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2021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34分)1. (4分)(2017·咸安模拟) 默写。
①____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②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
③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
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2. (7分) (2016七下·射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任凭冷硬的风吹拂着头发,她像雕塑一般zhù立在山顶。
四周一层层雪浪好似大海奔腾不停的波涛,一座座山丘犹如晶莹惕透的龙宫宝殿,一条条雪墙像是翩仙起舞的银龙。
再远处便是紫雾飘绕的海了。
她两眼一眨不眨,久久地凝望着这万古不变的永恒……(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划线字注音。
zhù________________立凝望(2)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3. (2分) (2017八下·丰城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欧·亨利的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B . 安顺市通过搭建德育教育实践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未成年人的高尚品质。
C . 《奔跑吧,兄弟!》热播以来,广大中小学生对该节日的热衷程度可谓迫在眉睫。
D . 我今年去了黄果树瀑布,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4. (2分) (2016七上·南宁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他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B . 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C . 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D .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受到深刻的教育。
5.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了。
中国人过年,与农业关系较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年,实际是一种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种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①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非要强化不可的了②这生活与迷人的理想混合在一起,便有了年的意味③年在农闲时,便有大把的日子可以折腾④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过年时⑤在过年的日子里,生活被理想化了,理想也被生活化了⑥年又在四季之始,生活的热望熊熊燃起A . ②⑤④③⑥①B . ⑤③④②⑥①C . ③⑥①④⑤②D . ①④③②⑥⑤6. (7分) (2017七下·苏州期中) 名著阅读,根据要求答题。
(1)简要说明石猴得名为“美猴王”的原因。
(2)下面对《西游记》相关情节概括有错误的一项()A . 孙悟空到东海龙王那里,索要了可以变化的武器如意金箍棒,这个神器原来是大禹治水时,用来定江海深浅的一个定子。
B . 孙悟空大闹蟠桃会之后,玉帝大怒,即差四大天王协同哪吒父子带领众天神,共十万天兵,布下18架天罗地网下界捉拿。
C . 孙悟空被招安至天庭,封了“弼马温”一职,孙悟空因得知其实是个“未入流”的小官,一怒之下回到了花果山,在鬼王的建议下,给自己取了封号“齐天大圣”。
D .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关进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炼成金刚不坏之身。
后被如来佛祖收押在了五指山下。
7. (10分) (2017七上·邻水期中) 观察下面漫画,完成两道小题。
(1)仔细观察画面,根据你的理解为这幅漫画起一个标题(2)画面一定在某方面触动了你的心灵,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感悟。
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72分)8. (15分)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每句划分两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2)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表达效果。
(3)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9. (12分)阅读甲文《治水必躬亲》和乙文《后汉书·王景传》,完成后面小题。
【甲】《治水必躬亲》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乙】《后汉书·王景传》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
景陈.其利害,帝善之。
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海口千余里。
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①,破砥绩②,直截沟涧,防遏中要③,疏决壅积④,无复溃漏之患。
景虽俭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
(选自《后汉书〃王景传》,有删改)[注]①阜:土山。
②砥绩:水中沙石。
③防遏冲要:在要害处筑起堤坝。
④壅积:阻塞积聚。
