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操作系统名词解释

1、内核
2、虚拟
3、地址再定位
4、文件控制块
5、并发
6、临界资源
7、临界区
8、信号量
9、信箱10、系统调用
11、联想存储器12、远程过程调用13、位示图14、用户账号15、多道程序设计
16、周转时间17、碎片18、系统抖动19、特权指令20、文件目录
21、死锁
22、直接通信与间接通信23、同步与互斥24、并发与并行25、死锁与“饿死”
26、作业调度与进程调度27、命令接口与程序接口28、静态优先数与动态优先数
29、进程与程序
系统调用:系统调用就是用户在程序中能用访管指令调用的,由操作系统提供的子功能集台,其中每个子功能称为一个系统调用命令。

联想存储器:在分页(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为了加快查页表的速度,在地址变换机构中加入一组高速寄存器,这些寄存器连同管理它们的硬件构成了一个容量较小的存储嚣,称为联想存储器,也叫快表。

远程过程调用:在网络环境下,当节点A的进程调用节点B上的一个过程时,节点A上的调用进程被挂起,在节点B上执行被调用的过程,信息以参数盼形式从调用进程传送到被调用进程,并将被调用过程执行的结果返回给调用进程。

对程序员来说,他看不到消息的传递过程和I/O处理过程。

这种通信方式,称为远程过程调用。

位示图:在内存中用若干字构成一个图,每个字中的每一位对应文件存储器上的一个物理块,这个能反映文件存储器上整个存储空间分配情况的图,称为位示图。

用户帐号:在计算机网络中,用户账号是一信电的集合,这些信息定义了工作站上的一个用户,包括用户名、口令,组所属关系和一些权限列表。

临界资源:系统中存在许多进程,它们共享各种资源。

然而有些资源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在它未使用完之前不允许其他进程使用,这样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也称互斥资源。

临界区:互斥执行的程序段,称为临界区。

同步:相互合作的两个进程之间需要在某个(些)确定点上协调它们的工作。

一个进程到达了该点后,除非另一进程已经完成了某些操作,否则就不得不停下来,等待这些操作的完成。

这就是进程间的同步。

互斥:两个进程由于不能同时使用同一临界资源,只能在一个进程使用完时,另一进程才能使用,这种现象称为进程间的互斥。

信号量:在操作系统中,信号量表示资源实体,是一个与队列有关的整型变量,其值仅能由P、V操作来改变。

信箱:信箱用于存放信件,而信件是一个进程向另一进程发送的消息。

在两个进程利用信箱通信时,一个进程可向信箱发送消息,而另一进程可从信箱中取走消息。

低级通信原语:利用P、V操作,进程间只能交换少量信息,而且交换的信息仅是控制信息,显然其通信效率极低。

这样的通信原语,称为低级通信原语。

高级通信原语:能在进程间传送大量数据信息的通信原语,称为高级通信原语。

内核:内核是基于硬件的第一层软件扩充,并常驻内存。

它为系统对进程和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内核通常包括中断处理、时钟管理、进程控制、进程通信和调度原语、以及资源管理中的基本操作等。

虚拟:虚拟是指把一个物理上的实体,映射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前者是实的,实际存存的;后者是虚的,只是用户的一种感觉。

例如,在多道程序系统中,虽然只有一个CPU,但通过分时使用后给用户的感觉是每道程序都有一个CPU在为之服务。

亦即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把一台物理CPU虚拟为多台逻辑上的CPU。

重定位:作业的地址空间与存储空间不一致时,所进行的地址调整以便作业能够执行的过程称为重定位。

重定位的实质是地址变换.即将作业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变换为主存空间的物理地址。

文件控制块:每个文件应配置一个文件控制块,用来保存文件名、存取控制信息、物理地址、其他有关控制信息及文件说明的数据结构。

并发: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任多道程序环境下,并发是指宏观上在一段时间内有多道程序在同时运行,而微现上这程序是在交替地执行。

并行:在操作系统中是指,一组程序按独立异步的速度执行,不等于时间上的重叠(同一个时刻发生)。

要区别并发。

并发是指:在同一个时间段内,两个或多个程序执行,有时间上的重叠(宏观上是同时,微观上仍是顺序执行)。

死锁:两个或多个进程无限地等待一个事件,而该事件只能由这些等待进程之一来产生,当出现这样的状态时,这些进程称为死锁。

饥饿:进程在信号量内无限等待。

(无限期阻塞)
多道程序设计:通过组织作业使CPU总有一个作业可执行,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作业调度:如果有多个作业需要调入内存但没有足够的内存,那么系统必须在这些作业中做出选择,这样的策略被称为作业调度。

进程调度:为了在进程之间快速切换CPU以便用户在程序运行时能与其进行交互,进程调度选择一个可用的进程到CPU上执行。

直接通信:需要通信的每个进程必须明确的命名通信的接受者和发送者。

间接通信:通过邮箱或端口来发送和接受消息。

上下文切换:将CPU切换到另一个进程需要保存当前进程的状态并恢复另一个进程状态,这一任务称为上下文切换。

周转时间:从进程提交到进程完成的时间段称为周转时间。

等待时间:等待时间为在就绪列队中等待所话费时间之和。

响应时间:从提交请求到产生第一响应的时间。

吞吐量:指CPU一个时间单元内所完成进程的数量。

命令接口:指作为用户与文件系统交互的接口,用户可通过键盘终端键入命令,取得文件系统的服务。

程序接口:指作为用户程序与文件系统的接口,用户程序可通过系统调用来取得文件系统的服务。

静态优先数:在一个进程创建时就赋予它一个优先级,在进程运行期间该优先级保存不变。

动态优先数:能反映进程在运行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优先级变化情况。

碎片:内存碎片分为:内部碎片和外部碎片。

内部碎片就是已经被分配出去(能明确指出属于哪个进程)却不能被利用的内存空间。

外部碎片指的是还没有被分配出去(不属于任何进程),但由于大小太小了无法分配给申请内存空间的新进程的内存空闲区域。

系统抖动: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虚拟存储管理中,抖动是指刚被调出的页又立即被调入所形成的频繁调入调出的现象。

特权指令:能引起损害的机器指令。

文件目录:把所有的文件控制块组织在一起,就构成了文件目录,即文件控制块的有序集合。

进程与程序: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动态执行过程。

程序是一个在时间上严格次序前后相继的操作序列,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进程与线程:线程是一个进程内的基本调度单位。

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动态执行过程。

进程与程序: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其本身没有任何运行的含义,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而进程是程序在处理机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程序可以作为一种软件资料长期存在,而进程是有一定生命期的。

进程更能真实地描述并发,而程序不能。

进程是由进程控制块、程序段、数据段三部分组成;进程具有创建其他进程的功能,而程序没有。

同一程序同时运行于若干个数据集合上,它将属于若干个不同的进程。

也就是说同一程序可以对应多个进程。

在传统的操作系统中,程序并不能独立运行,作为资源分配和独立运行的基本单元都是进程。

线程与进程:通常在一个进程中可以包含若干个线程,它们可以利用进程所拥有的资源。

在引入线程的操作系统中,通常都是把进程作为分配资源的基本单位,而把线程作为独立运行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

由于线程比进程更小,基本上不拥有系统资源,故对它的调度所付出的开销就会小得多,能更高效的提高系统内多个程序间并发执行的程度。

通用操作系统都引入了线程,以便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并发性,并把它视为现代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