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一个离异家庭背景的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对一个离异家庭背景的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对一个离异家庭背景的问题学生教育案例
一、基本材料
(一)姓名:霍俊龙,年龄:15岁,性别:男,现就读于我校初三(9)班。

(二)问题行为:
1、开学初,霍俊龙分到我班的时候,作为住校生,赶不上校园生活节奏,拖拉散漫,下晚自习后,吃零食,洗澡洗头等事情未做完就熄灯了,因此经常违反寝室纪律。

缺乏责任心,时常忘掉内务扫除,或扫除不彻底。

2、学习上,只对体育感兴趣,其他科基本不学,或纯粹应付,因而各科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主要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总是边玩边做,而且经常做错题或漏做题,且字迹潦草。

一些科目的作业靠抄别人的。

课堂听讲经常搞一些小动作,如照镜子、玩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或在自习课讲与学习无关的话,影响课堂纪律,虽然教师经常提醒和教育,但转变不大。

由于学习基础差,导致成绩很差,所以该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内、课外无论做什么事注意力都不能集中,且好动。

半期考试成绩:政治24分,语文35分,数学10分,英语41分,物理37分,历史40分,化学33分,总分220分。

3、每节课进教室总是最晚的一个。

课间休息,我班教室在二楼,但刚下课不久,一楼、三楼总能见到他的身影。

遇到外堂课(体育、音乐、微机课等)课间总是到商店去买零食带往教室,因而上课经常迟到,多次个别谈话和惩戒,仍时有发生。

二、他的个人背景与分析
(一)个人背景:
1、家庭及家庭教育情况:其父母都是打厂工的,2岁多的时候父母离异,后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母亲不管他学习和生活。

其母亲现在与另外的人又重建家庭,生有孩子;而对霍俊龙不负任何责任,任随这个他怎么样都不管,进入初中两个月来从没问过他的情况。

2、教育经历:小学以来成绩还不错。

初中在其他班,前两个月成绩基本上说可以,但接下来,其父亲给他买了一个手机,各科学习一直下降,品行表现也存在一些问题,直到初三转到另一个班,但表现还是不好,在宿舍里抽烟,记了一次大过。

3、个性特点:霍俊龙属外向型,反应快、好动,兴趣广泛但不专一,注意不持久。

养成习惯差,抗批评力强,经过多次谈心,我了解到,他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如:课堂听讲时,其他的事,很快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而不能专心听讲。

自己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尽管有时会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但很快就会忘掉。

生活习惯差,正餐不吃,而经常吃零食,食品包装袋随便乱丢。

(二)背景分析:
1、霍俊龙同学的现状是离异家庭留下问题教育的结果,从小几乎没有完整的家庭环境和缺乏正常的亲情,父亲几乎不管。

养成了懒惰贪玩,任性不服从教育,幼时家庭的争吵一定在他的心理留下了阴影,导致了对环境的敏感,做事时不专一,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干扰,自控能力较差的性格。

畸形的家庭与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使他产生逆反心理。

并且在不良的习惯刚刚形成时未能及时纠正,家庭教育方式没有科学性,导致他对学习失去兴趣,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近而造成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

2、在睦洲中学住校后,更没人管,更娇纵惯了霍俊龙同学的不良行为习惯,使个性没有受到必要的约束。

3、初中一开始就荒废了部分学业,使基础漏洞百出,又没有及时弥补。

个性品质使进入初三后没有能很快适应转去的班级的学习生活,从而导致了目前的现状。

三、教育过程与对策
1、了解情况,对症下药——谈话,说理,导行,惩戒。

针对霍俊龙“赶不上校园生活节奏,拖拉散漫,下晚自习后,吃零食,洗澡洗头等事情未做完就熄灯了,经常违反寝室纪律。

”“ 每节课进教室总是最晚的一个。

课间休息,我班教室在二楼,但刚下课不久,一楼、三楼总能见到他的身影。

遇到外堂课(体育、音乐、计算机课等)课间总是到商店去买零食带往教室,因而上课经常迟到”的情况,我首先通过访问了解了他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

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开始了进行了第一次个别谈话,让他重新学习了《学生手册》的相关规定,强调说明纪律的重要性,并特别对他规定了详细的作息时间表,并指出吃零食的坏处,如既伤胃(吃的多麻辣,有不少不合格,或含过量防腐剂,包装袋含铅),又破坏清洁卫生(你习惯不好,随便乱丢),同时是你赶不上校园生活节奏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一次谈话,使他坚持了两天,又故病重犯,我结合班规,对他违反纪律采取了必要惩戒,让他明白违反纪律是要承担后果的,使其懂得行为、责任、后果的关系。