(1)写出下列画线的字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非相度不得其情_________ ②必得躬历山川_________ ③ 乃引见景_________ ④然犹以百亿计__________(2)下列文言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A . 非咨询/不穷其致B . 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C . 随官人役亦末/尝横索一钱D . 无复/溃漏之患(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②景陈其利害,帝善之。
10.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读张爱玲贾平凹先读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张看》。
天下的文章谁敢这样起名,又能起出这样的名,恐怕只有张爱玲。
女人的散文现在是极其的多,细细密密的碎布儿如戏台上的旦角,性急的人看不得,喜欢的又有一班只看颜色的看客,噢儿噢儿叫好,且不论了那些油头粉面,单是正经的角儿,翠翠、白素贞、七仙女……哪一个又能比得崔莺莺?张的散文短可以不足几百字,长则万言,你难以揣度她的那些怪念头从哪儿来的,连续性的感觉不停地闪,组成了石片在水里的一连串地漂过去,溅一连串的水花。
一些很著名的散文家,也是这般贯通了天地,看似胡乱说,其实骨子里尽是道教的写法——散文家到了大家,往往文体不纯而类如杂说——但大多如在晴朗的日子,窗明几净,一边茗茶一边瞧着外边;总是隔了一层,有学者气或佛道气。
张是一个俗女人的心性和口气,嘟嘟嘟地唠叨不已,又风趣,又刻薄,要离开又招听,是会说是非的女狐子。
看了张的散文,就寻张的小说,但到处寻不着。
那一年到香港,什么书也没买,只买了她的几本,先看过一个长篇,有些失望,待看到《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那一系列中她的毒已经日深。
——世上的毒品不一定就是鸦片,茶是毒品,酒是毒品,大凡嗜好上瘾的东西都是毒品。
张的性情和素质,离我很远,明明知道读她只乱我心,但偏是要读。
古今中外的一些大作家,有的人的作品读得多了,可以探出其思维规律,循法可学,有的则不能,这就是真正的天才。
张的天才是发展得最好者之一。
我往往读她的一部书,读完了如逛大的园子,弄不清了从哪儿进门的,又如何穿过桥走到这里?又像是醒来回忆梦,一部分清楚,一部分无法理会,恍恍惚惚。
她明显的有曹霑的才情,又有现今的思考,就和曹氏有了距离,她没有曹氏的气势,浑淳也不及沈从文,但她的作品的切入角度,行文的诡谲以及弥漫的一层神气,又是旁人无以类比。
天才的长处特长、短处极短,孔雀开屏幕最美丽的时候也暴露了屁股,何况张又是个执著的人。
时下的人,尤其是也稍耍弄些文的人,已经有了毛病,读作品不是浸淫作品,不是学人家的精华,启迪自家的智慧,而是卖石灰就见不得卖面粉,还没看原著,只听别人说着好了,就来气,带气入读,就只有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无损于天才,却害了自家。
张的书是可以收藏了长读的。
与许多人来谈张的作品,都感觉离我们很远,这不指所描叙的内容,而是那种才气如云,以为她是很古的人,当知道张现在还活着,还和我们同在一个时候,这多少让我们感到形秽和丧气。
《西厢记》上说:“不会相思,学会相思,就害相思!”《西厢记》上又说:“好思量,不思量,怎不思量?”嗨,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1)第一段中说:“细细密密的碎布儿如戏台上的旦角”,“哪一个又能比得上崔莺莺”,这两句中加线的词在文章中分别指什么?“戏台上的旦角”:“崔莺莺”:(2)第一段中“单是正经的角儿,……哪一个又能比得崔莺莺?”,句中“翠翠、白素贞、七仙女、崔莺莺”分别是哪些作品中的人物?(3)文章第一段中作者认为张爱玲的散文作品有什么具体特点?试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每项不超过4个字)。
①思想:②文体:③ 语言:(4)文章哪一语句与第三段中“卖石灰就见不得卖面粉”这个比喻意思相同?(5)“天才的长处特长、短处极短”,张爱玲小说的长处和短处是什么?用原文中语句回答。
11. (20分)(2017·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口袋里的父爱李静母亲去世了,留下什么都不会做的父亲。
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
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
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
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
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抹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
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
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
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
父亲说想去看她,可找不到她的家。
她的心里酸酸的,马上把父亲带回了家。
送父亲回家时,父亲塞给她几百元钱。
父亲以前经常背着母亲给她钱,那会儿她刚生完孩子,经济情况不好,父亲总是把背着母亲攒的钱拿出来贴补她。
现在条件好了,她不再要父亲的钱了,可父亲还是会给她。
她就把父亲给的钱存起来,再找个借口还给父亲。
那天,她要去看父亲,还没出发就接到电话,没想到这一次见到父亲竟是在派出所里。
父亲去买她最爱吃的点心,又迷路了,是出租车司机报的警。
她和哥哥商量,带父亲做了体检,没想到父亲竟然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
哥哥出差了,她怕自己照顾不过来,为了避免父亲再次“离家出走”,她索性把父亲接到自己家,请了护工照看着。
起初,父亲的情况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她去上班,父亲会告诉她小心开车,坏的时候父亲根本不知道她是谁。
后来发病的时候越来越多,父亲的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古怪,如果每月帮他领了工资没有及时交给他,他就会大喊大叫。
那天,她的车限号,她打车去上班,该付钱时发现钱包忘带了。
她下意识地翻口袋,其实她口袋里是从来不放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