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文信息检索

中文信息检索

浅析《红楼梦》中的“哭态”班级:10级汉语言文学(1)班姓名:胡圣凤学号:51003011028一.课题分析1.知识背景我的中文信息检索的课题名称是《浅析<红楼梦>中的“哭态”》,主要研究的是在鸿篇巨著《红楼梦》中人物的各种不同的“哭态”,以及其所体现的性格特征。

该课题的学科范畴是属于文学类。

作为一部经典巨著,《红楼梦》可谓一部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红楼梦》中有言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品红楼之味,尽在这一“言”一“泪”之中。

研究《红楼梦》却忽视曹雪芹的“泪”,不可能更好地理解作家及其作品。

用“一把辛酸泪”哭成此书的曹雪芹十分重视人物“哭态”的描写,故书中人物的哭态描写,出现频繁,表现细腻,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然而,相对于红学研究的其他领域,对《红楼梦》中人物“哭态”的研究少之又少,且不够系统和深入,是红学研究中尚待探讨的重要课题。

异彩纷呈的情态,是人物内心的情绪、情感的外部流露,作者以“哭态”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上反映了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和文化修养。

而读者则可从这些不同的情态中去认识、理解人物的个性,乃至对他们命运及其结局的关怀。

2.概念分析和扩展主要检索词为:《红楼梦》;哭态可以进一步拓展为:《红楼梦》;哭态;人物性格二.检索过程1.构建检索策略1).首先确定要检索的没内容,核定正确的检索词:《红楼梦》中的“哭态”。

2).输入合理的计算机检索式:《红楼梦》并含“哭态”或含人物性格3).确定本课题的学科范围是文学类学科。

4).熟知各种检索工具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检索工具。

5).选择合适的检索途径,恰当运用检索方法。

6).检查检索结果是否符合本课题研究的需要。

7).根据需要调整检索策略,在检索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记录检索信息。

2.具体检索记录1).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1)张晓娟.浅谈《红楼梦》中的“哭”.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01(2)刘泽权,赵烨.《红楼梦》人物“哭态”探析.河北学刊2005,03(3)陈家生.《红楼梦》中的“哭”.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03(4)张娟娟.《红楼梦》中哭的情感表达.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1(5)常辅相,常铁砚,王中秋.浅析《红楼梦》展现的“哭态”学术交流,1999,03万方数据库(1)肖燕立.泪雨悲风中的艺术天地—谈曹雪芹写哭.红楼梦学刊,1985,02(2)王启忠.喜哭怒骂总关性情—论《红楼梦》人物情态描写.学术交流,1986,01(3)吴明东.“欲天下人共来哭此‘情’字”—谈脂砚斋对《红楼梦》情的主题揭示.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02(4)哭与笑的艺术辩证法—《红楼梦》艺术辩证法浅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01(5)张淑媛.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从《红楼梦》中的诗歌浅析人物命运.[J]文学界,2010,05维普(1)吴宝成.隔帘消息风吹透捧心西子“泪”为魂——林黛玉之哭浅析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4期(2)张国荣.千人一哭万艳同悲─—从《红楼梦》看中国人的悲剧意识.[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8,042).图书国家图书馆:(1)俞平伯《红楼梦研究》[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2)周邵良《红楼梦研究论集》[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有关核心期刊(1)韩进廉.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试论“金陵十二钗”的典型意义河北大学学报1984年02期(2)金蓓蓓.析宝钗的哭红楼梦学刊1992年02期4).网络学术信息资源:(1)高小康.领悟悲剧——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研究论文网(2)梁归智.《红楼梦》研究的意义——世纪之交检讨“红学”论文网(3)王蒙.《红楼梦》的研究方法—中国化的一门学问.论文网三.总结报告通过对《红楼梦》中“哭态”检索,只发现为数不多的鉴赏性研究。

研究《红楼梦》却忽视曹雪芹的“泪”,不可能更好地理解作家及其作品。

用“一把辛酸泪”哭成此书的曹雪芹十分重视人物“哭态”的描写,故书中人物的哭态描写,出现频繁,表现细腻,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然而,相对于红学研究的其他领域,对《红楼梦》中人物“哭态”的研究少之又少,且不够系统和深入,是红学研究中尚待探讨的重要课题。

异彩纷呈的情态,是人物内心的情绪、情感的外部流露,曲沐从林黛玉的“葬花词”入手,对林黛玉的“哭”作了欣赏性评价,揭示了人物性格,但该研究并没有引起学人的关注。

胡文彬评析了黛玉的“哭态”,重点分析了黛玉“哭”的原因。

陈家生对《红楼梦》中人物的“哭态”作了总体比较,遗憾的是他仅仅从修辞的角度举了几个例证,泛泛地谈了曹雪芹对“哭态”描写的艺术表现技巧,未得出规律性的发现。

马云娟认为,《红楼梦》的“哭”透视了人物的爱情、亲情和友情等。

以上对《红楼梦》中人物“哭态”的研究,皆为定性分析和论述,定量数据论证很少。

《红楼梦》长达一百二十回,多达七十余万字,共描述了四百四十八个有形有肉的人物的各种“哭态”。

如果只是去图书馆通过手阅来完成对“哭态”数量的统计是很困难的,但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搜索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笑,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法国学者让诺安写了一部《笑的历史》,专门研究“笑”这种情态。