一周后又有违反,我请来家长,与家长一起当面引导和教育,并让他写出认识。

针对霍俊龙“缺乏责任心,时常忘掉内务扫除,或扫除不彻底。

”的情况,首先给他讲清道理,在集体生活中,每个成员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然后让内务做的好的同学给他做出榜样,再让他比对成长手册中我校内务管理条例,逐条操作,使做内务能够达到应有的标准;同时在他“忘掉内务扫除,或扫除不彻底”时当即把他叫出,让他重做内务,直到管理员检查合格为止,并惩戒:要重扫到连续三个内务优为止。

2、情感沟通,树立自信心——关心、帮助、辅导、鼓励
针对霍俊龙学习上的问题,我考虑到要解决以下四个问题:一是端正学习态度;二是明白作为学生的责任和作为子女的义务;三是想学但基础太差,弥补无从下手,怎么办?四是学习方法不对路,依然用小学的方法来对待初中的学习没有很快适应初中的学习,怎么办?根据这些情况,我与家长联系,解决他对学习的一些错误认识,了解到家长的苦心,并计划外学生计算每节课的教育成本,通过多次谈话中使他感到不好好学习就对不起家长,唤起他的羞愧感,让他在交谈中掉眼泪,认识到自己不学习还影响他人学习的错误。

唤起一定的学习欲望。

其次,为了弥补一些初中基础和前期学习的不足,让家长在课余时间,联系社会力量给他开一些小灶。

并让他制定课余补习的计划,并让家长与老师协助检查督促。

再次,为了不断督促霍俊龙进步,我与其他科任教师进行协作,在课堂教学中对他给予更多的关注,对他多提问(根据其能力,设计相应问题),使其注意力始终集中于课堂,并及时对其进步给予表扬,使他对学习逐渐有了兴趣,自信心进一步增强。

教育同学间要团结互助。

不歧视霍俊龙,要以真诚的态度去帮助他,如:在分座时,把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的同学派做他的同桌,督促其进步。

再有,就是抓住他“表现欲望强,曾向班主任写纸条要求做室长和外语课代表”的情况,让他当副室长和副英语课代表,针对他在这些工作中表现的一点点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表扬。

四、教育的效果与反思
(一)教育效果:
通过以上教育措施,目前,他纪律方面的毛病虽然还没有完全改正,但反复的周期明显在延长。

他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兴趣有了一定的改善。

但究竟效果如何,故事还在继续中,我不能有太高的奢望,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我们为师者,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力争能对挽救一些问题学生,是我们的愿望。

(二)几点反思:
1、离异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

目前,离婚越来越容易,离异家庭越来越多,但这些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孩子健康成长与成功教育,需要一个完整的家庭背景。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政策、当事人的社会责任等都应有相应的思考和关注,减少问题学生产生的第一源泉。

2、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不是一剂灵丹妙药就能解决问题的,既要针对不同情况,对症下药,又要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多方力量配合,整体施治,综合治理。

说教有时苍白无力,惩戒有时必不可少,但度的把握非常微妙,不同情况,要考虑不同的剂量。

同时要考虑各种教育方法应该遵循的原则,例如现代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养现代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和接受惩戒是现代公民意识的核心,在以法治国的今天,让孩子及早懂得责权利的关系是十分有意义的,但是惩戒教育的手段应该遵循以下一些原则:一是以爱为出发点和归宿,不能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是家长的未来与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共同的目标。

如果为了成龙成凤,在孩子犯错误时,一味地批评惩戒,往往会得不偿失。

这样的事例在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二是注重情感沟通,把握好尺度与分寸。

惩戒与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它的目的、手段、方式和后果都与体罚有着本质的区别。

所以,在实施惩戒教育时,应以改变孩子的错误行为为宗旨,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进行。

三是在惩戒与批评中,要心情平和,切莫大声喝斥。

心理学家波普南罗一项专门的研究表明,低声调可使人更理智,取得共识的机会会更多些。

因为你用低声调和孩子谈话,孩子心情不紧张,他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也少些,更容易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

同时,也赶走了自己的愤怒。

3、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学校、家长和老师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妄想一剂灵丹妙药就立即见效或是永远根除毛病,教育往往是需要时间的,同时是有反复的,这要求我们有足够的耐心。

不是简单的几个量化指标就希望班主任能把班上的一切事情摆平,把问题学生立即搞定。

学校有的评价是对教育者工作的误解,甚至对教育者的伤害,进而迫使教育者急功近利又去伤害到受教育者。

因此,当学校举起评价的大刀时,多考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实际,一刀血淋淋的切下来,将来的社会一定会多出一些问题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