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塑钢缠绕管施工方案

塑钢缠绕管施工方案

Xxx市政道路改造工程塑钢缠绕管(SRWPE)施工方案编制:审核:编制单位:XXXX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O一一年一月五日塑钢缠绕管(SRWPE)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XXXX入城道路位于XXXXX县城东北部,是XXX东北方向入城内的一条重要通道,项目起于XXX,终点止于XXX。

本项目为既有路拓宽改造工程。

根据业主要求及优化设计,本工程排水涵洞主要采用塑钢缠绕管(SRWPE)。

K0+500-K0+550右侧共计36m;K0+692-K0+825右侧共计132m;K0+825右侧原人行通道涵接长共计24.6m;K0+825左侧共计162m;以上总计354.6m均采用φ1800mm的塑钢缠绕管。

K0+508.55右侧24m,采用φ1600mm的塑钢缠绕管。

检查井或连接井按设计规范(或根据业主要求)设置。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2.2气候水文3.3地层岩性3.4地质构造3.5地震3.6水文地质3.7工程地质三、塑钢缠绕管(SRWPE)排水管道、检查井(连接井)施工1、管道和检查井或连接井,采取机械开挖施工,开挖沟槽边坡1:0.33,板壁支撑。

先开挖沟槽,机械吊装管道就位,埋设塑钢缠绕管(SRWPE)管道,同时施工检查井或连接井。

2、测量放线,塑钢缠绕管(SRWPE)管道放线,一般每隔20m设中心桩。

管道检查井处、变换管径处均应设中心桩,必要时要设置护桩或控制桩。

排水管道抄平后,应绘制管路纵断面图。

排水管线测量工作,认真详细记录。

⑴、施工前由测量人员先校核图纸,根据甲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和水准点及图上的线点位置,以及施工地段的地形地物,确定施测方法。

⑵、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放出管中线及井位。

⑶、将施工地段的原地标高复测一次,以确定该施工地段的开挖深度。

⑷、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注意保护测量控制点,如发现测量控制点被破坏,及时会叫测量人员补测,以保证测量精确度。

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定出管道中线及井位并引出水准基准点,作为整个排水工程的控制点。

每次测量均要闭合,按规范严格控制闭合误差。

施工前先复测各排水出口标高,若与设计有矛盾,立即会叫设计人进行调整。

四、高密度聚乙烯塑钢缠绕管(SRWPE)高密度聚乙烯塑钢缠绕管(SRWPE),DN1600、DN1800。

采用电热熔带连接(电热熔带连接方式适用于规格DN/ID1200~DN/ID2600的管材)。

(一)、一般要求1、排水管道的材料⑴、管材颜色为黑色,颜色应色泽均匀。

⑵、管材内表面应平整,内外壁应无气泡和可见杂质,管壁焊缝无脱开,加强筋应规整,无钢带裸露。

⑶、管材切割后的断面应补焊修整,无毛刺,无钢带裸露。

2、管道运输⑴、短距离运输,不应在坚硬不平的地面或石子地面上滚动。

以防损伤管道。

⑵、内劲DN≥1000时,不宜叠放运输,小口径管道若采用叠放运输时应将管道保持稳定,管道之间应适当留有缝隙,以防管道发生滚动。

3、管道装卸⑴、管道主要采用机械装卸,装卸时应采用柔性好的皮带,吊带或吊绳进行安装,不得采用钢丝绳和链条来装卸或运输管道。

⑵、管道装卸时应采用两个支撑点,其两个支撑吊点位置宜放在管长的四分之一处,以保持管道稳定。

⑶、在管道装卸过程中应防止管道撞击或摔跌,尤其注意对管道端保护如有擦伤应及时与厂方联系,以便妥善处理。

4、管道存放⑴、当管道直接放在地上时,要求地面平整,不能有石块和容易引起管道损坏的尖利物体,要有防止管道滚动的措施。

⑵、不同管径的管道堆放时,应把大而重的放在下边,轻的放在上边,管道两侧用木楔或木板挡住,堆放时注意底层管道的承重能力,堆放高度不超过2.4米,变形不得大于6%。

⑶、管道存放过程中,应严格做好防水措施,插口保持洁净。

⑷、严禁在管道附近有长期明火。

⑸、管道存放的周围不能有易燃物。

(二)、施工方法1、坑槽开挖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进行开挖,人工配合。

沟槽开挖土方调至填方区填土或用自卸车外运至指定地点弃土。

在开挖前,沟槽的断面,开挖的次序和堆土的位置由现场施工员向司机及土方工详细交底。

在开挖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在现场指挥并应经常检查沟槽的净空尺寸和中心位置,确保沟槽中心偏移符合规范要求。

