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采茶舞曲》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

2.欣赏:《采茶舞曲》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采、右采、上采、下采。

4.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采茶舞曲》。

进一步感受江南地方风格的特征。

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用自己的舞姿去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

三、表演《采菱》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2. 听唱、学唱曲调3. 选择打击乐器伴唱三、编创与活动:命题创作——《远航》1、指导学生用废旧物品,瓶、罐、塑料杯、木棒……各种打击乐器等各自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用各种手段,如:可用人声来模仿海鸥叫等等编创一曲《远航》的乐曲。

2、.各组编创,教师巡视指导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表演《柳树姑娘》1.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2.聆听CAI课件范唱。

3.讲解附点四分音符:4.再听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

5.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8小节曲调。

6.请自学后8小节。

7.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8.学唱第二声部。

(1)听范唱,注意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

(2)第二声部“啦啦啦”表达什么情绪?三、聆听《洪湖水,浪打浪》1.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2.介绍《洪湖赤卫队》剧情(讲故事)3.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第四课快乐的课间1.说理导入2.聆听范唱3.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内容与情绪。

4.再听一次范唱,请全体看着歌谱。

5.学习曲调。

6.用“啦”把全曲哼一下,要唱得轻松愉快7.跟着我的前奏完整地把歌唱一唱。

三、聆听《乒乓变奏曲》1.初听变奏曲主题曲调。

设问:你听这段音乐像什么在跳动?2.复听主题曲调。

要求: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唱一次,跟着录音的音乐唱一次。

3.初听全曲。

设问:你能听出这一主题的不断变化吗?4.复听全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表演《大家来唱》1.知识导入2.聆听范唱,教师边范唱边打三拍子的图式。

3.学曲调:先学唱第一声部。

用三拍子指挥图式边划动作边看谱唱。

(1)先学唱前8小节。

注意1→i的跳跃要唱准,先想好音高再唱。

(2)再学唱后8小节。

4.学唱第二声部曲调,也分成两个8小节,二次学唱。

5.配上打击乐伴奏。

三、在图的下方配上节奏或用图谱表示”的创作练习。

如:“骑马”用马蹄印的深浅表示其强弱——图谱。

也可用强弱的连续黑、白圆圈表示:“荡秋千”用三拍子节奏与图谱,“时钟”当然是二拍子的节奏。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聆听《陀螺》1.解题:设问:谁玩过陀螺,或见到过陀螺?说说怎样玩法?解题:陀螺是一种玩具,请看教材中的插图:一个小孩执鞭子在打陀螺(椎形木制品两头尖的,在抽打下能快速旋转)。

本曲就是作者在创作一组《儿童游戏》中的一首小品曲。

2.初听全曲。

设问:你能从音乐声中感受陀螺在孩子们的抽打玩耍中飞快的转动的情景吗?3.复听全曲。

三、聆听《旋转木马》2.初听全曲。

设问:你能从快速的节奏、高低起伏的曲调流动中想像到孩子们在电动木马上旋转的情景吗?3.复听全曲。

设问:你能听出乐曲的开始部分与最后一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吗?当最后一部分再现第一部分曲调时,请举手表示你已听出来了,好吗?四、复习歌曲1.复习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2.复习演唱歌曲《大家来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四种形式1.聆听管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设问:国歌的作者是谁,谁作词?谁作曲?2.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3.聆听独唱、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设问:在什么场合演唱或演奏《国歌》4.聆听管弦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设问:当国歌响起时你想到什么?三、音乐知识:“上行”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表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聆听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要求学生轻声跟着录音学唱,注意后半拍、起拍及附点音符的时值。

2.跟着录音小声唱曲调。

3.跟着录音或教师的伴奏歌唱国歌4.教师重点指导的部分带有“>”记号的要唱得加强力度。

师生讨论这一句的含义,当时抗日战争的形势下的民族危机;当前21世纪我们民族是否还存在危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设问:为什么这句的力度要越唱越响?“起来!起来!起来!”的含义是什么?三、聆听《歌唱祖国》1.欣赏《歌唱祖国》(第一段歌词)设问:(1)听到过这首歌吗?什么时间听到的?(2)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2.复听《歌唱祖国》全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聆听《月亮月光光》1.欣赏《月亮月光光》,要求边听边看歌词,设问: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2.复听全歌。

设问:这首歌用什么速度演唱?这样的速度对表演这首歌起什么作用?3.再次复听.设问:(1)这首歌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你能用线条把它画出来吗?(2)这首歌曲由几个声部演唱,也请用线条把它画出来行吗?三、聆听《小夜曲》1.欣赏《小夜曲》介绍作品:这是18世纪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所作《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中二、复习歌曲《愉快的梦》1.学生跟伴奏演唱歌曲。

设问:怎样才能把歌曲唱好?2.有感性地背唱歌曲。

二、听辫活动——曲调的上行或下行1.教师弹奏二遍。

2.学生用手指向下或向下,表示听辨的答案。

3.跟着钢琴唱一唱,感受一下旋律行进的方向。

音乐知识:“下行”教学基本要求:1.结合歌曲《愉快的梦》的教学进行讲解。

2.复习〈愉快的梦〉歌谱。

设问:这4小节曲调的行进方向有什么特征?三、编创与活动——编自己的歌1.创作4小节下行的曲调,节奏与音符完全按学生自己的愿望进行创作。

2.教师对学生的创作,把典型的曲调介绍给全体学生,鼓励积极参与者。

第六课少年的歌课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音名及变音记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表演《我是少年阿凡提》1.讲解音名与变音记号——升记号“#”2.介绍阿凡提,问:你能说出他的英雄事迹吗?3.曲调学习:分为二部分,教师的指导重点在第一部分的曲调,即从第1小节到第17小节。

