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销心理学

营销心理学

营销心理学名词解释:1、感觉:是指由一种感觉器官的刺激作用引起的主观经验,也即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客观对象和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

2、知觉:是人对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全面的反映。

3、想象:是人脑对通过感知得来的材料进行加工而创造新的现象,或者说是人脑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4、能力:是一种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并且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行为的主观条件。

5、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一种认识的倾向,是个性发展的潜在动力。

6、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是伴随人的感觉、知觉、记忆等性心理过程而存在的心理想象。

7、购买决策:是消费者为满足某种需要而实施的选择、评价、判断、决定的一系列心理活动。

是消费者在可供选择的若干种购买方案中确定一种最佳方案的心理过程。

8、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期望其成员遵循的活动规范或行为准则。

9、消费习俗:是指世代相传而形成的消费习惯。

是社会风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消费过程中由于自然的、社会的各方面原因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10、消费流行:带有某种时尚特色的心理追求一旦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就会被广泛地复制,从而形成了一种极具个性的消费倾向和消费趋势,即消费流行。

11、从众:是指群体中的个体出于群体的某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而在认识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多数人一致性的现象。

12、商圈:是指商店吸引消费者的地域范围,即零售市场的空间领域,也称“商势圈”。

简答题:1、简述消费者意志品质差异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消费者个性特征差异导致意志品质差异,进而对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1)意志的自觉性差异(2)意志的果断性差异(3)意志的自制性差异(4)意志的坚韧性差异2、消费者个性的基本特征有哪些?(1)个性的稳定性。

(2)个性的整体性。

(3)个性的独特性。

(4)个性的倾向性。

(5)个性的可塑性。

3、简述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消费行为中的行为表现。

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1)多血质的消费者,对购物环境适应能力强,易于与营业员沟通;2)胆汁质的消费者,一旦产生需要就很快产生购买动机并迅速成交;3)黏液质的消费者购物谨慎,不易受广告宣传影响:4)抑郁质的消费者购物时考虑周到,注意细节,购物谨慎,不易接受他人介绍的信息。

4、简述消费者态度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态度是消费者性格的反映。

消费者的态度有三种类型,即节俭型、保守型和随意型。

1)节俭型消费者选购商品的标准是内在质量和家用性,不重商品的名声。

2)保守型消费者对新产品接受慢,偏爱传统的或多次使用过的商品。

3)随意型消费者选购商品的随机性大,标准多样化,易接受外部信息。

5、影响消费者记忆与遗忘的客观因素有哪些?1)记忆的程度取决于消费者学习的程度2)记忆的程度取决于信息引起消费者注意与兴趣的程度3)记忆的程度取决于消费者所受刺激的强弱程度4)记忆的程度取决于信息的顺序位置6、消费者态度的本质特征有哪些?(1)习得性(社会性)(2)对象性(3)持续性(4)价值性(5)内在性(6)差异性(7)调整性7、简要说明消费需要变化的规律。

消费需要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并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其变化表现出以下规律:第一,需要的产生必然指向某种具体事物,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二,已有的需要决定着新的需要。

第三,需要呈周期性变化。

第四,需要的变化取决于社会环境的变化。

8、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生活消费单纯由量的满足逐渐转向对质的追求2)从注重物质消费转向注重精神消费3)从注重现实消费逐渐转向注重长远消费5)家务劳动趋向社会化6)消费模式由趋同型向个性化转变7)此外,休闲、置业、健康、快捷等观念将深入影响人们的生活。

9、简述少年儿童消费心理与行为基本特征。

1)经历着从生理需求向社会需求的过渡时期2)独立消费意识逐渐成熟3)所受影响日趋更广泛4)群体意识逐渐形成10、简述青年群体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基本特征。

a) 注重科学,追求时尚b) 情调个性与自我表现c) 冲动性购买行为较多d) 消费欲望强烈11、简述女性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及相应的营销策略。

特征:1)注重商品外观与情感特征2)注重对商品实用性的周密比较3)易受外界因素影响4)具有较强的时尚消费心理策略:1)注重商品外观与包装设计,注意商品创新,吸引女性消费者的购买。

2)注意开展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利用口头传播渠道,激发购买欲望。

3)强化销售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12、感性消费市场有哪些特征?1)感性消费市场的规模与消费主体的可随意支配收入水平直接相关2)感性消费市场所对应商品的市场生命周期短3)感性消费市场空间广泛4)感性消费市场的细分难度大13、简述商标设计的心理策略。