为保证槽底土壤不被扰动或破坏,在用机械挖土时,要防止超挖,挖至离设计标高前20~30cm时用人工开挖、检平,尽量避免超挖现象。

若有超挖,应将扰动部分清除,并必须用中砂回填,用平板震动器振实。

开挖要保证连续作业,衔接工序流畅,分段开挖,以检查井或连接井为一段,以减少塌方或破坏土基,同时要注意边坡土体及支挡板变化,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减少意外事故。

1)、坑槽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

挖土开槽时严格控制基底的高程,基底设计标高以上0.2~0.3m的原状土用人工清理,此时测量一次标高,如果局部超挖或发生扰动,可换填粒径10~15mm 天然级配的砂石料或中、粗砂并夯实。

2)、施工顺序则上按由下游至上游的施工顺序施工,以利坑槽的临时排水。

人工清理后,按设计要求铺上砂垫层,边浇水边夯实至设计要求的高度。

3)、坑槽深度超过3m的地段采用支护。

管沟内安装工作坑旁设置集水坑,管道基础旁设置排水明沟,以防止槽底受水浸泡。

4)、雨季施工,应尽可能缩短开槽长度,做到成槽快,回填快。

一旦发生泡槽,将水排除把基底受泡软化的表层土消除,换填砂石料或中、粗砂做好基础处理,再下管安装。

5)、人工开槽,宜将槽上部混杂土与槽下部良质土分开堆放,以便回填用。

6)、开挖宽度为结构底基础宽度两边各加工作宽度和支撑、模板厚度而定。

7)、施工中应利用截水沟等方法防止地面水流入沟坑内造成塌方或基土破坏。

雨天施工时,若不能及时进行下一工序时,基底没计高程(注意:实际开挖高程应为设计高程减去管厚加上基础和垫层厚),以上宜留20厘米左右一层不挖,待下一工序进行前方予以开挖。

8)、每一段沟槽内采用明沟排水。

如按从下游至上游方向逐段推进施工的,可以利用已完成的管道无市政管网排走。

如分段施工可设置临时集水井配合抽水机以满足施工临时抽水需要。

9)、挖出的土多余部分直接运至于指定地点,其余暂时转移至离坑边2米以外的位置堆放以备回填之用,不应堆在基坑顶边,以免加重土坡压力和阻碍操作及运输。

10)、基坑底面土不得超挖或扰动(指挖松或浸泡等)。

若发生超挖或扰动,应将扰动部分清除,并将超挖和清除位置填回石粉或碎石、砂,并予夯实。

11)、基坑挖至设计高程,应迅速进行复核中线和平水,无误后立即浇筑素砼垫层覆盖,匆使长期暴露而被地下水或雨水浸泡。

12)、管沟槽开挖的宽度按管道基础的宽度加上每边工作面和模板、支撑的厚度进行开挖。

13)、基坑底两侧设置排水沟,以利排除坑积水,避免坑底土壤受浸泡。

14)、开挖时,随时测量监控,保证开挖边坡、基坑尺寸,轴线、槽底的高程达到沟槽验收规定的要求。

2、基础施工⑴、管道基础采用土弧基础,对一般土质,应在管底以下原状土地基或经回填夯实的地基上铺设一层厚度为100mm的中粗砂基础层;当地基土质较差时,可采用铺垫厚度不小于200mm的砂砾基础层,也可分二层铺设,下层用粒径为5~32mm的碎石,厚度100~150mm,上层铺中粗砂,厚度不小于50mm和管材加强肋的高度。

基础密实度应符合本规程表6.2.2的规定。

对软土地基,当基础承载力小于设计要求或由于施工降水等原因,地基原状土被扰动而影响地基承载能力时,必须先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达到规定的地基承载力后,再铺设中粗砂基础层。

