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信管道工程施工规范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不同的施工工序,规定不同的质量控制点。
按照这些控制点实施逐点控制,依据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的指标和标准对质量进行逐点检查和验收,以达到工程质量符合工程总体验收标准之目的。
1、通信管道建筑1) 施工复测复测时,分公司应采取现场见证方法,监督复测过程完成情况,检查核定所测管道路由必须与设计文件及城市规划部门批准的位置、坐标和高程要求相一致。
(1) 技术要求检查施工单位在复测中设定的标记要满足下述要求:①直线管道,自人(手)孔中心3~5m处开始,沿管线每20~25m设一桩(板),弯管道段的桩(板)要适当加密。
②平面复测允许偏差:管道中心线不得大于±10mm; 直通型人(手)孔中心位置不得大于100mm;管道转角处的人(手)孔中心位置不得大于20mm。
③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临时水准点,其设置要符合《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2006有关规定。
(2) 校测遇到下列情况时,监理人员要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校测:①在完成沟(坑)及地基处理后,校测管道沟、人(手)孔坑底地基的高程是否仍符合设计要求。
②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水平桩错位或丢失,必须进行校测并补设桩点。
2) 挖掘管道沟(坑)(1) 沟(坑)挖掘按照设计图纸检查全部管道沟(坑)的尺寸,包括沟(坑)深、沟(坑)底标高。
检查积水和地下水处理、护土板支撑等情况,并做好现场记录。
(2) 放坡系数要求对于地层坚实及地下水位低于沟(坑)底,挖深不超过3m,在施工现场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采用放坡法施工。
放坡挖沟(坑)的坡宽与深度关系可按照(二)表-1的要求数据进行检查。
(二)表1 放坡挖沟(坑)参考数据表挖沟(坑)深度超过3m的地点,应适当增设倒土平台(宽400mm)或加大放坡系数。
(3) 护土板的使用①支撑护土板的地段设计图纸标明需支撑护土板的地段,监理工程师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设计文件规定支撑护土板。
对于设计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支撑护土板的地段,经业主、监理确认不支撑护土板不能保证施工安全时,应要求施工单位支撑护土板。
这些地段主要有:a 横穿车行道的管道沟;b 沟(坑)的土壤是松软的回填土、瓦砾、级配砂石层等;c 沟(坑)土质松软且其深度低于地下水位的地段;d 施工现场条件受限制而无法采用放坡法施工的地段。
对上述a-d地段支撑护土板增加的工程量,由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或编制专题报告,由监理确认后报建设单位审定。
②支撑护土板的方法监理工程师要监督施工单位按设计规定的支撑护土板的方法支撑护土板。
在设计没有具体规定支撑护土板的方法时,可根据土质情况、深度、地下水位的高低,采取疏撑、井字撑、密撑等不同的支撑护土板的方法支撑护土板,以保证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护土板的不同支撑方法,实施要求也不相同,要求施工单位按照《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2006规定实施。
