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日益成为一种比物质和能量更为重要的资源,信息的流通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 世纪的社会将是信息化的社会。
而早在 1996 年,全球 32 个工业国家的科技部长在南非开会时就宣布:信息时代已经来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向前发展,这必将促使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发生深刻的变革。
因为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使各种信息的处理、存储、传送都可以由计算机实现,同时作为一种辅助教育的工具和手段被引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国内(CERNET 等)、国际数据网(1N- TERNET 等)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从而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获得知识和信息。
我们的教育将由记忆型教育转向信息型教育,由单纯学习型转向创造学习型。
教师的传统地位将受到挑战,他们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榜样、父母代言人的角色转变为信息支持者、知识建构者、道德监控者和指导者。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将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ILA)主席保罗·泽考斯基在 1974年提出的。
其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现在的具体涵义是指:有能力从各种不同信息源(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等)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心理等方面。
它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是未来信息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何谓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对信息这一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他们在信息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素质,它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思维、信息手段、信息伦理道德等具体内容。
我们认为可分四个不同的层次,即:基本信息素质、学科信息素质、特殊信息素质、科研信息素质。
基本信息素质,是指一个教师平时必须具备的关于信息方面的一般观念、意识、知识、技能,这是对教师的基本的要求;学科信息素质,就是教师在进行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所具备的信息知识和能力;特殊信息素质,是指计算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应具备的专业的信息知识和能力;科研信息素质,是指一个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所应具备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在这四种信息素质当中,基本信息素质是形成学科信息素质、特殊信息素质、科研信息素质的基础,基本信息素质是每一名教师都应具备的。
二、为什么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1、时代发展的要求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高度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大大地加快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同时,迅猛的信息化浪潮正冲击着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在内的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令人注目的信息高速公路为我们提供的多种服务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人类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直至生活方式。
有理由认为信息处理能力将是 21 世纪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听、说、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生存能力。
当今时代是瞬息万变和信息量极剧增加的时代,终生学习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信息处理能力是实现终生学习的必要条件。
新世纪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它是新时代的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
2、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学会认知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四种基本的学习能力和素养品格,教育必须紧紧围绕这一培养目标来重新设计教育方针、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等。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基本的学习能力实际上体现为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等,其中还涉及信息伦理、信息意识等、开展信息教育、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而教改的关键在教师,这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件所指出:"教师是变革的动力……"、"在传授人类积累的关于自身和自然知识方面以及在开发人类创造力方面,教师将始终是主要的责任者,始终起主导作用的决定因素;信息教育的开展,首先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信息意识、信息素质、信息教育能力。
从系统论观点来看,教育活动是一个系统,其中包含的四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式。
该系统内"流动"着并把各要素"串"起来的重要"物质",就是教育信息,教育系统的一项最重要的职能就是要教育者有效地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从这方面我们可把教育过程看作一个教育信息传递的过程:而教育者(教师)为系统中的教育信息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无论在教育信息的准备、教育信息的传递等方面,教师都是重要的角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见,教育系统本身也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
是从适应信息教育开展的需求着想,抑或从教育系统本身的改革、发展出发,教师的信息素质培养都应得到充分重视。
3、素质教育的要求。
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学习,思维的主动性和敏捷性逐渐萎缩,创新意识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消磨殆尽,严重地制约了他们作为未来建设者必备才能的发展。
