当时领导并不在场,T老师耐心地给了我张表格让我找学生填。

我又找领导说我们班那个学生的情况,我和颜悦色(毕竟是领导我不敢过于放肆),领导当然也和颜悦色,所以事后我还觉得比较有希望。

当天就让我班的那个学生填表并交上去了。

几天之后我问T老师,究竟谁获得了那笔助学金?T老师说是***,还是领导以前说的那人!我立刻明白,我认认真真地白忙了一场。

找领导拍桌子?这不是我这30多岁的人干的事。

我突然发现我非常愚蠢:别的老师都知趣地什么都不提,我提个鸟蛋干嘛?有时候,下属干活太认真,对领导未必是一件好事。

这道理我早明白,今天怎么仍这么浑?我立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找领导聊天说笑话拉近关系,别让领导对我有什么坏印象。

我立刻就做了,效果似乎还不错,哈哈!从这一件小事,让我看到虽然规则是规则,但执行起来可以多么随意!16000元就这么处置了。

既然学生评助学金如此,那么别的事是否也如此?老师评职称是否也如此?!去他娘的,今年我就评评试试!2.今年我院参加评副教授的三人,分别是我、Y讲师和W讲师。

Y讲师刚读完博士,手里有两个获奖项目和一本专著,当然还有几篇核心论文。

他实力最强,唯一的不足是讲师刚评上四年,而国家规定是五年之后方可评副教授,因此如果评他,可算破格。

W讲师已经40左右,在讲师位置上呆的比我还长。

她的年限没有问题,核心论文、一般论文数量也熬够了,也当过班主任,因此各方面都符合条件。

但她有一个弱点:不善于和人拉关系,上完课就走,老实人一个。

我的条件已经说过了。

在这三个人中,我只有书比较多,可以说相当多。

可评副教授又不看这个,因此希望渺茫。

再说说评教授的,今年也有三个副教授参加。

为什么我要提他们?因为事后有好戏看。

要评高级职称要过三关:院里、学校和省里。

但对于评副教授来说,只要学校一关通过,就算过了,因为我校有评定教授的资格,省里一般不找麻烦。

而要评教授,还需要省里说了算。

一般来说,在过第一关时,院里都会按学校的指标规定,要从教授、副教授申请者中刷掉一个人。

因此,我们三个人,必须刷掉一个;三个教授申请者中,也必须刷掉一个。

从副教授的三个人的条件可以看出,从最重要的论文角度来看,我是最弱的。

那我是不是该耍小人手腕挤掉那两个人中的一个?他们和我无冤无仇,如果我那样做,我就真成无赖小人了。

但是,我可以采取一些正当手段,来赢得院学术委员会的支持。

列位不在大学的可能不了解:每个学院或大学,都有学术委员会,一般由本单位高水平正教授组成,由他们评判谁行谁不行。

我在那些正教授那里的印象还不错。

这源于一次喝酒。

那次喝酒时,院里一帮学术委员会的正教授坐在一起,这叫“物以类聚”,没人敢坐他们那桌。

我初来乍到什么都不知道,就坐上去了。

一喝酒才知道都是大腕,所以我给他们敬酒时都是双手,他们让我喝我就喝,从不说三道四,对他们极为尊重。

所以一场酒下来,众大腕都知道我尊重长辈,还是老实人,而且我教学成绩也不差,因此对我印象不错。

所以,我找教授委员会的众大腕一一面谈,联络感情,把我的优点大加宣扬,但也不掩盖论文少的缺点。

大家都是聪明人,掩盖也掩盖不住,索性来个大暴露,见大腕就说我论文少。

我还找了院长,院长也是学术委员会的成员,他说我其他条件也不错,但竞争激烈,确实不敢打保票,如果评不上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我说我这次也就试试,混个脸熟争取下次。

