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yuan城市规划——居住区规划

yuan城市规划——居住区规划


2020/11/20
3
第二节 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
(三)居住区的用地组成
住宅用地: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前后左右附近必要留
出的一些空地,包括通向居住建筑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 和杂务院等。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
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周围的专用地,包括专用地中
的通路、场地和绿地等。
道路用地:居住区范围内的不属于以上两项内的道路的
路面以及小广场、泊车场、回车场等。
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运动场、林荫道、小
2020/1块1/20绿地、成人休息和儿童活动场。
6
2020/11/20
居住区规划7图
2020/11/20
小区内道路8
2020/11/20
小区内绿化9
第二节 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
(四)居住区的环境组成
(1)内部居住环境
(2)外部生活环境
①空间环境
②大气环境
③声环境
④视觉环境
⑤生态环境
⑥小气候环境
⑦邻里和社会环境
2020/11/20
10
第二节 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
二、居住区的规模
1、居住区规模的影响因素
(1)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及合理的服务半径 (2)城市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
建筑物能错位布置时,对整个群体的通风有利。
2020/11/20
33
第三节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二、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使用要求
A 选择合适的住宅类型 B 满足居民生活的多种需要 C 合理组织居民室外活动、休息场地、绿地等
(二)卫生要求
A 日照 B 通风 C 防止噪声 D 减少污染
2020/11/20
(二)卫生要求
A 日照 B 通风 C 防止噪声 D 减少污染
2020/11/20
31
日照
为使住宅能够获得好的日照,必须考虑住宅的位置关系。 这涉及到两个方面,首先是以什么高度角作为标准。其次 是两幢住宅之间的间距;由于冬至日是太阳高度角最低的 一天,规划一般以这一天作为日照的最低的要求。
日照标准: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日照时间的最低日照质量 作为该地区的标准,每一户住宅的日照不得低于该标准。
2020/11/20
39
第三节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3)住宅长度
住宅长度在30m~60m时,每增加10m,每公 顷可增加建筑面积700m2~1000m2左右,在60m 以上时效果不显著。长度越长,住宅单元并接越 长,山墙越省。但长度不宜过长,过长需要增加 伸缩缝和防火墙等,对通风和抗震都不利。
居住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每个小区由2~3个组团构成。
(4)居住区——街 坊(现已不常用)
2020/11/20
28
2020/11/20
29
第三节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一、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观念和设计要点
(一)基本原则、观念
“以人为本பைடு நூலகம்,可持续发展
(二)设计要点
整体性
经济性:节地、节能、节材、节省维护费用
·低层居住区
·多层居住区
· 高层居住区
2020/11/20
13
第二节 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
四、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一)现代居住区规划的演变过程
1、邻里单位 基本原则
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 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为尽端式道路 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人口规模 中心建筑是小学,与其它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
(四)经济要求 (五)美观要求
2020/11/20
36
第三节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三、住宅及其用地的规划 (一)住宅类型的选择
1、住宅的类型
A 以家庭为居住单位的建筑——住宅 B 以单身人居住的建筑——宿舍
2020/11/20
37
第三节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2、住宅建筑经济和用地经济的关系
(1)住宅层数 居住小区住宅的层数,根据土地资源情
第九章 居住区规划
第一节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第二节 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 第三节 居住区规划设计 第四节 居住区规划的技术经济分析 第五节 城市旧居住区的再开发
2020/11/20
1
第一节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一、居住区规划的任务: 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
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舒适、方便、卫生、 安宁、优美的环境。
“居住小区”内应设置一整套为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公共服 务设施和机构,一般的生活服务都可以在小区内得到解决。
“居住小区”不限于以一个小学的规模来控制,而是以小学 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以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的 最大服务半径为控制用地规模的上限。
住宅建筑的布置要求较多地考虑朝向和间距
2020/11/20
2020/11/20
2
第一节 居住区规划的任务与编制
二、居住区规划的内容:
1、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包括改建范围); 2、确定规模,即确定人口数量和用地大小; 3、拟定居住建筑类型、数量、层数、布置方式; 4、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标准、布置方式; 5、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 6、拟定绿地、休憩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 7、拟定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 8、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地块。它的规 模介于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之间。用地大小不定, 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服务设施一般因环境条件而 异。通常沿街建有商业设施,内部建住宅和其他公 共建筑。
2020/11/20
23
5.住宅群落 住宅群落规模介于单栋住宅和居住小区之间,
服务设施则因规模和环境而异,是一种适合于现有 城市道路网(特别是旧城区)的住宅区形式。
2020/11/20
25
2020/11/20
返回
26
2020/11/20
27
第二节 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
(二)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可保证居民生活方便、安全、安静,城市道路分工明确。
(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2020/11/20
21
3.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
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 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 位。 规模:人口 1000—3000人,户数300—800户,用地 4—6公顷。
2020/11/20
22
4.住宅街坊 住宅街坊是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划分,用
公共广场或绿地上。
占地约160英亩,保证儿童上学不超过0.8km
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2020/11/20
14
2020/11/20
15
第二节 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
2、居住小区
是以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划分,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 的完整地段。“居住小区”内部的道路与外部道路有明显的 不同和分工。
2020/11/20
18
四、居住区的规划结构
(一)基本组成单位
1.居住区 2.居住小区 3.居住组团 4.住宅街坊
2020/11/20
19
1.居住区 居住区一般由城市干道围合而成。是一个城市
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相应规模的公共服 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定地域范内 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它 由若干个居住小区或若干个居住组团组成。 规模: 人口30000~50000人,户数10000—15000 户,用地50~100公顷。
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住宅为保证后排在规定的时日能够 获得所需的日照量(日照标准)而保持的一定间距,这个 间距称为日照间距。
日照量=日照时间+日照质量。
日照时间是建筑物在规定的某一日内受到日照时数为计算
标准的。日照质量是指每小时室内地面和墙面阳光投射面
累计的大小及阳光中紫外线的效用。
2020/11/20
2020/11/20
20
2.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
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 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 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它由若干居住组团组 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个单位。 规模:人口5000—10000人,户数2000—4000户, 用地10—20公顷。
2020/11/20
24
第二节 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
(二)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
(1)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可保证居民生活方便、安全、安静,城市道路分 工明确。
(2)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3)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 居住区
居住区由若干个居住小区组成,每个小区由 2~3个组团构成。
公共设施的合理服务半径
居住区公建使用时,步行15分钟为宜
则服务半径R=800-1000M
2020/11/20
返回
12
第二节 居住区的组成、类型与规划结构
三、居住区类型
(一)按居住区所处位置的不同分为:
·城市内的居住区 ·独立的工矿企业的居住区
(二)按建设条件不同分为:
·新建居住区
·城市旧居住区
(三)按住宅层数的不同分为:
居住区必须设置消防栓,每一个消防栓的服务半径为150米。
城市设有消防站。
2020/11/20
35
第三节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2、防震 A 所处地区安全。不选在地震时的危险地区 B 有安全疏散用地。供人们暂时停留。 C 道路通畅,便于疏散,且布置在房屋倒塌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