因此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能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形成能力,其中学会求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信息教育的开展可以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实现,使学生可以利用信息媒体主动地获取相关信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先天素质,健康自由地发展。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完成这一使命必须由高素质的教师来承担,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那么,要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总的来说应遵循以下四点原则。
(1) 针对性原则开展多媒体教育、教学是学校特色之一,围绕学校对信息工作的中心任务开展自培需要做到有针对性,有的放矢。
各个时期有不同的中心,围绕学校制订的中心开展自培。
在培训中,应始终贯彻学以致用,在用中促进自培、巩固自培的成果的原则。
如:教师教学需要使用课件,则可对教师进行 Authorware、Flash 等软件应用的培训;教师教学需要收集大量资料,则可对教师进行互联网有关知识的培训…… 开展针对性的培养活动,使教师能够真正将所掌握的东西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体会到培训的价值,并将提高信息素质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2) 分层次原则在确定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目标上,应考虑到教师的年龄、任教学科及信息知识水平等特点,实行分层次教学,将教师的培训目标定为普及和提高两个层面。
普及层面主要是针对学校一般的教师,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前信息教育普及的需要,而对教师所进行的基本信息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使教师能够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
这种培训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因此学校都要求全体教师要经过信息技术的基本培训,并达到一定水平提高层面主要针对信息学科教师和教育技术骨干,其目的在于前瞻未来,培养信息学科的带头人。
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实际上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要求他们具有更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并且能够根据这些教学设计开发出各种教学软件和网页等。
这种培训带有鼓励、探究性,学校应安排给他们更多的研究时间与更多的进修交流的机会,给予更多的关心指导,其目的是将他们培养成信息技术骨干,并通过骨干来带动一般。
在信息技术中可分成四个层次:第一层是由专家指导的精英老师,他们在理念和技术上应该是最高的层面,并可作为其他教师的指导人;第二层是由学校相关领导为首的骨干教师,第三层是青年教师,第四层是广大的教师。
前三个层次的教师应占总教师的 70%以上。
(3) 专门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在对教师进行信息素质的培养时,学校组织专门的在职培训,派出教师参加专题性的教育教学研修班等,通过这些专门的培训,组织教师进行自培。
让教师了解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向,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用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水平的意识,掌握基本的信息知识和技能等。
由于教师本身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可能有太多的专门时间来培训信息素质,因此在对教师进行信息素质的培养时应坚持以在岗学习、业余学习为主,让教师在岗位工作中,在业余学习中不断提高其信息素质。
由于教师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因此以自学为主不仅是必须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4) 教师培养稍超前于设施建设的原则对教师的信息素质的培养不单只是提高理论和改变观念的问题,还要培养实际操作的技能。
因此在对教师的信息素质培养时,学校应有稍超前于设施建设的设想,培训不能跟在设施建设的后面。
培训包括教师应当掌握电脑网络的一般原理,学会利用网络搜索数据、传输文件和网络交互式教学,例如:学校要求教师能利用电子邮件跟同行或学生进行交流,利用电子公告牌或自己制作的网站(页)发布自己的认识和观点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同时对教师进行尊重知识产权和遵守网络道德的素养方面的熏陶。
还要求加强指导教师平时运用"校园网"进行教学管理、如成绩管理、信息传递、教学 BBS、电子备课等。
(5) 制度保证的原则教师由于观念和在教学中已形成的惯性,往往并不热衷于接受培训,为了保证教师培训的效果,学校必须制定必要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规定要求教师接受培训。
三、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方法与途径既然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必需,那么,如何来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呢现在,我就结合近一年来的实践谈一谈。
一般来说,提高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方法有二:培训和自学。
1、通过学校行为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重视。
如何使用计算机这个工具,在起初的阶段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的应用、课件开发平台的使用、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一系列课程的培训。
教师的组织视培训内容的不同既可以年级组为单位(如计算机基础、办公软件的应用等课程),也可以以学科组为单位(课件开发平台的使用,如数学组培训如何应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或者以中青年教师为突破口,重点培训,以点带面。
培训结果的考查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上机考试考查操作能力;也可以电教课的形式展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际应用。
比如:在近一年中,学校利用晚上,培训教师使用 powerpoint 和 frontpage 制作投影片和简单的网页,在平时教学中,很多老师便运用到了课堂教学中,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更好地挖掘出教材的内涵。
2、教师自学要使教师利用现代技术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教学成果能有突破性的发展,并不是一两次培训就能做到的,而必须是长期的学习与实践,必须依靠教师自身的自觉行为,把提高学习作为工作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