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轧钢厂安全操作规程汇编汇总

轧钢厂安全操作规程汇编汇总

编号:GH-ZY-AQ-07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轧钢厂安全操作规程汇编编制:卢宏生审核:韩山批准:陈志刚版本:第一版编制单位:安全环保部受控状态:受控发布日期:2013 年8月轧钢厂安全通则1、全厂职工要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保护法和各级政府及公司、厂部的各项安全规范制度,严禁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2、新入厂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并在签订师徒合同后,方准上岗实习。

离岗两个月或改工种人员必须进行复工教育和改工种教育。

3、特种工种,一律持证操作(特种工种操作证)。

无证操作按违章处理。

4、有使用临时合同工的车间、科室应按其签订的劳动合同管理。

严格安全管理,有违章违制者,经屡次劝教不改,立即退回生产部处理。

5、离地两米以上的高空作业,一定要系安全带,安全带不用时,要悬挂存放,防止霉蚀并要按国家定期试验其强度。

6、全厂所有压力容器(气包、气罐),一定要有安全阀或泄压阀、压力表,并要定期检查、校对。

其设备的档案资料,必须齐全。

7、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运输、使用必须按《消防安全条例》、《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等的规定执行。

8、在易燃、易爆的禁火区域,需动火者必须到生产部安全技术科办理动火证。

9、全厂各种车辆,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国家交通规则,所属主管不得强迫驾驶人员违章作业。

10、生产区域所有防护栏杆、钢直梯、钢斜梯的规格,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4053-1- 83、GB4053-2-83、GB4053-3-83、GB4053-4-83),所有坑、沟必须有盖板;所有传动轴必须有防护罩。

11、电气设备的管理、使用、维护要分别落实到人,列表造册,以便检查,杜绝设备隐患。

12、各单位的各种绝缘工具,起重工具、设备、耐酸防护用品,要按有关规定定期检查是否符合标准。

各种保险装置要按技术标准检查,防止失灵误事。

13、在编制大、中修改建项目时,必须做到“三同时”,“三同时”未落实,不得施工。

14、本厂各级组织,进行施工、安装、检修工作时,要按规定编制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并向全体参加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严格执行操作、检修五确认,做到无安全措施不工作。

工作完毕,使用单位必须验收签字。

15、凡发给《岗位操作牌》的岗位,须持操作牌检查设备和操作设备。

检修设备时,无操作牌,不准工作。

16、运输、储存、使用溶解乙炔,要严格遵守使用乙炔规章制度。

特别在运输过程中,车辆停靠要远离火源、高温区,随车及驾驶人员,严禁吸烟。

17、成品打包,严格执行绑扎五-八道堆放高度,通道间距,严格执行原料系统安全操作规程,如因散包或堆放高度造成事故者,由打包和转包人员负全部责任。

18、全厂各建筑物的负责人,要经常检查建筑物是否处于稳定状态,如有不良情况或重大险情,立即对口上报,同时,制定好控制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19、外委施工和检修(含公司内部),工程完毕,必须有验收记录,如因施工和检修质量达不到建筑安装工程验收规范而遗留隐患或造成事故者,将追究责任。

20、安全检查和群众反映的隐患、明患,要按有关规定立即处理,不得拖延。

21、加强信息反馈,凡发生事故或重大隐患事故立即按专业对口上报,同时,事故单位对发生的事故由其领导认真组织分析,制定预防措施,对事故责任者作出处理意见,并将违章违制者考核登榜,不准隐瞒任何事故和不考核登榜。

加热炉安全操作规程1、总则(1)本规程适用于燃用高炉煤气设备的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员所必须严格遵守的准则。

(2)安全是一切生产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安全操作规程是安全生产的制度保证,全厂职工必须自觉遵守,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3)职工必须严格执行三大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规程、工艺技术规程)以及其他责任制度,遵守劳动纪律。

(4)进入车间的所有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5)班前、班中严禁饮酒,班中要坚守岗位,集中精力,不准干与本岗位无关的事情。

