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2) θ"相是Cu原子在GP区中有序化后形成(也有人认为是GP区重排), 是Cu和Al混合交替层,有独立的晶体结构(Cu2Al5,正方结构), 与基体共格。
θ"相结构与基体已有差别,因此与GP相产生更大的共格应变(更与CuAl2相当(有人认为Cu2Al3.6),也是正方结构,与基体部分共格, 是该系合金中第一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产物。
Cu原子富集区(约含90%Cu);无独立的晶格结构(与基体的结构相同);与基体共 格,界面能小;形状可能是片状、球状和针状,主要取决于共格应变能(组元原子半径 差);是合金中能用X射线测出的原子偏聚区。
均匀固溶体
GP区(Cu原子富集)
碟
形
针
G
状
P
G
区
P
区
球 形 G P 区
形成原因: G.P区的形核呈均匀分布,其形核率与晶体中非均匀分布的位 错无关,而完全依赖于淬火所保留下来的空位浓度(因为溶质原子可借助 于空位进行迁移)。凡是能增加空位浓度的因素均能促进G.P区的形成。 例如:固溶温度越高,冷却速度越快,则淬火后固溶体保留的空位就越多,
铝合金
强化元素:铜、镁、锌、锰、硅和稀土等
按铝合金所处相图的位置分类: 铝合金:形变铝合金、铸造铝合金
形变铝合金: 相图中D点以左的部分。该类铝合金加热 至固溶线FD以上时能形成单 相α固溶体,塑性好,适用于压力加工成形。 不能热处理强化的形变铝合金:相图中F点 以左的部分,组织为单相 固溶体,且其溶解度不随温度而变 化,无法进行热处理强化; 可热处理强化的形变铝合金: 相图中F和D之间的形变铝合金,固 溶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而显著变 化,可进行热处理强化。 铸造铝合金:相图中D点以右的部分,有 共晶铝合金、亚共晶铝合金和过共晶铝合 金之分。
1. Zn、Cu、Mg和Si四种元素与Al形成二元(CuAl2、 Mg2Si、MgZn2)和三元(Al2CuMg、Al2Mg3Zn3)化合 物,在Al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剧烈地减少,能通过 热处理强化,称为可热处理强化型Al合金;
2. Al-Mg、Al-Si、Al-Mn二元合金,加入的合金 元素虽然也有明显的溶解度变化,但热处理强化效果不 大,只能以退火或冷作硬化态应用,称为不可热处理强化 型Al合金;
铝合金的时效过程及组织
现以Al-Cu合金为例分析,Al-Cu合金的分解过 程为:
<2→GP区→ (1) GP区
1938年,A.Guinier和G.D.Prestor各自独立用X射线结构分析 方法发现:Al-Cu合金单晶体自然时效时在基体的{100}面上 发生了铜原子偏聚,构成了富铜的圆盘形片(约含铜90%)即 G.P区。G.P区的形状与尺寸:在电子显微镜下呈圆盘状,直 径约 5~ 10nm,厚约0.4~0.6nm,数量约1014~1016/cm3
3. Cr、Mn、Zr等元素的溶解度虽小,但对合金的耐热 和耐蚀性改善有明显作用,因为这些过渡族元素能明显地 抑制再结晶和细化晶粒 。
铝合金的强化
1、固溶强化 2、时效强化(析出强化、沉淀强化)
淬火后的铝合金,在室温停留或加热保温 后,在析出第二相过程中造成性能(如强度、 硬度等)变化的现象,称为时效。
有利于增加G.P区的数量并使其尺寸减小。 1由于GP区与基体间没有相界面(完全共格),界面能极小,形核功也小, 因此在空位的帮助下在很低的温度即能迅速形成;
2作为GP区晶核的微小偏聚区,数量非常大,形成速度极高,但只有长大 到一定尺寸才能成为GP区; 3偏聚区的长大需要原子扩散迁移,因此以溶质原子的扩散速度可估计GP 区的形成速度。
(1)过饱和固溶体的分解虽可分几个阶段,但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只能说在一定温度 和时间内以某一阶段为主。 如:Al-4Cu合金
在130 ℃以下时效以形成GP区为主;
在150-175 ℃间时效以θ"为主;
在225-250 ℃间时效以θ'为主;
高于300 ℃时效以θ为主。
同一温度,时效不同时间也可得到不同组织。如在 130 ℃时效,不超过5天以GP区为主;10天以θ"为主,还 能生成一部分θ'相;超过100天则完全由θ'相组成。
轻合金的优点
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 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 耐腐蚀 适应空间环境 寿命和安全
1.1铝及铝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1) Fe与Si总是同时存在,因此 Fe和Si在 工业纯铝中基本呈三元化合物存在,出现 FeAl3或游离Si的机会很少;
2)当Fe>Si时形成富Fe的化合物α (Al12Fe3Si),而Si>Fe时形成富Si的化 合物β(Al9Fe2Si2)。二者都是脆性化合 物,但α相呈骨架状或团块状,而β相呈粗 大的针状,故后者对塑性的危害更大。
θ'是高温时效产物,对硬化有一定贡献,但最大硬化发生在θ"数量处于最大值时,当 θ"质点逐渐长大时,其数量逐渐减少,共格应变逐渐降低,合金逐渐软化(过时效)。
(4) 平衡相θ( CuAl2)是退火产物 ,具有正方 结构, 与Al的晶格结构差别更大,与基体无共格关 系。
θ相与基体无共格关系,因此共格应变消失,同时随着其粗化,数量减少,相 邻颗粒间的平均距离增大,合金软化而远离其峰值强度状态。
铝合金的时效过程及组织
时效硬化现象 1906年,德国Wilm A发现时效硬化现象; 1919年,弄清楚是由α过饱和固溶体分解 引起的; 1935年,发现在平衡相析出前还有过渡相; 1938年,Guinier和Preston发现GP区。 至此,完全弄清过饱和固溶体α'的分解过 程为: <2→GP区→过渡相→平衡相
轻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轻合金概述
• 轻金属是指密度小于3.50g/cm3的金属材料 。 铝 和 镁 的 密 度 分 别 为 2.70g/cm3 和 1.74g/cm3,故以铝和镁 为基的合金被称为 轻金属合金或轻合金。钛的密度 为 4.50g/cm3,现在也将其归类于轻金属。 一般地说,轻合金的强度和刚度都比结构钢 小。但它们的密度小,比强度(强度/密度)和 比刚度(弹性模量/密度)都比较大,与结构钢 ,甚至与超高强度钢相 当,所以与超高强度 钢一起在航空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减轻 飞机结构重量,提高运载能力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