而在第一部分中间,主要是头4小节及第13小节到第17小节。

因此这9小节可以通过听唱与跟唱法学习,其它部分可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部分即从第18小节开始到结束比较有规律,可以组织学生自学、互学进行学唱。

三、编创小品1.歌词创作“谁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拓展他们的思路,这是综合能力的显示。

2.结合歌词创作进行小品设计与排练。

各组可以施展集体的智慧创作表演。

3.分组展示小品,评价。

板书设计:我是少年阿凡提三、聆听《小机灵的歌》1.欣赏:《小机灵的歌》要求: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歌词理解歌曲的内容。

2.复听时要求学生随音乐哼唱。

3.在二次欣赏的基础上,由学生自己编简单的歌词,最后的“小一休”改为X X X。

4.随音乐唱主题后,配上自己编的歌词,在音乐伴奏下表演“唱唱周围的小机灵”。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聆听《只要妈妈露笑脸》1.初听歌曲。

要求了解歌曲的内容。

设问:(1)妈妈为什么不露笑脸?(2)妈妈什么时候露笑脸?2.复听歌曲。

感受朝鲜音乐的风格。

设问:歌曲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音乐在节奏与旋律上有什么特征。

3.再次聆听歌曲:随音乐轻轻哼唱,体验孩子对妈妈的亲切的呼唤。

三、表演《摇篮曲》1.听范唱,教师做哄小宝宝入睡的动作。

2.再听一次,请大家边听边打拍子。

3.用点谱法学唱第一乐句4小节4.在教师指导下再学唱其余乐句。

5.准确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聆听大提琴曲《摇篮曲》1.初听第一乐段。

设问:(1)这是中国风格的音乐还是外国风格的音乐?(2)从这段音乐中,你感受到什么情景?2.初听第二乐段。

设问:这段音乐的情绪与第一乐段的情绪有什么变化?3.聆听全曲。

三、聆听管弦乐曲《摇篮曲》1.初听全曲设问:你熟悉这曲调吗?乐队表现怎样的情景?2.复听全曲。

设问:你能辨别出几种乐器的音色?在教材中标出来。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聆听《回声》:1.欣赏《回声》设问:你听听这支歌讲些什么?这支歌的歌名叫什么? 2.介绍《回声》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表演《山谷静悄悄》1.情景导入2.聆听范唱第一乐段。

师生讨论:山谷有雾,有花,有小白兔,所以没有声音,静悄悄的。

3.再听听有什么声音。

——范唱第二乐段,问:“叮咚叮咚”是什么声音?4.学唱歌谱。

(1)先唱第一乐段。

前4小节和第7、8小节学生唱,中间第5、6小节教师接唱。

(2)第二乐段各人自学,注意八分休止符、附点四分音符、顿音记号。

(3)完整唱歌谱。

注意前奏与问奏,进入要整齐,边唱曲调边划4/4指挥图式,注意各种记号。

5.带着你想像的意境,有感情地表演《山谷静悄悄》。

三、音乐知识:力度记号f、p讲解渐强、减弱记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聆听《羊肠小道》1.音乐导入:听这是什么动物的叫声?播放《羊肠小道》的引子部分的驴叫。

2.介绍作品名称及组曲《大峡谷组曲》3.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提示:这一部分你能听出驴叫声及驴子在山谷的羊肠小道上上山下山的走路声。

设问:在这一段音乐中你能想象旅游者骑着毛驴的情景吗?4.谁能讲讲你从音乐中听的故事?5.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提示:如果说第一部分主要是描写驴子的,那么这一部分主要描写的是什么?6.完整欣赏全曲。

三、编创与活动:到山谷去旅游把本单元的内容整合起来,加上各种手段(打击乐、自制乐器、人声等)创设旅游情景。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表演《荡秋千》1.听范唱,唱一遍歌,唱一遍曲。

设问:你能听出这里有几句是重复的乐句。

2.学唱第一乐段曲调(1)提示:这是一首欢乐的歌曲,速度应该稍快,但在开始学唱曲调时,可放慢速度。

另外学唱曲调必需要打拍子或划2/4 拍指挥图。

(2)难点与重点: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附点四分符点节奏要唱好; 两处的大跳要唱准;八分休止符要断开。

3.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4.有感情地表演《荡秋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表演《小孩世界》1.学唱曲调(1)附点节奏,这首歌的附点节奏很多,很重要,它能形象地表现儿童欢快的性格。

(2)第四乐句的四级分解和弦的音准,要进行指导唱准。

(3) 2/4 拍的节拍感,要求学生一定要划指挥图式,突出强弱,唱好节拍感。

2.完整唱全曲:提示:要唱出两个乐段的情绪上的对比,尤其第二乐段的开始两句,节奏拉宽要唱得舒展、赞美,与前后形成鲜明对照。

三、为歌曲伴舞:1.由于这首歌曲富有现代的气息,曲调带有通俗歌曲的风格,因此建议用现代舞动作为歌曲伴舞,更能表现其风格特征。

2.选择打击乐为歌曲伴舞,烘托其气氛。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聆听《真善美的小世界》1.介绍迪斯尼乐园的背景。

2.欣赏全歌:边听边划2/4 拍指挥图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