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1【案例一】郑某因故意杀人一案被公安机关执行逮捕。
在被逮捕的次日,郑某聘请其表兄杨某(某国家税务局公务员)以及王律师共同担任其辩护人。
公安机关同意了郑某的这一要求。
接受委托后的第二天,王律师持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所公函以及委托聘请手续到看守所要求会见犯罪嫌疑人郑某,看守所以王律师未取得侦查机关批准手续为由不予安排会见。
案件侦查终结后,移送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为更好地了解案情,王律师又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诉讼文书案卷材料的申请,人民检察院以案件需要保密为由拒绝。
问题:1、本案中,公安机关有哪些诉讼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2、本案侦查程序中,王律师有哪些主要的诉讼权利?3、本案中,看守所不予安排会见是否符合法律规定?4、本案中,检察机关不允许王律师查阅卷宗材料是否符合法律规定?5、本案中,如果在审查起诉阶段,王律师获得了郑某没有作案时间的证据,其是否有义务将该证据告知检察机关?6、本案中,对于检察机关不允许王律师查阅卷宗材料的做法,王律师有何救济途径?【案例二】被告人李某,系甲市某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甲市A区公安机关办理王某涉嫌诈骗案件时,李某接受王某家属的聘请,担任王某的辩护人。
侦查期间,A区公安机关认为李某涉嫌威胁、引诱证人作伪证,遂对李某立案侦查。
后由A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甲市A区法院以妨害作证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两年。
判决生效后,将李某交付位于乙市丙区的某监狱执行。
执行中,发现李某2008年在丁市还犯有另外一起诈骗罪。
经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移送甲市A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A区检察院审查后向A区法院提起公诉,同时移送了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
法院开庭审理后,李某以A区法院已经审理过自己的妨害作证罪案件,不能保持中立立场为由,申请A区法院整体回避,而应由甲市中院指定其他法院管辖。
审理中,法院认为检察院指控的犯罪事实证据不清,遂建议检察院补充侦查。
检察院补充侦查后,重新提起公诉。
A区法院受理后,经开庭审理,以诈骗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六年,与前妨害作证罪合并执行有期徒刑七年。
一审判决作出后的第二天,A区法院院长立即发现对李某诈骗罪量刑过重,遂指令合议庭立即重新审判。
重审后,A区人民法院重新以诈骗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三年,与前妨害作证罪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四年。
判决作出后,李某不服,提出上诉,经二审审理,甲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李某根本不构成诈骗罪和妨害作证罪。
但在判决作出前,李某因病死亡,二审法院遂裁定终止本案审理。
问题:1、A区公安机关对李某妨害作证罪是否有权管辖?2、A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时移送的材料范围是否适当?3、A区法院对李某涉嫌诈骗的案件是否有管辖权?4、对于李某的回避申请,一审法院应当如何处理?5、A区法院有哪些程序违法之处?1说明:本讲义各题均以修改后的刑诉法规定为准,不考虑修改后的刑诉法的生效时间。
16、乙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终止审理的做法是否正确?【案例三】3月10日,犯罪嫌疑人甲因琐事与被害人乙发生争执,并殴打乙致轻伤。
3月11日,A区公安局作出刑事拘留决定并于当日对甲执行拘留。
拘留后,经讯问,甲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A区公安局遂于3月13日将甲送看守所羁押。
3月28日,A区公安局提请A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甲。
A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退回A区公安局补充侦查。
经补充侦查后,A区公安局重新提请批准逮捕,A区检察院做出了批准逮捕的决定。
对甲执行逮捕后,在侦查阶段,A区检察院发现,甲认罪态度较好、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采取取保候审不至于造成社会危险性,遂直接对甲做出了取保候审的决定。
问题:1、A区公安局有无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2、A区检察院有无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3、如果对甲执行逮捕后,在侦查阶段,A区公安局发现对甲采取取保候审不至于造成社会危险性,应当如何处理?【案例四】甲区检察院接举报称该区土地管理局局长李某有重大受贿嫌疑,遂于2012年8月1日决定对李某立案侦查。
2012年8月3日上午十时,甲区检察院未经传唤直接拘传李某到该区某宾馆302房间进行讯问。
经讯问,2012年8月4日十九时,李某承认了收受某房地产开发商张某人民币七十万元的犯罪事实。
甲区检察院遂立即决定对李某进行监视居住。
为便于侦查,尽管李某有住处,甲区检察院仍然决定在该宾馆302房间由自己执行监视居住。
2012年8月6日,甲区检察院将对李某监视居住的情况告知了李某的妻子张某。
2012年10月4日,因李某未经批准,擅自离开该宾馆,甲区检察院对其做出逮捕的决定,并告知甲区看守所在提起公诉前不得安排李某的辩护人会见李某。
2012年10月6日,甲区检察院将对李某逮捕的情况告知了李某的妻子张某,但并未告知其羁押地点。
问题:1、检察院对李某的讯问行为有无违法之处?2、检察院将李某在某宾馆执行监视居住的程序有无违法之处?3、在对李某的监视居住期间,能否对李某的通信进行监控?4、在对李某的监视居住期间,李某的辩护律师是否有权要求会见?对于其会见的要求,甲区检察院能否不予批准?5、甲区检察院对李某做出逮捕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6、检察院告知看守所不得安排会见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案例五】刘某系聋哑人,涉嫌故意将李某打成轻伤。
