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专题复习导学案附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专题复习导学案附答案解析

学案37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目标定位] 1.了解交通和通信发展的状况。

2.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3.了解本地(县、市)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的表现: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①__________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2.交通方式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的表现(1)交通方式的发展会带动②______________的变化。

(2)交通方式的③________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1)山地地区:地势④______,交通运输线路稀少,⑤____________________单一,商业网点密度小。

(2)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商业网点沿⑥________分布,密度大。

2.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1)交通最优:商业网点多位于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⑦__________沿线。

(2)市场最优:市中心有多条道路通过,⑧________最高,能吸引大量⑨__________。

【问题思考】1.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的兴衰有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商业中心的形成需要哪些基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一交通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读“阜阳市对外交通口岸转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安徽阜阳城北商业贸易频繁,原因是______河是对外交通口岸,说明______对城址的选择有很大影响。

(2)20世纪20年代后,商业中心移到三里河一带,原因是____________,说明城市的分布向________的地段移动。

(3)20世纪70年代后,淮南铁路、京九铁路相继建成,阜阳成为主要的__________城市,火车站附近形成了河东__________区和________区。

(4)阜阳对外交通口岸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迁,说明交通因素对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很大。

【反思归纳】该题以阜阳城区的扩展图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交通运输对城市形成、发展以及城市形态的影响。

读图可知,城市扩展的过程是①→②→③→④,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受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①泉河沿岸,有便利的______航运,②位于泉河与颖河的交汇处,有两个方向________的优势,③移向河流的下游,河面更宽广,________更便利,④则是随着现代________的修建而出现的更具有现代特征、对交通运输要求更高的河东工业和仓库区。

总之,不管是城市空间地域形态的变化,还是商业中心位置的变化,都受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

探究点二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读“我国华北平原商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商业中心都沿________分布。

(2)图中属于大型商业中心的城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商业中心均分布于交通________。

(3)图中的商业中心中,位于京广铁路和京沪铁路交会处的是________。

(4)由此可见,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1.图中商业中心都是沿铁路线分布的,属大型商业中心的城市有北京、天津和石家庄,且都位于铁路的______处,北京位于京广、京沪、京哈、京张等多条铁路的交会处,石家庄是京广铁路、石太、石德等铁路交会处,天津则是______、______、______铁路的枢纽之地。

2.商业中心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1)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__________区和销售区(前者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后者取决于人口密度、数量和消费水平)。

(2)要有便利的__________条件,便于原料和商品的集散。

一、选择题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①沿海地区②沿河流两岸③地势低洼处④地势高峻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影响连接甲、乙两城铁路修建的制约性因素主要有()①地形崎岖②多沼泽③跨越河流多④多火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白令海峡是连接北美洲和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

俄罗斯计划出巨资修建白令海峡海底隧道,打通俄罗斯与美国阿拉斯加的铁路。

结合下图,回答3~4题。

3.下列因素中不属于修建隧道两侧铁路的主要自然障碍的是() A.气候寒冷B.喀斯特地形广布,地下溶洞、暗河众多C.冻土广布D.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4.有关俄罗斯交通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国土辽阔,运输以空运为主B.东、西、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海洋航运便利C.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东欧平原有放射状的稠密铁路网,与欧洲西部和我国均有铁路直接相通D.由于开凿了人工运河,乌拉尔河沟通了黑海、亚速海、里海、波罗的海和白海,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运干线为使珠三角地区真正实现“1小时生活圈”,广东省政府对原有的珠三角轨道交通建设方案进行优化,轨道线网密度大大增加,线网总长度增加近2.5倍。

广珠轻轨是“珠三角”轨道交通网的主轴线之一,在珠三角城际轨道系统中动工最早,目前土建施工情况良好。

据悉,广珠轻轨建成后,从江门西站出发,10多分钟就可到中山。

30多分钟就可到珠海、广州,不用1小时就能到深圳,江门将融入“珠三角1小时城市圈”。

据此回答5~6题。

5.上述材料表明了交通运输发展方向的哪个方面() A.大型化B.高速化C.专业化D.科技化6.广珠轻轨的建设可能对途经城市产生的影响是() A.人口向广州方向迁移B.工业向广州方向迁移C.增加商业网点的数量D.农业生产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人类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据此回答7~8题。

7.联系世界范围内地域大分工的主要方式是()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河流运输D.海洋运输8.20世纪初,促进阿根廷牧牛业飞快发展和销售市场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A.良种牛的培育B.冷冻船的发明C.优质饲料作物的种植D.清洁水源的开辟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完成9~10题。

9.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A.甲B.乙C.丙D.丁10.对图中路线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内部道路网比较合理B.城市内部道路不宜改造成为“井”字形道路C.城市内外联系十分方便D.高速公路、铁路应穿越城市中心二、综合题11.读“某地区城镇示意图”(图中等值线为等高线)。

已知A、B、C是该地区同等级别的3个城市,D、E、F是比A、B、C级别低的同等级乡镇。

据此回答(1)~(2)题。

(1)如果该地区修建铁路,从经济效益考虑,最先连接哪两个城镇较为合理()A.A——E B.C——D C.A——C D.都一样(2)当上述铁路修通后,D、E、F 3个乡镇哪个经济发展最快?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读“我国四大跨海大桥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四座已建或拟建的大桥分别为粤海大桥________;杭州湾大桥________;港珠澳大桥________;金厦大桥________。

(填代号)(2)填出图丙、丁中,字母代号所对应的城市名称:A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丁大桥规划时,采取桥隧结合的方案,主要是考虑________因素。

A.成本B.航运C.技术D.潮汐(4)我国修建跨海大桥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认为四座跨海大桥修建的主要意义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甲图所示区域需从乙图所示区域调入等农产品;而乙区域需从甲区域调入产品;出现这种商品流通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物流公司为甲、乙两区域的商店配送货物,需用大型货车配送的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图中B处商店派出的流动货车到达A处的售货路线有P、Q两条线路,应选择线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C、D相比较,最适宜于布局大型商业批发中心的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课前准备区①交通干线②聚落空间形态③衰落④起伏⑤交通运输方式⑥公路⑦高速公路⑧通达度⑨消费人口问题思考1.交通线路的改变常引起在交通要道沿线发展起来的聚落的繁荣或衰落。

2.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资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是组织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国内和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

商业中心的形成,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相对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二是要有便捷发达的交通运输。

因此,一个地区内的人口数量及其分布、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的通达性,都是选择商业中心区位时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

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1)泉河流(2)泉河淤塞交通便利(3)铁路枢纽工业仓库(4)城市空间地域形态和商业中心位置反思归纳交通运输内河水运水运铁路探究点二(1)铁路(2)北京天津石家庄枢纽(3)北京(4)便利的交通(优越的交通位置)反思归纳1.交会京哈京沪京九2.商品来源交通运输课后练习区1.A2.B3.B4.C5.B 6.C7.D8.B9.D10.D11.(1)C (2)D乡镇发展最快。

它离C城市较近,经济发展受益于AC之间铁路的带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