(6)不得擅自操作非本岗位的设备。

(7)加热工、煤气设备操作者、维修人员,经过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操作,未经培训合格,任何人不得操作煤气设备。

(8)认真作好交接班,了解上班的生产及煤气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有关人员。

(9)加热工、煤气设备操作者要坚守岗位,随时掌握煤气和风的压力及比例。

(10)煤气操作人员及其他岗位人员严禁在岗位上打瞌睡、睡觉。

任何人不得在加热炉附近或煤气区域休息、逗留。

2、送高炉煤气的操作程序(1)用氮气吹扫高炉煤气管道15分钟。

(2)打开眼睛阀组和放散阀,放散高炉煤气(3)防爆试验合格后,依次打开均热段、加热段烧嘴阀门。

3、煤气着火事故处理(1)管径在100mm以下的煤气管道着火时,可以直接关闭煤气的阀门。

(2)管径在100mm以上的煤气管道着火时,应逐渐降低煤气的压力和流量,通入蒸汽灭火或用湿草袋扑灭,缓慢关闭阀门。

煤气的压力低于100Pa时,严禁突然关闭煤气的阀门,以防回火爆炸。

(3)煤气设备烧红时,严禁用冷水骤然冷却。

(4)煤气阀门、仪表有专人看管、操作。

4、煤气爆炸事故的处理(1)煤气爆炸,未着火,应立即切断煤气的来源,迅速将煤气清理干净。

(2)煤气爆炸后着火,应按着火事故处理。

5、煤气泄露、中毒的处理(1)发现煤气泄露,先开风扇通风,吹散煤气。

(2)一般轻度中毒者,到通风处休息即可。

(3)中毒较重者,应通知卫生防护站进行现场抢救。

(4)中毒已经停止呼吸,应现场做人工呼吸,并立即通知救护中心、医院。

6、非正常状态下停车(一般事故处理)(1)冷却水事故处理①如果净化循环水压力过低(压力小于0.2MPa或停水),事故水将自动补水增压(阀QF-1自动打开)。

②若水压没有回升,则通知水处理部门检查事故水自动投入系统,并同时检查加热炉闭路循环水系统和开路供水管道有无泄露,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调度。

③立即关小煤气调节阀和空气调节阀降低炉温。

(2)鼓风机突发性停转:①立即报告厂调度,通知电工和维修人员。

②鼓风机掉电,看火工监视煤气总管快速切断阀是否自动关闭,若未能自动关闭则马上将加热段和均热段的煤气调节阀关至最小。

(3)引风机突发性停转①立即报告厂调度,通知电工和维修人员。

②将故障引风机的烟气调节阀开至最大,并停炉抢修。

(4)煤气压力低①高炉煤气管道应保持正压操作,否则极易造成负压回火。

总管压力低于4000Pa时,应自动报警。

此时应迅速将均热段和加热段的煤气调节阀关小,同时将空气调节阀关小,保证炉内不断火。

②煤气压力恢复正常后,且炉温在800℃以上时,先打开煤气烧嘴前调节阀(MX-1~14),打开煤气支管调节阀(MT-1、MT-2),打开快速切断阀(KQ-1),重新送气。

若等待时间过长(30 分钟以上),经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同意后执行停炉措施,吹扫煤气管道。

(5)无论何种原因,煤气系统停止工作60分钟以上,重新点煤气时,必须对煤气管道进行吹扫,按点火程序进行点火。

(6)与煤气系统有关的设备出现故障,停煤气后,管道内的煤气必须用氮气吹出。

7、汽化冷却系统故障(1)汽化冷却系统的给水泵和循环泵用两路电源供电,一路运行,一路备用。

运行电路发生停电事故时,应立即启用备用电路供电。

(2台电动给水泵和2台电动循环泵分别挂在2路电源上。

运行中的泵停电,马上启动备用泵。

)(2)如果两路电源都不能启动,则应快速启动柴油机循环泵和汽动给水泵,保持系统的正常工作。

(3)每一周启动一次柴油机循环泵和汽动给水泵,保证柴油机循环泵和汽动给水泵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如果动力厂停软化水,根据停水时间长短,通知加热炉降温或停炉,利用水箱中的水打循环,维持汽包水位正常,并向调度室及有关人员报告。