1)商标设计的简明化2)个性鲜明,独具特色3)富于艺术魅力4)耐人寻味,启发联想5)尊重风俗,避免禁忌6)遵守法律政策规定14、经营者在做出调价决策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经营者在作出降价决策时应注意:1)准确把握降价时机2)掌握好适宜的降价幅度3)要做好降价的宣传工作经营者在提高价格时要注意:1)掌握好提价时机2)控制好提价的幅度3)对提价的原因作出明确的解释与说明,以求得消费者的理解与配合15、简述商业企业如何进行选址分析?1)商圈的确定2)地理位置与交通状况3)店址、周边的行业设置及竞争状况4)商店所处地区的基础设施情况应考虑道路设施状况、水、电、气的供应状况等5)潜在商业价值的评估16、怎样促使POP广告引人注目?1)提高POP广告刺激的强度,如采用醒目、鲜艳的标识、旗帜:2)加大POP广告各刺激元素之间的对比度。

3)提高POP广告的艺术感染力。

4)突出POP广告的刺激目标,将主要刺激目标置于显著位置。

6)利用POP广告动态变化的效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药品营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A.药品B.消费者C.药品营销者D.消费群体2.在实验法的研究过程中各种变量不包括(C)A.自变量B.控制变量C.非控制变量 D.因变量3.问卷法常用的方法不包括(D)A.等级排列法B.选择法C.是非法D.排除法4.要使晤谈法的谈话有效,需注意的禁忌是(C)A.目的明确、问题简易B.讲究方式,控制进程C.权威指导、居高临下D.系统、完整、详尽的记录谈话内容5.有一个个体组成消费者群体,其心理与行为必然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不包括(A)A.群体范围B.社会阶层C.亚文化D.文化1. 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力的注意属于(A)A. 无意主义B.有意后主意C.有意主意 D.以上均不对2.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C)A.感受性B.绝对感受性C.绝对感受阈限 D.差别感受阈限3.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过程总的趋势是(A)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两头慢中间快 D.两头快中间慢4.关于“暖色”和“冷色”的现象,以下描述正确的是(C)A.感觉的对比作用B.感觉的适应作用C.感觉的互相作用D.感觉的补偿作用5.心境的主要特征是(D)A.强烈性B.消极性C.暴发性D.弥散性6.后学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记忆产生干扰作用的现象称(B)A.暂时性遗忘B.倒摄抑制C.永久性遗忘 D.前摄抑制7.把文章中的各个段落综合起来,把握其中的思想,这是指思维过程的(B)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8.在短时间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迅速反应的特点是指(A)A.思维的灵活性B.思维的敏捷性C.思维的独创性 D.非形式逻辑思维9.吃了糖以后接着吃橘子会觉得橘子酸(D)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同时对比 D.继时对比10.个人在面对两个有害无利的目标时的动机冲突是(A)A.双避冲突B.双趋冲突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1. 活泼好动,言语行为敏捷,反应速度、注意力转移的速度都比较快,但注意力易分散,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的气质类型是(B)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症2.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C)A.能力B.气质C.性格D.兴趣3.根据生活方式的相关知识,以下描述正确的是(D)A.在营销过程中要根据地域、性别和年龄划分顾客群B.儿童是玩具的消费群体C.保健品的市场的目标顾客是老年人D.休闲类产品的兴起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休闲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4.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D)A.感觉、知觉和记忆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5.“T型消费者”比一般人具有更高的寻求刺激的需要,指消费者的行为与什么样的个性相关( C )A.认知需要与消费行为B.自我驾驭C.风险承担D.自我掌控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在药品消费者市场是医药市场的基础,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市场B.医药消费具有急迫性、安全性、较强的非自主性的特点C.大部分消费者都可以对药品的品种、数量和方式进行自主决策D.医药消费者过程有比较多的参与者2.新入学的大学生会急于找老乡,积极加入各种社团,这是为了满足他的(D)A.安全需要B.自我实现需要C.自尊的需要 D.归属和爱的需要3.对于躲闪型购买的药品消费者最好应提供什么样的服务(A)A.不要过多的询问和特别的关注B.注意推荐低价且效果不错的药品C.提供热情的咨询服务D.归属和爱的需要4.消费者追求便利的需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D)A.识别性便利B.使用性便利C.地域性便利 D.交换性便利5.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OTC药品时,十分关注什么人的意见(B)A.同学B.药剂师C.名人D.领导1.在群体分类中,女性消费者群体属于(A)A.假设群体B.参考群体C.实际群体 D.正是群体2.一般来说,群体规模越小(A)A.群体归属感越强B.群体凝聚力越弱C.群体心理压力越大D.群体归属感越弱3.消费者个人多储存的、保留的药品市场信息,如以前的购药经验、个人已有的健康卫生知识,对药品市场的观察以及个人购买活动的记忆等。