哭,也是一样,情态各异,饶有滋味。

据统计,曹雪芹描写《红楼梦》中人物的“哭态”多达六百余次。

面对作者洋洋大观的“哭态”描写,如何进行分类,这是一个首要的问题。

《现代汉语分类词典》将“哭”归属于“感觉、情感”类,又细分为“哭类”、“号类”、“流泪类”和“泣类”。

“哭类”一般指“出声地哭或者大声地哭喊”,而“号类”更是大声地哭喊;“流泪类”,区别于出声地大哭,而是描绘泪流的各异情态;“泣类”,一般指“小声或无声地哭”,“抽噎”、“哽咽”、“呜咽”等词汇都属于此类,一般是指极度悲伤而致。

基于此,我们将同为“出声哭喊”的“哭类”和“号类”合并为“哭号类”,把《红楼梦》中的“哭态”归纳分类为“哭号类”、“流泪类”和“泣类”三类,并分别统计如下表:分类频数典型例证哭号类182大哭;啼哭;痛哭;干哭;号哭;哭个死去活来;哭声遥山振岳;狼嚎鬼叫;泼哭泼闹流泪类165洒泪;含泪;堕泪;落泪;抹泪;垂泪;滴泪;滚泪;潸然泪下;满面泪痕;泪如雨下;暗自垂泪;临风洒泪泣类35悲泣;掩面涕泣;自叹自泣;呜咽对泣;悲悲切切的呜咽;哽咽难言;哽咽难鸣;呜呜咽咽以上是分别以“哭”、“号”、“泪”、“泣”等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归纳总结得出的三类“哭态”及其出现的次数。

从表中可以看出,曹雪芹用了丰富的词汇分别表达不同的哭状,在“哭号类”中多为出声或者大声地哭,甚至“哭声摇山振岳”。

作者表达“流泪”的动词千变万化,有“洒”泪、“含”泪、“堕”泪、“落”泪、“垂”泪、“滚”泪等,而流泪动词的微妙变化也使哭者伤心流泪的场面跃然纸上。

“呜呜咽咽”、“哽咽难言”等“泣类”词汇,声形并茂地描绘了哭者极度伤心的哭态。

通过对《红楼梦》中“哭态”用词的统计,我们注意到,曹雪芹描写人物“哭态”用到“哭号类”的词汇频数与“流泪类”的频数基本持平,而“泣类”的使用量微小,只有上述前两类的五分之一左右。

哭是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通过这次的课题检索使我对《红楼梦》中的“哭态”有了全面的把握,更加的了解了其中人物的性格和形象。

四.心得体会通过对这次课题的检索,我发现中文信息检索这门课程并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么容易,在检索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比如我的检索课题是浅析《红楼梦》中的“哭态”,刚开始的时候把匹配控制设为精确,却只搜到三篇相关的结果,后来经过分析。

调整搜索策略,才使得检索成功。

信息虽然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方便,但是想要熟练地使用它还是要进行认真学习的,因为我们在查找有用信息的同时还要摒弃那些无用的信息。

经过了这次课题检索,我认识到利用检索信息是要了解很多具体内容的。

要知道各个数据库都有自己的那些特点,要抓准关键词,主题,文献时间,作者信息等等。

其中关键词是最重要的,因为输入不同的关键词检索出来的文献会相差很大,关键词选正确会大大提高检索的速度和质量,因此要快速而准确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文献就一定要选好关键词,所以选好关键词是使用数据库首先应该学会的。

我通过对课题的检索了解到不同的数据库具有不同的特点,在中文检索中,维普中文数据库范围要小一些,主要就是期刊;万方数据库中的论文质量都比较高,检索结果也十分详细,包括:论文题目、作者、专业、导师、单位、分类号、关键词、文摘等等;超星图书馆非常有用,很多经典的图书,在其上找到;三大索引分别为SCI、EI、ISTP,它们分别收录了国际上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领域科技期刊、工程领域期刊及会议、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

中国期刊网,即中国知网,它的最大特色就是可以直接获取原文,其针对性地获取全文,检索效果好,速度快。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也是一个竞争、充满挑战的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如何立足于信息社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除了应该具有广博的人文素质、深厚的科技素质、理性的思维和创新素质、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身体素质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这是大学生拥有高水平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信息化社会的迫切要求。

所以学好信息检索这们课,对于以后走入社会都会让我们更具有实力和竞争力在黎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这门课程,在提高信息意识的基础上,我培养和提高了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力,提高了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锻炼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推进专业信息素养的能力和培养采用新型学习方式的能力。

具体到实际学习中,可以独自检索所需文献、信息和知识,受益匪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