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教案

左忠毅公逸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3、学习左光斗为国举才、坚贞不屈的高尚品德。

二、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三、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四、教学时数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写到“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那么哪些人才是中国的脊梁呢司马迁忍辱负重着作《史记》,屈原投江自杀以明志,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当然左光斗也是脊梁式的人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左忠毅公逸事》。

二、解题
“忠毅”是左光斗的谥号。

忠:忠诚;毅:坚毅,坚强。

“公”是尊称,“左忠毅公”即左光斗。

左光斗,明朝官员,是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的老师。

因对抗大宦官魏忠贤,下狱而死。

葬于桐城西北10公里处的“左家大墓上”。

“逸事”,散失没有经正史流传的事迹。

这类文章不像正史作传那样全面叙述人物的生平事迹,而是从一生行事中选取一小部分来表现人物。

逸事,也作“轶事”或“佚事”。

三、介绍作者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又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

桐城派的创始人,与刘大櫆、姚鼐并称为“桐城三祖”。

着有《望溪先生文集》。

四、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五、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导学案中的疑难字词句,疏通文意)
1、解释下面加点的重要字词
先君子尝言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文方.成草
叩.之寺僧
公瞿然注视
及左公下.厂狱久之.,闻左公被.炮烙
旦夕且.死
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

为除
..不洁者,引.入
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
乃奋.臂以指拨眦.
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
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
漏鼓移则番代
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

或.劝以少.休,
2、指出下面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即面.署第一
史朝夕狱门外
虽家仆不得近.
草屦,背筐,手.长镵则席.地倚墙而坐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吾上.恐负朝廷
与先君子善.
3、一词多义
微微行入古寺
微指左公处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微言大义
周室衰微
更使史更敝衣
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族庖月更刀,折也
少不更事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
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
治史公治兵,往来桐城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
则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漏鼓移则番代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4、翻译句子
(1)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2)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国家的事情,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支持呢
(3)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到坏人捏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
(4)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史可法统率军队,往来于桐城。

一定亲自到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请安,并到厅堂上拜见左夫人。

(5)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我本家的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女婿,他和先父很要好,说左公在监狱里对史可法讲的话,是亲耳从史可法那里听到的。

六、再读文本,分析内容。

1、课文记叙了左光斗的哪些逸事
(1)、左光斗勤于国事,发现并选拔人才。

(2)、左光斗为阉党陷害,身陷囹圄而坚强不屈。

2、叙事过程中,作者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左光斗,反映了左光斗怎样的性格
先想一想描写人物都有那些写作手法(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
大家找出其中的句子,对人物形象加以分析
分别运用动作、语言、肖像、细节等描写方法。

微行入古寺深入民间为国觅才
解貂覆生……爱护人才
面署第一大胆选拔人才
奋臂拨眦威武不屈大义凛然
摸械投击性格刚毅心怀国家
“吾诸儿碌碌……”一心为公,提掖后人
“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忧国如焚,悲辞慷慨
面额焦烂忠贞不屈大义凛然
目光如炬心怀国家毫不颓唐
左公的“爱才”:解、覆、掩、叩。

重点分析“掩户” ,
“掩户”是为了不让史公受风寒着凉,用“关门”好不好
“掩户”是轻手轻脚,总之不出声地带上门;“关门”是用力拉上或推上门,动作较重,响声较大。

前者不会惊动史可法,后者难免惊醒史可法。

一个极小的动作,体现了左公慈母般的关爱。

总结:一个极细小的动作就体现了对他人的关爱,那么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注重细微举动,关心他人呢比如中午大家都在午休的时候,出门时有没有轻轻关门
齐读一遍这两句话。

感受其中的情怀。

(生齐诵)
最令人震撼的是他那种特殊的处理方式。

为了尽快让史可法离开险境,“支柱”国事,他以极其悖理违心、近乎残忍的方式,怒斥、扑杀、驱赶爱徒。

看似不近人情,其实是大爱大智,令人感佩不已。

文中有一处描写令人读来伤心。

左公本是“目不可开”,闻爱徒之声,“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

血肉模糊紧粘一起,奋臂“拨眦”,那不火辣辣地疼痛钻心啊!在那一刹那,他以非凡的毅力,忍受巨大的伤痛,使出最后一点气力,叱退爱徒,让他火速离去。

3、课文题目是“左忠毅公逸事”,但为什么从第三段开始就笔锋一转,反而去写史可法的相关事迹
明写史,暗写左,写史的忠勤职守,正是在表现左的言传身教对史的影响,从侧面丰富了左的形象。

4、寻找出§3之前明写史,暗写左的地方,并加以分析。

(1)、探视牢狱,显示师恩之重。

史公朝夕守候狱门外,重金贿赂狱卒,乔装更衣探监,抱膝呜咽痛哭。

这些笔墨从现象上看是报答恩师之举,实际上写左公恩重如山。

他将史可法举于贫士之间,委以国家重任,待如子侄之亲,史可法才会有如此父执之礼。

(2)、狱中被斥,显示师威之重。

在左公怒斥下,史可法“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反衬了左光斗的威严。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表现左光斗珍惜国家人才,胜过自己性命的高贵品德。

5、总结
本文描写了2个人物,一为左光斗,一为史可法。

写左光斗是核心,写史可法是为了烘托左光斗。

越是描写史可法,越是辉映出左光斗,收到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

七、小结
忠毅为左光斗的谥号,全文以此为核心,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忠心爱国,刚毅坚韧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

我们在对左公充满敬意的同时也应该以此激励自己:做一个大公无私,性格坚强的人。

让我们怀着由衷的敬意,齐读文章的第二小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