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要点第1课鸦片战争一、背景:1、罪恶的鸦片贸易: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①白银外流,造成清财政危机。

②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③统治机构更加腐败。

④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⑤严重削弱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3、林则徐禁烟:1839年,林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200多万斤二、战争经过:爱国官员: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

见课本第4页画像。

▲三、结果:签订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中英《南京条约》,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四、影响:(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3)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注意:(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见课本《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和《割让香港岛示意图》。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侵华罪行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956年10月~1960年10月3、主凶:英、法4、帮凶:俄、美二、列强的罪行:1、英法~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2、沙俄~趁火打劫,强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三、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军占领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建立与清对峙的政权。

太平军将领李秀成抗击洋枪队,在慈溪之战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见课本第9页华尔的照片。

)第3课收复新疆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是我国西北的门户。

二、新疆危机:1、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自立为汗。

2、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妄图分裂新疆。

三、“海防”与“塞防” 之争。

李鸿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保东南海防;左宗棠提出“不能扶起东边倒却西边”,主张“海防”与“塞防” 并重。

力主收复新疆。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

1、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战略方针“先北后南,缓进急战”3、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19世纪80年代,通过外交努力,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是损失了中国西部的一块土地和大量赔款。

五、历史意义:巩固了祖国的西北塞防,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六、评价左宗棠。

(见课本第15页自由阅读卡,见课本13页画像。

)左宗棠是湘军的重要将领,后做了清朝的封疆大吏,他和李鸿章都是洋务派的重要人物,但是左与李在对待外国侵略的态度是有很大不同,左宗棠对外国侵略势力主张抵御,是抵抗派的著名将领,左宗棠认为新疆乃西北屏障,新疆一失,必祸及内地,因此,他坚决主张出兵新疆,驱逐外患,收复失地,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一、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2、主要战役:①黄海海战:此战后,日本舰队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②旅顺战役:旅顺陷落,日本对旅顺和平居民进行野蛮大屠杀。

③威海卫战役:威海卫溃败,李鸿章—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④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

见课本第16页导人框。

※二、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1、签订时间;1895年。

2、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3、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④增辟通商口岸等。

4、影响:①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②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5、用史实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程度①《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大量领土,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②2亿两白银的赔款,加重了祖国人民的经济负担,加剧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增辟通商口岸,便利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

总之,《马关条约》后,日本轻易从中国捞到这么多好处,则直接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朝,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义和团运动1、原因;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2、斗争对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3、运动中心:京津地区。

4、主要战役:廊坊战役。

5、结果: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

6、性质及意义:是一场反帝爱国农民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

见课本第21页。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爆发:1900年,西摩尔率领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2、主要侵略罪行:①攻占天津,北京(第二次遭受洗劫)②镇压义和团运动3、结果:清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主要内容:①赔款白银4.5亿两。

②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坼毁大沽炮台派兵驻扎要地。

④划定使馆界。

4、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注意:重要问题(1)、《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最沉重的枷锁,请你结合《辛丑条约》主要内容,谈一谈该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

答:①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的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一方面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萧条;另一方面大量举借外债,便利列强通过贷款控制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②清政府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使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帝国主义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④在北京设“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各国公使成为清政府的“太上皇”(2)、西方某历史著作认为:林则徐虎门销烟,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这一观点你赞成吗,请结合史实,写一篇50—150字的辩论稿。

答:这一观点不对,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正义行为,英国殖民者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决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历史的必然性,因为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发展水平很高,资产阶级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3)、《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答:这种说法有道理。

通过《辛丑条约》,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

并使清政府完全置于帝国主义的军事监督和武力控制之下:按条约要求,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清政府官员变成了帝国主义的“守土官长”,慈禧更是对洋人言听计从。

这些均表明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忠实走狗。

说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毫不为过。

第6课洋务运动一、背景: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清政府的统治是内外交困。

二、时间:19世纪60~90 年代三、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即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

四、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五、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六、洋务运动主要活动:1、前期“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

目的:武装军队①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是中近第一个兵工厂,是洋务派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

②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近代军事工业(见书第28页);③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是中近第一个交通企业,也是当时远东第一大船厂(见书第29页插图)。

2、后期“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原因:辅助军事工业)①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中近第一个轮船公司。

②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中近第一个钢铁厂)见书第29页。

3、筹划海防,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科技人才。

→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奕訢创立的,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

)见书第29页插图。

5、设立翻译馆,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七、洋务运动的破产: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八、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九、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洋务派没有认识到,不触动封建制度,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是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的,随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洋务运动也宣告破产。

因此,洋务运动没能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第7课戊戌变法一、维新思想的传播:1、背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主要领导:康有为、梁启超。

见课本第32页照片。

3、公车上书(见课本32页插图)。

①经过:《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邀请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

②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4、维新派政治团体:强学会。

机关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二、百日维新:1、时间:1898年6~9月2、内容:①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官吏,打击封建官僚,任用维新人士,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政权。

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文化:兴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传播维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传播3、性质:是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

三、戊戌政变:1、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2、戊戌六君子:维新派人士谭嗣同(见书32和33页插图和他说的一段话)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六人遭清政府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答: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和领导的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和资本主义改良运动。

它虽然失败了,但是它所宣传的资产阶级思想,却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极大反映,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更多有识之士开始思索救国救民之路,因此,客观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它是近代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第8课辛亥革命※一、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各种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探索。

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二、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见书第38页,袁剪辫子表示革命)三、辛亥革命1、背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2、孙中山创建革命党①兴中会:1894年,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见书36页会址)②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机关刊物《民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