在联络感情的过程中,我没有给任何人送过礼,也没有说另外两个侯选人的一句坏话。

3.上面是我出的第一招。

我出的第二招是:频繁看望F教授。

F教授并不是学术委员会成员,而且今年刚刚退休。

本来身体不错,但在退休前高血压犯了,连学校组织的旅游都没去,十分遗憾。

住院一个多月出来后,精神比过去差多了。

早在评职称前几个月,我就每隔一个月去看望他一次,每次都掂几十块钱的东西。

这是因为:我能进这所大学,和F教授的大力帮忙是分不开的。

没有他的帮助,我不可能进来。

人不能忘本,在他身体最差的时候,我要多关心他老人家的健康。

当然,我频繁看望F教授,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虽然F教授不是学术委员会成员,但他在本院时间久远,树大根深,院长都是他的学生,另一个学术委员会成员是他的嫡系,还和很多权势人物都有联系,关系极铁。

在“人走茶凉”的时代,我频繁去看他,定能给他以极深印象和好感,他也一定会关心评职称的事,向院长和他的嫡系吹风的。

而且,他也一定会把学院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告诉我,让我心中更加有数。

这一招棋,我早就准备好了,原本打算明年再用,但现在用上也不算操之过急。

不出我所料,当看到我三番五次地去看他问寒问暖,F教授越来越感激,一次比一次热情,一次比一次坦诚。

他告诉我很多学院重要人员的背景以及他们的关系。

和他所说的印证,我发现我还没有犯过什么人际关系的错误。

注重和别人注意不到的颇有影响力的人物交往,得到他们的帮助,是我在社会上学到的招数之一。

我相信,Y讲师和W讲师不会注意到这一点。

各位读者,看到这里,千万不要以为我居心险恶。

即使F教授没有这样的影响力,我也一样会看他的。

即使我现在已经评上了副教授,我也一样会继续看望他。

因为在社会上的经历告诉我,人一定要知恩图报。

在这方面我有很丢人的教训:我第一次参加工作也得到了一为老人的帮助,在工作中他也经常帮助我,但我并没在意,他退休后也没去看望他。

当时我人情世故极弱,根本没放在心上。

没想到有一次不得不求他,他和他爱人对我极其冷淡,让我极为丢人和后悔。

在社会上,我才发现我过去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是多么欠缺,社会真是一所大学校,可以教给人很多东西。

我也是受了很多挫折才学到的。

所以,人不能忘本。

要经常看望、关心帮助过你的人。

尤其是退休、生病的老人,你去看望他,他会感到自己还被人记住,不仅有利于身体的恢复,而且还会动用他的人生经验和几十年建立的关系真诚地帮你。

这也是在为自己积德。

与此同时,我还使出了第三招,也是最厉害、最具决定性的一招。

呵呵,各位看官,这第三招嘛,就是我有一项强大武器。

这个武器非常特殊,它伴随着我进这所学校就已经存在了,我在,这第武器就在,我不在,这武器也就不在。

我想甩掉都不行。

但我始终不以我有这个强大的武器为荣,平时对人始终谦虚谨慎。

因为我知道,正因为这个武器不是谁都能有的,所以如果我飞扬跋扈,别人或许会对我表面忍让,但反而会在背地里招来更大的愤怒和嫉恨。

正因为我有此武器,我才要更加谦恭。

这里,我必须先把我对这个武器的态度写出来,免得大家看到后面骂我。

不卖关子了。

这个武器就是:我有背景。

我所在的大学坐落在国内一个比较有名的城市,该城经济相当发达。

而我的一个姨夫,是该城排名前几位的go-vern-ment高级官员。

他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当地报纸上。

我的这个背景,学院老师几乎都知道。

如果没有这个背景,我不可能进这个学校,众领导和老师也不可能对我这么客气。

就连F教授,当初在帮我时也不可能这么热心。

他还想求我姨夫能在照顾他儿子、孙子方面帮忙呢。

您说,一般的老师,能有这么强势的背景吗?这个社会,就是利益关系。

老江湖都是此道高手,在干什么事情之前都要权衡一下多方利益,F教授、院长自然也不例外。

当然,我绝不能因为他们是看我姨夫的面子帮我,我就不存在感恩之心。

我永远都要感谢F教授和院长,并永远会对他们好的。

对于我姨夫和阿姨,自然更是这样。

我更不能因为我有这样的关系,在学院就骄横跋扈,我反而要更加谦虚小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