3) 管道地基检查原土情况、夯实超平情况、换土情况、垫层情况等。
对于必须浇注的管道基础,检查其尺寸规格、混凝土配比、养护时间、预埋钢筋的规格型号及数量。
4) 铺设塑料管通信管道(1) 铺管前的检查①在管道铺设之前,用简易量具检查管材的材质、规格、型号、段长等,是否与设计文件要求相符。
管材的管身光滑无伤痕,管孔无变形,孔径、壁厚的负偏差小于1mm。
接续配件齐全有效,承插管的承口内径与插口外径吻合。
本工程采用的不同外径的聚氯乙烯管材的规格要求见(二)表2。
(二)表2 聚氯乙烯(pvc-u)管的系列管材规格②检查沟深、沟底处理情况,保证管道埋深和沟底平整。
不同土质的沟底要求施工单位做不同的处理。
a 对于土质较好(粘土、砂质粘土),无地下水时,在夯实的素土上铺一层50mm 的细土;b 土质较好,但有地下水时,可先铺一层100mm厚的砂土垫层,整平;c 沟底为岩石时,先铺一层100mm厚的砂土;d 沟底的土质比较差,又有水,特别是流砂或淤泥地段,先抛石夯实,铺设80mm 厚的混凝土基础,再在基础上加50mm厚的砂垫层。
(2) 铺管时的检查在管道铺设时,监理人员采取巡视检查,确保铺管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在同一管道段内铺设不同直径的多根塑料管时,核实不同直径塑料管的根数与设计要求一致。
监督铺管质量,避免泥土、沙石进入管道内。
核实管道段的段长。
一般地区直线段路由上塑料管道的段长最大不超过150m,(在高速公路上塑料管道的段长最大不宜超过200m)。
因受到地形限制或躲避障碍物时,可铺设弯曲管道,其段长不得超过150m。
弯曲管道的管材只能在外力作用下形成自然弧度,严禁加热弯曲,弯曲半径应大于15m。
同一管道段内严禁出现反复弯曲(即S形弯)。
弯曲段的塑料管道段的接口处做环绕接头的混凝土包封,包封长度为2m,包封厚度为100mm。
对于多根塑料管组群管道,塑料管道组合排列方式应符合设计规定。
多根塑料管道的组群管间缝隙宜为10~15mm,每间隔2~3m设塑料管架(或绑扎固定一次)支撑。
塑料管群小于两层时,进行整体固定。
管群多于两层时,相邻两层为一组绑扎固定,最后对分组进行整体固定,保证管群在同一人孔段内的整体形状统一。
(3) 塑料管道接续时的检查检查塑料管的接续方法是否按设计规定,严禁将不同规格、型号的管材进行对接。
一般最常用的接续方法是套管插接法。
套管插接法接续是在接头处套一短套管,短套管的尺寸可参照(二)表4:(二)表4 套管的尺寸接续前,要求操作人员将套管与连接管之间的表面清洗干净,无尘砂、水迹、油污。
并在管口处涂专用胶粘剂,使套管与连接管紧密粘合,无脱落和漏水现象。
套管插接法接续的工艺要求执行《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2006的相关规定。
5) 铺设钢管通信管道钢管通信管道一般用于跨路、过桥梁、穿赿沟渠、埋深达不到设计要求等对管道强度要求较高的地段。
对于钢管通信管道,监理工程师除检查管材、沟深、铺设段长外,还要按下述各点进行检查:(1) 钢管的敷设方法、断面组合等与设计一致;(2) 钢管的接续通常采用管箍法,要求:①两根钢管旋入管箍长度的三分之一以上;②采用有缝钢管的通信管道,其管缝要朝上;③钢管在接续前,将管口磨圆或锉成坡边,保证光滑无棱,无飞刺;④严禁不等径的钢管接续使用。
6) 人(手)孔砌筑要求(1) 设计规定抺面的砌筑体,要求抺面平整、压光、不空鼓,墙角不得歪斜。
抹面厚度、砂浆配比应符合设计。
勾缝的砌筑体,勾缝整齐均匀,不得空鼓,不应脱落或遗漏。
(2) 人(手)孔的地基与基础①人(手)孔的地基有两种情况。
一是天然地基,一种是人工地基。
对于天然地基,必须按设计规定的高程进行夯实、抄平。
对于人工地基,必须按设计规定处理。
②人(手)孔砌筑开始前,必须核实基础形状、方向、大小、地基高程等,为保证砌筑后的内部净空间大小符合设计要求创造条件。
③人(手)孔的外形、尺寸按设计规定,其外形偏差应不大于±20mm,厚度偏差不应大于±10mm。
④人(手)基础用的混凝土标号,配筋、积水罐的安放等按设计规定。