这属于药品消费信息来源中的哪一类(D)A.知识来源B.商业来源C.大众来源D.经验来源4.在互联网上结成的能互相分享药品知识,讨论药品疗效、药品价格、药品相关服务信息和购买信息的消费者群体属于(C)A.朋友群体B.购买伙伴群体C.网络群体D.否定群体5.在家庭药品消费中,(D)是指具体实施购买行为的家庭成员A.家庭购买的倡导者B.家庭购买的影响者C.家庭购买的决策者D.家庭购买的执行者1.不属于非处方药特点的是(D)A.使用方便 B.疗效确切 C.应用安全 D.毒副作用强2.关于处方药的销售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A.网上药店可以销售处方药B.消费者购买处方药时必须凭处方C.处方药不允许开架销售D.处方药的销售有更严格的规定3.以下不属于非处方药的销售对消费者心理影响的是(D)A.非处方药的销售程序比较简单B.消费者可以根据药品说明书随意选用适合自己的药品C.药品消费者有较多的提问D.方便快捷、轻松选择4.一般而言,平面广告的同一个版面内,注意值程度高低的规律错误的是(C)A.左比右大B.上比下大C.中比上下小D.中比上下大5.药品营销人员在向消费者介绍产品时,消费者心中存在六个问题,这六个问题(B)A.消费者没有说就不存在B.无论消费者能否说出来,都客观存在C.消费者心理有但说不出来就不存在D.消费者想不起来,当然不可能存在1.尊重的技术不包括下列那一项(A)A.完整接纳B.以礼相待C.努力说服D.平等交流2.下列哪种询问属于封闭式询问(B)A.“您需要点什么?”B.你决定买还是不买?C.为什么喜欢这一类药品D.我能帮你做点什么3.下列倾听理解错误的是(A)A.“说”的多才能说服消费者购买B.倾听中理解当事人的言语信息C.倾听时,要有参与和适当的反应D.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都是由“倾听”而获得的4.对沟通概念描述不正确的是(D)A.沟通是对信息的了解B.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C.沟通是信息的传递D.沟通就是认同5.非语言表达包括(C)A.面部表情B.目光注视C.语量语速D.身体姿势6.知道技术运用不正确的是(D)A.对自己经营的药品的相关信息十分明了B.从对方的需要出发,提出建议和忠告C.注意措辞和缓、尊重D.自信地认为自己的建议、忠告是唯一正确的7.沟通过程的组成要素中不包括(B)A.反馈B.沟通态度C.信息D.沟通背景8.巧对异议的方法不妥当的是(C)A.疏而不堵B.孤立异议C.辩论反驳D.退让成交9.非语言行为咨询中的作用不包括(A)A.描述详细B.配合补充C.加强语言D.反馈调节10.维系消费者、创新服务不应该包括(C)A.推出个性化的营销措施B.真正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观念C.进来、交易;出去,走向下一位D.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1.药品营销人员的行为规范中不应该包括(C)A.客观地对待竞争对手B.客观描述自己的产品C.夸大产品疗效D.态度坦诚2.对人际沟通能力描述不正确的是(A)A.高智商的表现B.高情商的表现C.社交能力强D.人际关系和谐3.下列不属于药品营销人员创新能力的是(D)A.独立思考的习惯B.信息及时反馈C.把握销售中的每一个机会D.独特的表现4.优秀的药品营销人员应当具有的性格特征不包括(D)A.诚恳B.谅解C.热情D.随意5.良好的沟通技巧不包括(B)A.善于与各类消费者建立联系B.口齿伶俐,善于辩论C.在各种场合应付自如D.善于化解和处理各种矛盾1 营销心里学主要研究那些内容?是根据营销心理学研究对象确定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