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测试题
一、选择:
1.【2016年福建省泉州市】从下图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
的是( )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
C .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4
D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数比为1︰1︰1 2.已知化学方程式:R + 2O 2 CO 2 + 2H 2O ,则关于R 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含有碳元素
B.只含碳、氢元素
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D.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3. 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SO 2+NO 2=SO 3+X ,其中X 的化学式为( )
A .N
2
B .NO
C .N 2O
D .N 2O 3
4.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是因为( )
A.反应后物质的种类没有变化 B .反应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 .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D .反应后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变化
5.【2016年河北省】“气体烙铁”足一种以气体X 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温度可达13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13O 2=====点燃
8CO 2+10H 2O 。
燃料X 的化学式为( )
A .C 3H 8
B .
C 4H 10 C .CH 3OH
D .C 2H 5OH 6.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M 、N 、X 、Y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点燃
物质M N X Y
反应前质量/g8111810
反应后质量/g83342
下列能正确表示容器中化学变化的表达式是()
A.X+Y====M+N
B.X+Y====N
C.N====M+X+Y
D.X+Y+M====N
7. 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CO B.Cl2C.O2D.N2
8.将A、B、C三种物质各10克,加热进行化合反应生成D(其中B是催化剂),当A已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的D为16克。
反应后的混合物中B与C的质量比为()A.5∶1 B.5∶2 C.5∶3 D.4∶1
9.如图表示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示中x的数值为4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D.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为5∶4∶1∶8
10.【2016年四川省成都市】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用○与●代表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反应生成物1个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2+3B2=2AB3
二、填空:
1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B2====2C 中,“C”的化学式用A、B可表示____________。
12.已知A+B====C+D反应中,生成物C与D质量比为1∶3,若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共耗
2.4g,则生成C____________g。
17.将一定量的丙醇(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表中a的值为,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X中一定含有元素。
三、计算
18.一定质量的镁和碳酸镁混合物,经高温煅烧,直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
发现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求原混合物中镁粉的质量分数。
19.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实验完毕后发现混合物固体质量减少了,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
2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 g镁和8 g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14 g氧化镁。
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如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参考答案】
一、选择
二、填空
11. 答案:AB
12. 答案:0.6
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共消耗2.4 g ,生成物C与D的总质量也为2.4 g,又知生成物C与D质量比为1∶3,则生成C的质量为0.6 g。
13. 答案:5∶1
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4 g C和8 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总和为12 g。
又知A 10 g完全反应,所以参加反应的B为2 g ,则A与B反应的质量比为5∶1。
14. 答案:NaCl Na+、Cl_+3
思路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X+2H2O 通电2NaOH+H2↑+Cl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不变”:①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②原子个数不变知:
元素种类
2/2=1
从表格可以得出X的化学式为NaCl;氯化钠属于盐,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金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1)×4=0,得x =+3。
15. 答案:6.2g 8:3
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故A 、B 的质量之和等于C 、D 的质量之和,即4.4g+1.8g =6.2g ;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乘化学计量数之比,设参加反应的A 物质的质量为x , A +3B==2C +2D 7 22 x 4.4 g
则=,x =1.4g,则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 6.2g -1.4g =4.8g ,B 与D 的质量比为4.8g:1.8g=8:3。
16. 答案:2 H 2O+C 高温CO+H 2 置换反应
思路解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或由一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所形成的纯净物,故图中
和
表示单质;根据原子种类的提示可知,该反应是水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
化碳和氢气,即 H 2O+C 高温CO+H 2;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17
.
答案:8 16:11
碳、氧
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得6.0+14.8+0+0.4+0=0+2+ 7.2+9.2+a ,a=2.8;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14.8g -2g =12.8g ,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9.2g -0.4g =8.8g ,参加反应的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8g:8.8g =16:11;根据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可得,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6.0g×
×100%=3.6g ,氢元素的质6.0g× ×100%=0.8g ,氧元素的质量为6.0g××100%=1.6g ,参加反应的量为
氧气的质量为:14.8g -2g =12.8g ,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7.2g×
×100%=0.8g ,氧元素的质量为7.2g -0.8g =6.4g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9.2g -0.4g )×
×100%=2.4g ,氧元素的质量为9.2g -0.4g -2.4g =6.4g ,比较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可知,X 中一定含有碳、氧元素。
三、计算
4.4x 22
760
3
12⨯60
1
16⨯18
2
1⨯44
1
12⨯6081⨯
18. 答案:44%
思路解析:这里包括两个反应:
2Mg+O 22MgO MgCO 3MgO+CO 2↑
对于镁粉来说,生成物质量增加了,增加部分是反应氧气的质量。
对于碳酸镁来说,生成物质量减少了,减少部分是CO 2的质量,且增加量等于减少量,这样不难计算。
同学们不妨动手试试。
19. 答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各物
质的质量总和;因为生成的氧气是气体,所以固体
质量减轻。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氧气反应后质量减轻了主要是该反应生成的氧气散逸到空气中了。
20. 解答: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之间是按照一定的质量比相互作用的。
因此,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就不是任意比例的反应物的质量的简单加和,而应是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反应的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所以本题简单地用:6 g+ 8 g=14 g 的计算方法就得出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是错误的。
可以用以下方法求出氧化镁的质量: 解:2Mg+O 2
2MgO
2×2432 68 由于
8
32
6242>
⨯,所以氧气过量。
设6 g 镁能与氧气反应的质量为x 。
2Mg+O 22MgO
48 32 6 g x
x
g 32648=,x=4 g 生成氧化镁的质量:6 g + 4 g=10 g 。
点燃
高温
点燃
点燃
所以上述说法可以这样改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 g镁和4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后,可以生成10 g氧化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