李某向甲区公安局报案后,公安机关做出了不予立案的决定。
李某不服,向公安机关提出复议,公安机关以李某有权直接向法院提出自诉为由维持原来的不立案决定。
甲区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决定确有错误,遂直接通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该案侦查终结后,经审查起诉,甲区检察院向甲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甲区法院受理此案后,决定适用简易程序,由审判员张某独任审理。
因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公诉人在移送全部案卷材料后并未到庭参加诉讼。
庭审中,刘某对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
法院经审理查明,本案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因被告人系聋哑人,依法2应当减轻刑事责任,最终判决被告人刘某有期徒刑二年。
问题:1、本案中,甲区公安机关有无程序不当之处?2、本案中,甲区检察院有无程序不当之处?3、本案中,甲区法院有无程序不当之处?【案例六】2013年4月5日,某大学保卫处在巡逻中发现某青年行迹可疑,有盗窃犯罪嫌疑,遂对其进行讯问,无果,然后将其扭送到公安机关。
由于王该青年拒不提供其真实姓名,公安机关于当日对其决定并实施刑事拘留,并于4月7日上午将其送看守所羁押。
4月7日下午,公安机关将该青年提押至公安局讯问室,对其进行了第一次讯问,讯问中,犯罪嫌疑人自报姓名为王某(但无法查证属实)。
公安机关遂以其自报姓名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检察院批准逮捕后,经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
检察院认为本案根本没有犯罪事实,遂作出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决定。
公安机关认为该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拒不释放王某,并向上级检察院提出复议。
被不起诉人王某也不服,认为自己并未犯罪,向上一级检察院提出申诉。
问题:1、本案中有哪些做法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2、检察院对该青年王某批准逮捕后,对王某的侦查羁押期限应当如何计算?【案例七】2010年10月2日午夜,A市某区公安人员在辖区内巡逻时,发现路边停靠的一辆轿车内坐着三个年轻人(朱某、尤某、何某)行迹可疑,即上前盘查。
经查,在该车后备箱中发现盗窃机动车工具,遂将三人带回区公安分局进一步审查。
案件侦查终结后,区检察院向区法院提起公诉。
(证据)朱某——在侦查中供称,其作案方式是3人乘坐尤某的汽车在街上寻找作案目标,确定目标后由朱某、何某下车盗窃,得手后共同分赃。
作案过程由尤某策划、指挥。
在法庭调查中承认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但声称在侦查中被刑讯受伤。
尤某——在侦查中与朱某供述基本相同,但不承认作案由自己策划、指挥。
在法庭调查中翻供,不承认参与盗窃机动车的犯罪,声称对朱某盗窃机动车毫不知情,并声称在侦查中被刑讯受伤。
何某——始终否认参与犯罪。
声称被抓获当天从C市老家来A市玩,与原先偶然认识的朱某、尤某一起吃完晚饭后坐在车里闲聊,才被公安机关抓获。
声称以前从没有与A市的朱某、尤某共同盗窃,并声称在侦查中被刑讯受伤。
公安机关——在朱某、尤某供述的十几起案件中核实认定了A市发生的3起案件,并依循线索找到被害人,取得当初报案材料和被害人陈述。
调取到某一案发地录像,显示朱某、尤某盗窃汽车经过。
根据朱某、尤某在侦查阶段的供述,认定何某在2010年3月19日参与一起盗窃机动车案件。
何某辩护人——称在案卷材料中看到朱某、尤某、何某受伤后包有纱布的照片,并提供4份书面材料:(1)何某父亲的书面证言:2010年3月19日前后,何某因打架被当地公安机关告知在家等候处理,不得外出。
何某未离开C市;(2)2010年4月5日,公安机关发出的行政处罚通知书;(3)C市某机关工作人员赵某的书面证言:2010年3月19日案发前后,经常与何某在一起打牌,何某随叫随到,期间未离开C市;(4)何某女友范某的书面证3言:2010年3月期间,何某一直在家,偶尔与朋友打牌,未离开C市。
(法庭审判)庭审中,3名被告人均称受到侦查人员刑讯。
辩护人提出,在案卷材料中看到朱某、尤某、何某受伤后包有纱布的照片,被告人供述系通过刑讯逼供取得,属于非法证据,应当予以排除,要求法庭调查。
公诉人反驳,被告人受伤系因抓捕时3人有逃跑和反抗行为造成,与讯问无关,但未提供相关证据证明。
法庭认为,辩护人意见没有足够根据,即开始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
法庭调查中,根据朱某供述,认定尤某为策划、指挥者,系主犯。
审理中,何某辩护人向法庭提供了证明何某没有作案时间的4份书面材料。
法庭认为,公诉方提供的有罪证据确实充分,辩护人提供的材料不足以充分证明何某在案发时没有来过A市,且材料不具有关联性,不予采纳。
最后,法院采纳在侦查中朱某、尤某的供述笔录、被害人陈述、报案材料、监控录像作为定案根据,认定尤某、朱某、何某构成盗窃罪(尤某为主犯),分别判处有期徒刑9年、5年和3年。
(2011年卷四真题)问题:1.法院对于辩护人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的请求的处理是否正确?为什么?2.如法院对证据合法性有疑问,应当如何进行调查?3.法院对尤某的犯罪事实的认定是否已经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为什么?4.现有证据能否证明何某构成犯罪?为什么?5.如何判断证据是否具有关联性?法院认定何某辩护人提供的4份书面材料不具有关联性是否适当?为什么?【案例八】某国有贸易公司主管会计陆某和出纳会计伍某多次勾结起来涂改购物单,从中贪污公款300万元,其中陆某分得200万元,伍某分得100万元。
在侦查过程中,检察院收集到以下证据:(1)被涂改的单据六张,经鉴定,是伍某的笔迹;(2)伍某、陆某二人供认作案过程的口供;(3)陆某得款后将赃款存入银行的六张定期存款单;(4)销货单位发票存根;(5)伍某在犯罪后向陆某发送的手机短信,其内容能够说明整个的案件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