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地质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地质

必修1 第2单元第1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小题2分,共30分)
(2010·广东模拟)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A.④和⑤B.①和⑥
C.①和④D.③和⑥
2.下列岩石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A.页岩、石灰岩B.砾岩、大理岩
C.砂岩、玄武岩D.石英岩、花岗岩
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变质作用是指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的过程。

图中与变质岩相连的过程有3个。

其中过程④代表高温熔化作用,过程③和⑥代表变质作用。

第2题,化石是古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它是伴随沉积岩形成过程中而被保存下来的,因此,只有在沉积岩中才有可能找到化石,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血迹石”是约三亿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洋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后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

“千人石”为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时代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

阅读材料,完成3~4题。

3.分别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是()
A.花岗岩和石灰岩B.大理岩和砂岩
C.石灰岩和玄武岩D.砂岩和片麻岩
4.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血迹石”的出现经历了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过程
B.“血迹石”的形成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C.“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
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
答案:3.C 4.A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判断“血迹石”属于沉积岩,“千人石”属于岩浆岩。

选项中花岗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石灰岩、砂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片麻岩属于变质岩,因而C选项正确。

第4题,“血迹石”形成于海洋沉积环境中,后随着地壳运动而抬升才被人们
发现,因此A选项正确。

(2010·南京一调)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D.沉积岩、变质岩
6.图中②代表的是()
A.外力作用B.变质作用
C.上升冷却凝固作用D.重熔再生作用
答案:5.A 6.B
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A表示来自地幔的岩浆,喷出地表后会形成喷出岩E,如果侵入地下,则形成侵入型岩浆岩B,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后会形成沉积岩D,沉积岩又会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

第6题,据图可知,C表示变质岩,②表示各类岩石转化成变质岩的过程,为变质作用。

2010年4月14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灰弥漫天空,严重影响欧洲的航空业。

下图是“冰岛火山灰主要扩散区域分布示意图”,读后回答7~8题。

7.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代表此次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及形成的岩石是()
A.7,a B.3,b
C.2,c D.1,d
8.从距离来看,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距火山喷发地更近,但火山灰对其影响较小,其
主要原因是受哪一因素影响()
A.地质构造B.北大西洋暖流
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
答案:7.B8.C
解析:第7题,根据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规律,再结合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变质作用”这一信息,可确定d为变质岩;由各类岩石在地球内部经重熔再生形成岩浆这一规律,可确定a为岩浆,4、6、7为重熔再生作用;由岩浆经冷却凝固作用形成岩浆岩,确定b为岩浆岩;余下c为沉积岩。

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是岩浆上升冷却凝固作用过程,岩浆经冷却凝固作用形成岩浆岩。

第8题,受偏西风的影响,大量的火山灰飘向偏东方向,使得距火山喷发地更近的雷克雅未克几乎不受火山灰影响。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③为石灰岩,完成9~10题。

9.对图中不同岩层的形成早晚,判断错误
..的是()
A.③形成早于①B.②形成早于①
C.⑤形成晚于③D.④形成晚于③
10.从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看,下列各处不能
..形成相应矿床的是() A.①—天然气B.②—有色金属
C.③—石油D.④—大理石
答案:9.B10.A
解析:第9题,①③均为沉积岩,形成越早,位置越靠下;②为岩浆岩,其形成晚于其所在岩层;⑤为岩浆岩,因在①中也有分布,所以其形成不可能早于③;③为石灰岩,其与岩浆交界处受高温高压作用,变质形成大理岩④。

第10题,从①处岩层的弯曲形状可以看出该地是一个向斜,不会存在天然气矿床。

(2010·黑龙江部分重点中学摸底考试)2008年5月8日,人类首次将象征“和平、友谊、进步”的奥运火炬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峰顶上点燃。

据此回答第11题。

11.火炬手在登顶过程中,分别发现了花岗岩、片麻岩和石灰岩,据此可以推断珠峰地区一定发生过的地质作用包括图示中的()
A.④⑤B.①⑦
C.②③D.③⑥
答案:A
解析: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层后,在⑤冷却凝固作用下形成的,然后④内力作用使其露出地表;片麻岩是花岗岩在⑧变质作用下形成的;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是在②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的。

(2010·苏北四市三调)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资料,回答12~13题。

雨花石昆石太湖石
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
的雨花台砾石层
产于江苏昆山,由地下深处
的二氧化硅热熔液侵入到断
层破碎带内,冷却后形成网
络状白色石英
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
名,主要成分是石灰岩
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
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
13.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
A.太湖石→昆石B.雨花石→砾岩
C.雨花石→昆石D.砾岩→昆石
答案:12.D13.B
解析:第12题,由材料可知,雨花石和太湖石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而昆石是由内力作用中的岩浆活动形成的。

第13题,昆石只能由岩浆冷却形成,而雨花石可以经过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砾岩。

(2010·哈尔滨模拟)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③处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A.花岗岩B.大理岩
C.砂岩D.砾岩
15.图示地段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
..确定的是()
A.水平拉伸作用B.岩浆活动
C.变质作用D.堆积作用
答案:14.B15.A
解析:第14题,从断层左侧的岩层关系可以看出③处位于砾岩的下方,而从断层右侧的岩层关系可以看出砾岩的下方是石灰岩,说明③处原为石灰岩,后因接触高温岩浆而变质形成大理岩。

第15题,据图可确定有岩浆活动形成的花岗岩,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堆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层,而不能确定该地段是否发生过水平拉伸作用。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6.(2010·吉林市教学过程检测)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两地哪里钻孔能打到煤层?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丙三个村庄中,________村为旅游胜地,因这里的________地形风景优美,在此村修建公路要注意________等问题。

(3)如果要找到化石只能到________村和________村去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三个村庄若都已发现了矿产,那么矿产是否会相同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答案:(1)B向斜区域煤层不易受侵蚀而保留下来,A处被侵蚀而没煤层
(2)甲喀斯特塌方
(3)甲乙均有沉积岩层
(4)不相同沉积岩和花岗岩成因不同,故矿产不同。

17.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符合沉积岩两个突出特征的是()
A.具有层理构造B.具有气孔构造
C.常含有化石D.坚实致密
(3)图中序号①②③④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____,表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

(4)在台湾东北海岸的“野柳公园”内,有一群海岸怪石,其中以“女王头”(如图)最为著名。

但其“玉颈”逐年变细,预计15年后将面临“断头”危机。

你认为其“玉颈”变细是受________作用的影响,该作用对应于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

(5)石材已是许多家庭房屋装潢的必需品,请列举家庭装潢中常用的甲、乙类岩石各一种。

答案:(1)岩浆岩变质岩
(2)AC
(3)③②
(4)海水侵蚀②
(5)甲:花岗岩;乙:大理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