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研究开题报告

二、开题报告 (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 限 5000 字左右,可加页)。 课题名称:《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研究》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 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但是在数学的教学中,不管是数学检测还是 平时做作业、做练习。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是常见的现象,这 种现象有时是“屡说无效”和“屡禁不止”的,例如,不是看错数字,就是写错数字;不是 抄错数字,就是漏时甚至会出现一些无法理解的错误。从长远看,学生计算终身受用,生产、生活中 处处离不开计算;就目前而言,作为数学基础的计算能力,随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独立计 算能力越来越被师生所忽视。从小学阶段各年级考试试卷来看,有关计算的分数所占的比例 很大(约 80%),如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 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这些公式的运用同样离不开计算;至于简易方程、比例 和统计图表等知识也无不与计算密切相关,而学生计算失分率却非常高。可见,学生的计算 能力普遍较低,无疑给学生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就此我们提出了:关于对“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要迅速有效的提高学生计算能 力,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必须加强计算教学,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 法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的计算既准确又迅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 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二、关于本课题的有关概念界定: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以前的小学数学教材叫《算术》,现在的小学数学教材叫《数学》,不管是算
术还是数学,其核心都体现在数的计算上。因此,计算教学应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的重点。 在 2000 年颁布的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了如下
的要求“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 化,逐步形成计算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在 2011 年颁布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做出了要求。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坊子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题报告
课 题批准 号 WFFZ2013JG026 课 题 名 称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研究 课题负责人 赵晓云 所 在 单 位 九龙街道杨庄小学 填 表 日 期 2013 年 12 月 12 日
2013 年 11 月
一、开题活动简况 (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我校申报的小学数学研究课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研究》,经过专家组评审已 批准立项,立项编号为 WFFZ2013JG026,能获得这次批准立项的机会,并能借此提高 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特向各级领导、专家表示深深的谢意!我代表课题研 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开题时间:2013 年 12 月 12 日 地点:杨庄小学教师阅览室 主持人:赵晓云 评议专家:段瑞成 参与人员:王丽霞 杨玉美 朱家彬 刘玉梅 孟金荣
计算:学生的口算、竖式计算、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较高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严格教学要求是保证学生计算高正确率的前提;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认真计算 的习惯,培养耐心验算的习惯;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 即加强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将研究内容分为三大块: ㈠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我们将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课外练习、考查测 试中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㈡造成学生数学计算的速度慢和计算正确率低的原因。利用课堂教学,寻找能够提高学 生数学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率的教学突破口和教学训练方法等策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 究。重点研究这三方面的内容: ⒈计算教学过程与方法的研究。 ⒉实现算法多样化的研究。 ⒊加强口算和估算教学的研究。 五、课题的研究目标: ㈠通过对高年级学生在计算学习各环节存在的不良习惯的调查分析,找出问题。运用教 育理论,确立良好学习习惯的本质特征和层级结构水平,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矫正,研究总 结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学生计算学法指导的实践操作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 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计算意识和主动验算的自觉性,挖掘自身的学习 潜能,增强学习能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 素汇聚成合力,提高学习效率。 ㈢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和分析,寻找因教师忽视对学生进行计算方法指导从而造成无 效或低效教学行为的根源,探求计算教学指导的教学理念和实施办法;对教师课堂行为进行 合理分解,分析对学生进行科学计算方法的指导与训练的高效教师行为特征,在实践层面上 推进突出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教学策略。 ㈣用调查问卷等方法总结学生现有的计算、验算方法,以现代教育论、教育心理学等理 论为指导进行分析,总结、整理、提炼教师教学实践中积累的教学经验,制定相应的指导方 案和操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㈤通过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探索教法与学法的最优组合,使教法与学法体现在课 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并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使学生掌握优化选择计算的方法,提高学生 的学习能力;使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反省、思考、总结并在教学中优化选择与 运用适合自身的教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向课堂 40 分钟要质量,将新课标 中计算方法的指导落到实处,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六、课题的研究方法: ㈠观察法、 ㈡调查法、 ㈢文献研究法 ㈣行动研究法 ㈤个案研究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