(3) 墙体砌筑要求①人(手)孔内部净空间大小按设计,墙体的垂直度(全部净高)允许偏差不大于±10mm,墙体顶部高程允许偏差不大于±20mm。
②墙体与基础应结合严密、不漏水,结合部的内侧和外侧用1:2.5水泥砂浆抹八字角。
抹八字角时,应严密贴实、不空鼓、表面光滑、无飞剌、无断裂等。
基础进行抹面处理的可不抹内侧八字角。
③砌筑墙体的水泥砂浆标号要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明确要求时,使用不低于M7.5水泥砂浆。
(4) 预埋铁件①电缆支架穿钉的预埋检查穿钉的规格、位置、穿钉与墙体垂直情况。
预埋的支架穿钉应符合下述要求:a. 上、下穿钉要在同一条垂直线上,允许垂直偏差不大于5mm,间距偏差要小于10mm;b. 相邻两组穿钉间距偏差小于20mm;c. 穿钉露出墙面的长度一般为50~70mm,露出部分无砂浆等附着物,穿钉螺母齐全有效,穿钉必须牢固。
②按设计规定预埋拉力环。
(5) 人(手)孔窗口管道进入人(手)孔的窗口位置按设计规定。
允许偏差不大于10mm;管道端边至墙体面呈弧状的喇叭口;人(手)孔内的窗口内外堵抹严密,不得浮塞,外观整齐,表面平光。
(6) 人(手)孔上覆①人(手)孔上覆的钢筋型号、加工、绑扎、混凝土的标号按设计规定。
②上覆外形尺寸、设置高程按设计图纸。
外形尺寸偏差要求不大于20mm,厚度偏差不大于5mm,预留孔洞的位置及形状要符合设计图纸的规定。
③预制的上覆,两板之间缝隙要尽量缩小,两块上覆间的拼缝必须用1:2.5砂浆堵抹严密,不空鼓、浮塞,外表平光,无欠荐、无飞剌、无断裂等。
④上覆底面应平整、光滑、不露筋、无蜂窝等缺陷。
⑤预制上覆与墙体搭接的内、外侧,用1:2.5的水泥砂浆抹八字角。
八字抹角要严密、贴实、不空鼓、表面光滑、无欠荐、无飞剌、无断裂等。
(7) 口圈安装①人(手)孔口圈顶部高程允许偏差规定不大于20mm。
②稳固口圈的混凝土(或缘石、沥青混凝土)按设计图纸规定,自口圈外缘向地表做相应的泛水。
③人(手)孔口圈与上覆之间按设计规定砌筑不小于200mm的口腔(俗称井脖子);口腔与上覆预留洞口形成同心圆的圆筒状,口腔内、外侧应抹面。
抹面平整、压光、不空鼓、墙角不得歪斜。
抹面厚度、砂浆配比按设计规定。
口腔与上覆搭接处抹八字角。
八字角应严密、贴实、不空鼓、表面光滑、无飞剌、无断裂等。
④人(手)孔口圈应完整无损,车行道人孔必须安装车行道的口圈。
7) 回填土通信管道工程的回填土,应在管道或人(手)孔按施工顺序完成施工内容,包括隐蔽工程检验合格、清除完沟坑内遗留杂物和积水及淤泥后进行。
(1) 管道段回填土时,按下列要求进行监督和检查:①管道顶部30cm以内及靠近管道两侧的回填土,不应含有直径大于5cm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②管道两侧同时回填土,每回填15cm厚,夯实一次。
管道顶部30cm以上,每回填土30cm,进行夯实。
③通信管道工程挖明沟穿越道路的回填土要求:a 在市区主干道的回填土应夯实,并与路面平齐;b 市区一般道路的回填土应夯实,并高出路面5~10cm。
在郊区土地上回填土,可高出地表15~20cm。
(2) 人(手)孔坑回填土的要求①靠近人(手)孔壁四周的回填土内,不得有直径大于10cm的砾石、碎砖等坚硬物;②人(手)孔坑每回填30cm,夯实一次,并严禁回填土高出人(手)孔口圈的高程。
(3) 管道及人(手)孔回填土的夯实密实度要符合当地市政部门施工的有关规定。
回填土完成后,承包单位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碎砖、破管等杂物,保持施工后的场地环境清洁。
8) 通信管道工程施工用模板、钢筋及混凝土、砂浆这一部分的标准、要求,除设计另行规定外均执行《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74-2006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