⑵、管道基础中在接口等部位的工作坑,宜在铺设管道时随铺随开挖,工作坑的大小可根据现场条件确定。

在接头完成后,应立即用中粗砂回填密实。

⑶、对由于管道荷载、地层土质变化等因素可能产生管道纵向不均匀沉降的地段,应在管道敷设前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3、管道安装1)、安装前检查的项目①、管材类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应有产品合格证和性能说明书;②、管材不得在破损、裂缝及明显缺陷;③、接口用的粘接剂,必须与管材规格配套,并有产品合格证;2)、接口检查,沿管检查,规定的安装位置与接合严密。

3)、下管安装作业,槽内不得有积水,严禁槽内积水下管安装。

4)、管道安装完毕后,用水准仪测量管顶高程,每10米测一点,然后换算成管内底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10mm。

5)、管道安装完毕尚未填土,又遇水泡的井段,进行高程测量和外观检查,如有浮管、错口现象,做返工处理。

6)、管材、管件在装卸、运输、堆放时,严禁抛落及管材相互撞击。

7)、管材如长时间保存,宜放置在棚库内,如露天堆放,加以遮盖,不得受日光长时间曝晒,并远离火源(热源),存放温度,不超过60℃。

8)、开挖沟槽,遇有其它管道及底下构筑物时,予以保护,并及时与有关单位和设计部门联系协同处理。

9)、对开挖的沟槽要有明显的防护警戒标志,设护栏和标志牌,夜间要有霓虹灯标志,护拦拦杆外侧涂反光漆。

在铺管前,根据设计要求,对管材及胶圈类型、规格、数量进行验证,并进行外观检查。

搬运管材,用人工配合货车进行搬运,管材搬运注意轻抬、轻放。

管材长短的调整,可用锯切割,但断面应垂直平整,不应有损坏。

下管安装作业中,必须保证沟槽畅通,防止水泡沟槽。

雨季施工时,注意防止管材漂浮,管线安装完毕尚未填上时,一旦遭到水泡,应进行中心线和管顶高程复测,和外观检查,如发生位移、漂浮、错口现象,作返工处理。

下管作业可用非金属绳索溜管,用非金属绳索系住管身两侧,保持管身平衡匀速溜放,使管材均衡地放在沟槽线位上。

禁止用绳索勾住两端管口或将管材移到槽边翻滚抛入槽中,支撑开槽时因支撑影响宜采用从槽的一端集中下管,在槽底将管材运至安装位置进行安装作业。

接口前,先检查管子的长度是否有合适,接口范围内的工作面用棉纱清理干净。

接口时,用锉刀或刮除掉断口内外飞刺,外棱铣出15度,将插口擦拭干净,然后涂抹粘接剂,先涂抹承口随时立即用力垂直插入将承稍做转动,约1分钟,粘牢后立即将溢出的粘接剂擦拭干净。

10)、施工工艺①、下管前,先清除管坑内杂物,加固基坑的支撑,排除基坑内的积水,然后在平基上弹放管道中线,复核平基面标高。

②、管材应附有出厂合格证,安装前检查管的外观质量,不使用有裂缝、蜂窝等现象的管材。

③、根据管径大小和现场情况,采用人力下管和吊车下管相结合。

下管时应将管道排好,然后对线校正,严格控制中线和标高,自下游向上游进行下管,并用中心线法或边线法控制管道的中线11)、安管的质量标准管道必须垫稳,管底坡度不得倒流水,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木块等杂物。

4、管道连接由人工进行焊接,其焊接产生的有毒气体是本工程管道焊接的一大难点。

管道焊接处是整个排水管的施工关键所在,因此,焊接质量的监控是本工程施工的一大难点、重点。

⑴、电热熔带连接结构见下图焊接质量控制措施4.将电热熔带及锁紧扣5.用夹钳将锁紧扣带扣紧.6.把热熔机电源与电热熔机(绿灯亮),查看热熔状况.7.红灯亮时,电热熔过程完成.关掉电源,再一次用夹钳将锁紧扣带扣紧,并保持一定的冷却时间.8.电热熔带充分泠却后(夏季约20分钟,冬季约10分钟),将锁紧扣带松开,施工完毕.9.施工工具及附件:锁紧扣带、夹钳、热熔机、电源、电线等⑵、施工要点①、将待连接二根管材端口对齐对靠并尽可能同轴,在管材椭圆度较大时应尽可能使二根管材端口长短轴对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