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699公共财政学

0699公共财政学

5、(一)什么是税收公平原则?
答:(1)税收公平原则就是指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
(2)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即以同等的方式对待条件相同的人。税收不应是专断的或有差别的。这称作“横向公平”(亦称作“横的公平”或“水平公平”)。二是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即以不同的方式对待条件不同的人。这称作“纵向公平”(亦称作“纵的公平”或“垂直公平”)。
(二)简述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
答:(1)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受益原则。也就是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所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中获得效益的多少,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获得效益多者应多纳税,获得效益少者可少纳税,不获得效益者则不纳税。
(2)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支付能力原则。也就是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判定其应纳多少税或其税负应为多大。纳税能力大者应多纳税,纳税能力小者可少纳税,无纳税能力者则不纳税。
(3)中间投票者定理告诉人们,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赢得极大量的选票,必须使自己的竞选方案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愿。
3、简述矫正性税收的操作方法。
答:(1)矫正性的税收着眼于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
(2)其操作办法是:对带有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征收相当于其外部边际成本大小的税收,以此将征税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成本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3)所以,矫正性的税收的突出特征是其数额同外部边际成本相等。
5、什么是税收公平原则?衡量税收公平的标准是什么?
1、公共财政的职能有哪几方面?
答:公共财政主要有以下三方面职能
(1)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指公共财政应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矫正外部效应和维护市场的有效竞争。
(2)财政调节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运用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调整收入分配在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别,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
(3)财政稳定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作为市场上的一种经济力量,运用宏观上的经济政策手段有意识地影响、调控经济,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
2、如何理解中间投票者定理?
答:
(1)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就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它被称作“中间投票者定理”。
(2)根据中间投票者定理,简单多数规则下的反映中间投票者意愿的那个提案会最终获胜。因为选择该提案会使整个社会的效益损失最小,或者说,会使整个社会获得的效益最大。实际上,只有中间投票者可获得其最偏好的结果。多数规则所能保证的是,所有投票者的最偏好的结果和最终达成的政治均衡的偏离度最小。
4、什么是成本——效益分析?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是什么?
答:(1)成本——效益分析法就是把公共预算资金的作用划分为若干项目或方案,分别就每个项目或方案核算其效益和成本。在此基础上,对不同项目和不同方案进行比较,确定其优先采用的次序,并摒弃那些社会边际成本超过社会边际效益的项目或方案。
(2)它通常按照下列步骤进行:计算出各个项目或方案的效益和成本;计算各个项目或方案的效益和成本的比率;确定各个项目或方案的优劣次序;进行各个项目或方案的选择和决策。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行政管理2016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公共财政学【0699】 A卷
大作业满分:பைடு நூலகம்00 分
注意:本次大作业共计5题,每题20分,需全部作答。
1、公共财政的职能有哪几方面?
2、如何理解中间投票者定理?
3、简述矫正性税收的操作方法?
4、什么是成本——效益分析?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是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