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单选题习题库C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A.鉴定疾病的类型;B.描述疾病的表现;C.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D.研究疾病时的代偿功能;E.诊断与治疗疾病。
C2.从功能和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学科是A.病理解剖学;B.临床病理学;C.病理生理学;D.医学遗传学;E.临床免疫学。
C3.脑死亡的概念是指A.呼吸、心跳停止,反射消失;B.有机体解体,所有细胞死亡;C.全脑功能不可逆性永久性停止;D.意识永久性消失而呈植物状态;E.脑电波消失。
C4.正常成人的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A. 40%;B. 50%;C. 60%;D. 70%;E. 80%。
B5.正常成人血浆约占体重的A. 4%;B. 5%;C. 6%;C11.正常人每天最低尿量为A. 1000ml;B. 800ml;C. 500ml;D. 300ml;E. 100ml。
C12.正常机体水、电解质的动态平衡主要是通过什么作用来调节的?A.神经系统;B.内分泌系统;C.神经-内分泌系统;D.肾、肺;E.胃肠道。
B13.体液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A.含有蛋白质浓度的多少;B.含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分子数的多少;C.含有电解质的分子电荷数的多少;D.体摄入食盐量的多少;E.以上都不对。
D14.以下何种情况可能使机体ADH分泌增多:A.饮水过多;B.低渗性脱水早期;C.摄入NaCl过少;D.严重呕吐腹泻所致休克早期;E.以上都不可能。
C15.低渗性脱水时体液减少A.以血浆部分最明显;B.以细胞内液部分最明显;D. 7%;E. 8%。
A6.内环境是指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穿细胞液;D.体液;E.血浆。
A7.血浆中最多的阳离子是A. Na+;B. K+;C. Ca2+;D. Mg2+;E. Fe2+。
D8.血浆中最多的阴离子是A.HCO3-;B.Cl-;C.HPO42-;D.SO42-;E.蛋白质。
B9.细胞内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A. Na+;B. K+;C. Ca2+;D. Mg2+;E. Fe2+。
E10.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主要靠哪一种物质的移动来维持?A. Na+;B. K+;C.以组织间液部分最明显;D.细胞内外液都明显减少;E.以上都不对。
C16.易引起休克症状的水、钠代谢紊乱类型为:A.高渗性脱水及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及等渗性脱水;C.低渗性脱水及等渗性脱水;D.等渗性脱水及水中毒;E.以上都不对。
D17.下述情况何种易引起高渗性脱水A.小儿消化不良,腹泻尚能饮水;B.用利尿剂速尿大量利尿时;C.用输注甘露醇利尿时;D.沙漠迷路,水源断绝时;E.以上都不对。
A18.高渗性脱水时,体液最明显减少的部位是A.细胞内液;B.细胞间液;C.血浆;D.各部体液都明显减少;E.以上都不对。
B19.下述情况何种可以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A.肝硬化腹水;B.严重的高渗性脱水;C.血清钾浓度降低致低钾血症;D.Addison病;E.以上都不对。
E20.低钾血症时可发生:C.葡萄糖;D.蛋白质;E.水。
A.酸中毒;B.合成代谢增强;C.肠痉挛和腹痛;D.心脏自律性减弱;E.以上都不对。
E21.过量胰岛素产生低钾血症的机制是A.大量出汗,钾丧失过多;B.醛固酮分泌过多;C.肾小管重吸收钾障碍;D.结肠分泌钾加强;E.细胞外钾向胞内转移。
D22.输入大量库存过久的血液易导致A.高钠血症;B.低钠血症;C.低钾血症;D.高钾血症;E.低镁血症。
D23.引起高钾血症的主要原因是A.急性酸中毒,细胞内K+外移;B.血管内溶血,红细胞释放K+;C.缺氧使胞内K+释放;D.肾脏排钾减少;E.大量使用保钾性利尿剂。
D24.低镁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是由于A.膜电位升高;B.阈电位降低;C.g-氨基丁酸释放增多;D.乙酰胆碱释放增多;E.ATP生成增多。
B31.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最主要的代偿方式是A.组织外液缓冲;B.呼吸代偿;C.组织内缓冲;D.肾脏代偿;E.骨骼代偿。
A32.某严重肾盂肾炎患者,血气分析测定结果: PH 7.32, PaCO2 4.0KPa (30mmHg), HCO3- 15mmol/L,应诊断为:A.代谢性酸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混合性碱中毒。
C33.某糖尿病人,血气分析如下:PH 7.30,PaCO25.5KPa (34mmHg), HCO3- 16mmol/L,[Na+]140mmol/L, 血[K+]4.5mmol/L,血[Cl-]104mmol/L, 应诊断为:A.酸碱平衡正常;B.AG正常性代酸;C.AG增高性代酸;D.AG正常性代酸合并呼吸性碱中毒;E.以上都不对。
E34.血气分析测定结果为PaCO2降低,同时伴HCO3- 升高,可诊断为:C25.严重高钾血症的主要危险是:A.引起严重碱中毒;B.引起肌肉阵挛收缩;C.引起心跳突然停止;D.引起麻痹性肠梗阻;E.以上都不对。
E26.急性喉头水肿引起窒息,发生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有效代偿方式为A.血浆H+与组织细胞内K+发生交换;B.血浆中Cl-与红细胞内HCO3-发生交换;C.肾脏排H+功能增强;D.肾脏产NH3功能增强;E.以上都不对。
E27.AB是衡量酸碱平衡的A.一个仅受代谢因素影响的指标;B.一个仅受呼吸因素影响的指标;C.一个反映机体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多少的指标;D.一个反映血液中CO2含量多少的指标;E.以上都不对。
C28.阴离子间隙主要反映A.血浆中阴离子总量的变化;B.血浆中阳离子总量的变化;C.血浆中除Cl-和HCO3-以外阴离子含量的变化;D.血浆中除Cl-以外阴离子含量的变化;E.以上都不对。
