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战到二战战争与和平的影响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914年,人类文明史发展到空前的高度。
然而,随着隆隆的炮声,第一次世界大战用一种极为血腥的暴力色彩,揭开了人类文明史上极为惨烈的一页。
而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近两亿人死伤,人类社会几近一堆瓦砾。
从“一战”到“二战”,整个世界硝烟四起,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此期间也是风雨飘零,但最终越来越兴盛,在1926年成立了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
战争,用暴力近乎摧毁了人类的文明史,然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却以历史为纽带,把被战争撕裂的国家、民族重新聚集在了一起。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组织了1923年的布鲁塞尔大会、1928年的奥斯陆大会、1933年的华沙大会和1938年的苏黎世大会;除此之外,还组建了酝酿已久的常设性组织—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同时,致力于维护战后的国际和平,使因战争而破裂的国际史学界重新联合起来。
第5届1923年,比利时布兽塞尔
20世纪20年代初,“一战”的硝烟刚刚散去,饱受战火摧残的人类从废墟中开始了新的生活,沉寂了多年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也“重装上阵”。
“一战”刚刚结束,战胜国主流的观点是把“同盟国”排斥在国际组织之外,包括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主办方比利时拒绝“同盟国”,特别是德国参加大会。
另一方面,各国有识之士逐渐注重通过国际组织的协商与对话来维护世界和平。
到1922年,战争已经结束4年了,历史学家中和解与联合的思想压倒了战时的敌对状态,他们开始对比利时拒接“同盟国”的做法不满。
这年12月,牛津和剑桥的一群历史学家联名写了一封抗议信:“我们完全理解,如果比利时邀请德国人来到他们的国度,他们将会付出巨大的情感牺牲,但是,我们还是呼吁组委会提供最大限度的真正国际性的一次大会。
我们确信,迈出这一步是历史科学的真正利益所在。
” 不过,1923年的布鲁塞尔大会最终还是成为一场“一战胜利者的聚会”,到1928年奥斯陆大会时,真正的历史学家的共同体才再次得以实现。
布鲁塞尔大会在1923年4月8日到15日召开,共23个国家的700多名学者参与了这次会议,包括了一些参与到一战而现在是“国联”成员的国家、在战争
中保持中立的国家和美国的学者们。
整个大会一共包括了5次全体会议,比利时国王、王后、王子及不少重要大臣参加了开幕式。
这次大会有两点和以前的大会不同:一是国际历史学家间的交流和联合的热情使得会议极具生机;二是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历史学家们对于设立一个常设性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逐渐达成共识。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成立
1926年,瑞士日内瓦1923年布鲁塞尔大会上,美国历史学会的代表们倡议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对全世界的历史学者来说,这个倡议成为一件嘉惠学林的幸事。
当时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临时委员会计划在日内瓦举行会议,只要参加过前几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900,1903, 1908, 1913, 1923)的国家都会被邀请派1到两名代表来参加,共邀请了27个国家。
会议的开幕式由临时委员会主席皮朗教授主持,他向各位代表表达了欢迎之意。
临委会秘书利兰先生提交了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章程草案,将其交由起草委员会讨论,并很快获得通过。
章程宣布,委员会的目的是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历史学的发展。
委员会负责组织国际历史学大会,决定每届大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决定筹备史学大会的各
国史学委员会的构成,国际史学大会遵守的条例和论文集的出版、发表;委员会必须至少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会议的时间和地点由委员会决定;委员会由执行局管理,执行局由1名主席、两名副主席、4名执委、1名秘书长和1名司库组成…… 会议还作出决定,委员会应该立刻着手发表和出版一份公报,这份公报应该包括它的议程和其它有可能需要决议的事项。
整个会议期间气氛热烈、友好、和谐,各位学者都感受到了与会人员的真诚和信任,同时他们也对未来抱有坚定的信心和殷切的期待。
会议在组建一个永久性的国际史学组织方面成果颇丰,各位代表一致认为大家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一步,会议的成果不仅在史学领域,而且在所有的学术领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甚至会波及到政治领域。
第6届1928年,挪威奥斯陆
1928年8月14日至18日,无论是来自“一战”中“同盟国”还是“协约国”、再或者是中立国的历史学家们欢聚一堂,齐聚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参加第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此次大会共有1000多人出席,40多个国家参与。
会议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尽管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历史学家们都是心怀友好的善意
而来,他们的相识最终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情感。
因战争被撕裂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学者们因历史这根纽带又坐在了一起。
这次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共有14个分会场,分别是:历史学辅助科学及档案学或目录煞史前及考古领域古代历史中世纪历史;近现代欧洲;美国、远东以及欧洲殖民地的扩张;宗教;法律及制度;经济和社会史;艺术;史学方法论;历史教学及北欧国家的专门史。
挪威作为东道主国家,对与会者进行了盛情款待。
国王和王后在王宫接待了众人;挪威首相为参会官员及各国代表团主席举办了盛大的晚宴;大会最后一天晚上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精彩的晚会,上演了易卜生的剧作《青年同盟》。
奥斯陆大会可以说是一场非常成功的大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会议的和谐精神以及对真理的追求是对这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最中肯的评价。
第7届1933年,波,..华沙
第7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于1933年8月21日至28日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
这是大会第一次在欧洲东部举行。
与会的客人受到了波兰的高规格接待。
此次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全体会议在华沙工业大学的报告厅举行,共召开了两次全体会议。
波兰共和国的总统出席了第一次会议。
第二次会议上,主要宣读了3篇论
文以及委员会的一些报告。
此外,大会还设立了15个分会场和13个专题会场,期间共举行了100多场会议。
此次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一次东方学的大会,至少是一次关于欧洲近东及地巾海地区的大会,提交论文的主题多集中在欧洲近东地区以及希腊、罗马的历史,极少涉及西欧、英美等国的历史。
苏联作为当时世界上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参加此次大会,根据苏联成员的建议,设立了一个特殊的专题,名为“历史上的社会运动”,实则是研究社会主义运动。
苏联成员在讨论中表现积极,宣扬其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第8届1938年,瑞士苏黎世
1938年3月,德国吞并了奥地利,接着以咄咄逼人的气势侵入捷克斯洛伐克。
各个大国也在摩拳擦掌,整装备战,整个世界处于大战的边缘。
不过在第8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主会场苏黎世,来自全世界49个国家,共1185人齐聚于此,共襄史学界这一盛事。
尽管大会不能避免当前国际局势的影响,但其精神依旧是理性、和谐和相互尊重;大会的讨论中有时会出现比较尖锐的观点分歧,但他们总能理性表达,没有引发冲突。
参会的美国学者利兰评论说:“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全世界的史学家们依然真心希望能够和谐、友善地共事。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可以引以为豪的一
项成就是,在世界历史上最为艰难的12年(1926-1938年)里,它促成了各国史学家的真诚协作;在这个充满观念碰撞和意识形态冲突的年代,历史学研究仍然能够像十六七世纪的宗教思想爆炸一样在短时间内取得丰硕的成果。
”
这次大会的主题有:史前史;古代史和古典考古学;附属学科和档案学;钱币学;中世纪和拜占庭史;1914年以前的近现代史;非欧洲国家的历史;宗教和教会史;法制史;社会经济史;军事史;哲学史、艺术史、文学史;科学史;历史方法、历史理论和历史教学法;另有一特别主题—人口史。
随后的一届史学大会将于1943年举办,意大利政府及意大利史学家已经提出申请,希望下届大会能够在罗马举行。
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滚滚车轮,不仅碾碎了人类的文明秩序,也碾碎了快速发展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