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逻辑学论文_郑腾飞

逻辑学论文_郑腾飞

姓名:郑腾飞
班级:软件0901
学号:200909020132
逻辑学结课论文
何谓逻辑学?记得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以简短的开场白告诉我们,逻辑学即是一门研究思维、思维的规定和规律的科学。

它是由亚里士多德创立的。

在这个课程中我收获很多,其中最精彩的莫过于老师在课堂上列举的一个个生动的小例子或者老师一些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除此外,再加上理论的抽象与概括,我们不但对逻辑学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还能简单的运用逻辑学原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

譬如这样一个原理吧:矛盾中必有一真。

在课上老师给出了许多相关的例题,也许在学习之前我们会很头疼这些题,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但通过老师的讲解后,我们能够迅速的得到正确答案。

下面是我学习过逻辑学后的一些收获:
关于概念:概念是反应某种事物及其特有性质的思维形式。

一般来说,概念是反应某种事物及其特有性质的思维形式,这里“特有性质”就是该事物本身具有,而其他事物不具有的性质。

比如:人是会使用工具的动物,这就是人的特有性质,而其他事物不具备这种性质。

如果你看见一个会使用工具的动物的话,它必将会是人。

人这个概念,就是反应人这种事物及其特有性质的。

我们周围的事物有很多种,有些事物是比较简单的,比如:男的、女的,我们一看便知,但有些事物比较复杂且具有非常复杂的性质,需要我们掌握其概念,才能完全了解它们。

不论是简单事物还是复杂事物,只要我们认识这些事物,我们的头脑中就会有相应的概念了。

关于三段论:三段论理论是逻辑学上的一个基本推理学说。

它最早是由古希腊著名哲学
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他最广为人知的例子就是:
“人都是会死的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是会死的”
在这里第一句“人都是会死的”叫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叫小前提,而第三句就是结论。

小前提要符合大前提。

这样一个看起来并不难的推理就构成了形式逻辑的基础,逻辑学也就由此发展开。

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三个不同的词项,分别叫:大项、小项和中项。

在结论判断中作谓项的词项叫大项,大项通常用“P”来表示;在结论判断中作主项的词项叫小项,小项通常用“S”来表示;在前提判断中出现两次而在结论判断中不出现的词项叫中项,中项通常用“M”来表示。

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着三个不同的判断,即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其中,包含着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包含有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包含有大项和小项的判断叫结论。

关于悖论:老师经常提到的归谬法的例子——“理发师悖论”,即是著名的“罗素悖论”。

“罗素悖论”的通俗形式就是“理发师悖论”:一个理发师声称他给且只给不为自己理发的人理发。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理发师是否给自己理发?如果他不给自己理发,那么按照他的声称,他应该给自己理发。

如果他给自己理发,那么他便具有“不为自己理发”性质的,也就是他不为自己理发。

结合我从离散数学中了解到的,数学家“日用而不知”的“集合”概念居然存在矛盾,这对于当时的数学家们不啻一记晴天霹雳。

打个比方,一个人早上醒来,却发现自己脚下都是沙土。

或者正如一个百万富翁突然发现自己的钱都是假钞。

或者正如一个小孩放学回来,却发现自己的家人都不见了,自己的家都“空”了。

这样的感觉无疑是使人震惊,甚至恐惧的。

既然朴素的集合论思想是不严密的,那么数学家们就要建构更加严密的集合论,在朴素集合论的概念里加上一些限制,以防止不适当集合的出现。

如此,公理集
合论就渐渐发展起来了。

以上就是给我印象较深的几个内容。

逻辑学是一门很重要也很实用的学科,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中虽然只是学到了一点皮毛,但在老师的努力下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其内在的强大魅力,并为之兴奋,我想在结课后很多人包括我都会继续关注逻辑学,并努力学习之,为成为一个思维缜密且敏捷的人而努力。

营销部新员工实习报告
员工姓名:递交报告日期:
实习部门:实习日期:
报告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