A29.从动脉抽取血样,如不与大气隔绝,哪一指标将受影响?A. AB;A.呼吸性酸中毒;B.代谢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A35.长期严重饥饿情况下可出现:A.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B. 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C.盐水反应性碱中毒;D.盐水抵抗性碱中毒;E.以上都不对。
C36.严重腹泻,大量丢失肠液时:A.易引起代谢性碱中毒;B.易引起低钾性碱中毒;C.易引起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D.易引起正常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E.以上都不对。
D37.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可见于A.严重缺氧时;B.严重肝脏疾患时;C.严重肾功能减退时;D.存在肾小管酸中毒时;E.以上都不对。
C38.严重酸中毒时机体可出现:A.心率增加,心收缩力增强;B.血管收缩,血压呈上升趋势;C.血钾降低使体钾总量减少;D.外周血管扩张及心功能受损;E.以上都不对。
D39.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偿是:B. SB;C. BE;D. BB;E. 以上都不对。
C30.能直接反映血浆碱储备过多或不足的指标是A. AB;B. SB;C. BE;D. BB;E. PaCO2。
A.呼吸加深加快,促进CO2排出使血浆[H2CO3]降低;B.H+进入血脑屏障使脑间质液pH降低,脑血管扩张;C.肾的代偿,HCO3-重吸收增加,起代偿作用;S表现为抑制状态,出现反应迟钝和忧郁;E.以上都不对。
E40.严重呕吐大量丢失胃液时A.可出现高K+血症;B.可出现高Cl-血症;C.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D.可出现盐水抵抗性代谢性碱中毒;E.以上都不对。
A41.全身性水肿在应用利尿剂速尿使大量利尿条件下可出现A.盐水抵抗性碱中毒;B.盐水反应性碱中毒;C.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D.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E.以上都不对。
D42.呼吸性碱中毒时可出现A.血浆[K+]-;B.血浆[Cl-]-;C.细胞内乳酸生成减少;D.细胞内乳酸生成增多;E.以上都不对。
E43.所谓"毛细血管有效滤过压"是指A.A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压;B.V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组织间液流体压;C.A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压;D.V端毛细血管血压减去血浆胶体压;C51.炎性水肿液可具有下述哪项特点:A.清亮透明;B.可检出细胞,达100个/mm3左右;C.比重>1.018;D.在体外置试管中,不会出现凝固现象;E.以上都不对。
D52. 所谓隐性水肿是指A.存在发生水肿可能性的一种病理状态;B.局部水肿的一种类型;C.可与凹陷性水肿同时存在的一种伴随现象;D.全身性水肿早期,无明显皮肤性状改变时,对水肿的一种命名方式;E.以上都不对。
E53.缺氧概念是A.吸入气中的氧减少;B.血液中氧含量降低;C.血液中氧分压降低;D.血液氧容量降低;E.有效流体静压减去有效胶体渗透压。
B44.水和无机盐能从毛细血管A端滤出的主要原因是A. A端毛细血管通透性大;B. A端毛细血管内血压大于血浆胶体渗压;C. 血浆胶体渗压大于血压;D. 组织胶体渗压大于血浆胶体渗压;E. 组织间液负压。
C45.毛细血管V端的组织间液向血管返流的主要因素是A.局部肌肉收缩的挤压作用;B.血浆胶渗压大于组织胶渗压;C.血浆胶体渗压大于毛细血管内流体静压;D.组织液静水压大于毛细血管血压;E.组织液静水压大于组织胶渗压。
D46.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A.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B. 淋巴回流不足以清除过多的组织液;C. 静脉端的液体静压下降;D. 组织间液的胶渗压增高;E. 血管口径增大。
E47.水肿时钠潴留的基本机制是A.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B.有效胶体静压下降;C.淋巴回流障碍;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E.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D48.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对钠水重吸收增多主要因为:E.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
B54.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发生缺氧的始动因素是A. 吸入气氧分压过低;B. 肺泡气氧分压降低;C. A血氧分压降低;D. A血氧饱和度降低;E. A血氧容量降低。
D55.低张性缺氧症引起组织缺氧, 动脉血氧分压须低于A. 12.0KPa (90mmHg);B. 10.7KPa (80mmHg);C. 9.3KPa (70mmHg);D. 8.0KPa (60mmHg);E. 6.7KPa (50mmHg)。
C56.CO造成缺氧的原因为A.O2与HHb结合速率减慢;B.HbO2解离速度减慢;C.HbCO无携氧能力;D.CO使RBC内2,3-DPG增高;E.以上都不对。
A57.引起"肠源性紫绀"的原因为A.亚硝酸盐中毒;B.CO中毒;C.氰化物中毒;D.硫化物中毒;E.肠道淤血水肿和菌群失调。
E58.循环性缺氧时,血氧指标变化最有特征性的是A.PaO2正常;B.血氧容量正常;C.A血氧容量正常;A.醛固酮分泌过多;B.ADH分泌过多;C.利尿激素分泌增多;D.近曲小管周围毛细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E.前列腺素F对钠水吸收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