(5)如果汽化冷却系统中的炉内外水管发生崩裂、漏水、漏汽等现象,处理方法如下:①加强给水,维持汽包水位。

②通知加热炉迅速停炉,降低炉温。

③立即向班长、调度、厂长汇报,组织人员抢修,尽量缩小事故范围,并详细记录保存。

8、全厂停电执行高线厂事故停电预案。

9、安全操作和检修的注意事项(1)加热工、仪表操作者每班每小时巡检一次,做好原始记录,观察煤气、空气的防爆膜是否正常。

(2)加热工检查加热炉,煤气设备周边的CO浓度较高时,应及时向调度汇报,查找原因。

从仪表上观察煤气压力的波动,偏差过大时,应查找原因。

(3)煤气区域设置明显的危险标志和规定,提示行人和非操作人员严禁在此逗留。

(4)煤气设备应保持正压操作,遇到厂内大、中修或换其他部件时,应切断煤气来源。

用氮气吹扫煤气管道,打开放散阀,关闭眼镜阀。

(5)煤气设备维修时,必须确认煤气管道的眼镜阀已经关闭,并用CO检测仪进行测试,无煤气时方可操作。

工作完成之后应清点人员。

(6)煤气区域动火,提前一天办理动火证。

(7)除焊接煤气管道外,不得在煤气设备上搭接电焊机地线或其他辅助线路。

焊接煤气管道时至少2人。

(8)煤气区域不准存放易燃、易爆品。

禁止火种,不准吸烟。

(9)非煤气操作人员不得乱动一切电气开关和闸阀。

(10)进入煤气区域操作或巡检,必须保证2人以上。

10、看火工安全操作规程(1)必须熟悉所涉及设备的安全性能,严禁违章作业。

(2)接班后认真检查加热炉各设备(阀门、引风机、鼓风机、水冷件、换向阀、仪表、汽化冷却系统)运行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3)看火工操作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加热炉运行情况,根据煤气和空气的流量、压力,炉膛温度、压力,汽化冷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的各项参数指标正确判断加热炉各设备运行是否正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如有异常情况,不能处理时及时向调度汇报。

(4)看火工巡检设备时,应随身携带便携式CO报警仪,以防煤气中毒。

先检查便携式CO报警仪能否正常工作,确定能使用后,携带进行巡检。

(5)便携式CO报警仪应定期进行检测,如不能正确检测到CO浓度应予以报废。

(6)加热炉检修时,应严格按照加热炉开炉、停炉以及煤气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检修时间较长时,应可靠切断煤气,并经常巡视检查是否有煤气泄露。

发现问题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如有异常情况,应向调度反应。

(7)看火工观察炉内钢坯加热情况时,应防止加热炉换向燃烧时炉内正压过大造成火焰喷出炉门伤人。

(8)加热炉点火操作时,应严格按照《加热炉技术操作规程》《高炉煤气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当发现炉内火焰熄灭时,应及时切断煤气,并对炉膛氮气进行吹扫,以防重新点火时发生煤气爆炸事故。

(9)加热炉煤气警示区域严禁烟火、焊接、吸烟。

11、装出料工安全操作规程(1)必须熟悉设备的安全性能,加热技术规程,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以防高温烫伤。

(2)当炉子发出装钢信号时,装料炉门应开启到上极限。

(3)当得到轧机发出要钢信号时,应保证出料炉门处于开启状态。

(4)上班时严禁串岗,以防煤气泄露中毒。

(5)装出料工观察炉内钢坯加热情况时,应防止加热炉换向燃烧时炉内正压过大造成火焰喷出炉门伤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