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新闻摄影》第一编第二章

自考《新闻摄影》第一编第二章

第二章动态新闻摄影发展简史第一节动态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1、卢米埃尔兄弟、爱迪生等发明家对电影的诞生作出了重大贡献,弗拉哈迪、维尔托夫和格里尔逊等推动了电影纪录片的发展。

2、电影的发明过程:①1880年,美国人埃德沃.幕布里奇将连续拍摄的奔马照片投射在幻灯银幕上;②1888年,法国生物学家艾蒂安.朱尔.马莱发明出最早的能够连续拍摄的感光片,一条感光片能拍摄40张照片,从而设计出了“软片式连续摄影机”。

最早的摄影机就此产生。

③幕布里奇将24台照相机排成一行,拍摄马,因此获得了“拍摄活动物体的方法及装置”的专利权。

④1894年,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发明自己的电影摄像机,被称为“电影视镜”体型庞大、不易操作,无法推广。

⑤法国人路易.卢米埃尔和他的哥哥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取代爱迪生,发明了手摇式电影摄影机。

只有5公斤,可以在户外拍摄。

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第一部电影《火车进站》。

3、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是由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4、电影纪录片的发展过程①卢米埃尔兄弟拍摄影片的如:《火车进站》、《工厂大门》等,都是对现实生活场景的记录,体现了人类对于电影的最质的要求----还原现实生活。

②1922年,美国导演弗拉哈迪拍摄了一部电影《北方的纳努克》。

这部讲述加拿大北部爱斯基摩人纳努克一家生活的影片,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

③与佛拉哈迪同时期的苏联纪录片导演吉加.维尔托夫,将自己的电影冠以“电影真理报”的名称。

代表作《关于列宁的三支歌》和《在世界上六分之一的土地上》等纪录片,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好评。

④吉加.维尔托夫提出了革命性的“电影眼睛”理论。

是“真理电影”和“直接电影”两大纪录电影运动的源头。

⑤1926年,弗拉哈迪的学生约翰.格里尔逊在一篇评论中,第一次使用“纪录片”这一词语,并对纪录片的概念、形式、艺术价值和美学特征进行了阐述。

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将纪录片从剧情片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电影形态。

格里尔逊被人们称为“纪录片之父”。

他创作的《漂网渔船》、《夜邮》等纪录片,都展现了劳动人民的价值和尊严。

⑥在约翰.格里尔逊的发起和领导下,产生了世界上第一次纪录片浪潮----英国纪录片运动。

⑦美国导演佩尔.劳伦斯、荷兰纪录片大师尤里斯.伊文斯等,也都对纪录片进行了各自的探索和研究。

⑧德国著名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拍摄的纪录片《意志的胜利》。

这是一部在政治上极端反动,记录了1934年德国纳粹党代表大会的活动。

但在艺术上具有巨大价值的纪录片,这也是最早采用同期录音的纪录片。

⑨进入20世纪60年代,纪录片进入了变革时期。

在这一时期,随着小型便携式摄影机和同步录音设备的应用,“真实电影”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让.鲁什和“直接电影”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怀斯曼开始出现。

“真实电影”认为,纯粹的观察记录只能得到表面真实。

为了得到表面下的本质真实,创作者不应躲在摄影机后成为一个局外人,而应积极地参与到拍摄之中,介入被拍摄者之中,促使事物的本质真实显露出来;“直接电影”则认为,创作者不应去影响被拍摄者,而应该站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进行记录,将摄影机对被拍摄者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

尽管两种流派在创作方法和观念上各有不同,但都对后来的纪录片创作和电视新闻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⑩20世纪70年代以后,纪录片的创作逐渐由电影转向了电视。

作为新兴的最具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电视传播享有电影所无法企及的广泛性、及时性与亲和力;20世纪70-80年代,电子新闻采集设备ENG得到了广泛使用,这又使得电影摄像在轻巧便捷方面大大超过了电影摄影。

5、电视的诞生①1817年,瑞典科学家约恩斯.巴瑞利斯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硒,直到1873年,英国人约瑟夫.梅才无意中发现了硒的一个重要特性---光电效应。

所谓光电效应,是指硒元素在接受光线照射时,会产生放电现象,而且放射的电子数量与光照强度成正比。

从理论上讲,人们可以将光线变成电信号进行传播。

而世界上的一切的影像都是光的作用,也就意味着人们可以把图像变成电进行传送。

光电效应的发现,奠定了电视技术的理论基石。

②1884年,德国工程师保罗.尼普科夫发明了一种机械的扫描盘。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扫描盘,为日后的电视机发明奠定了基础。

③1925年,根据尼普科夫的扫描原理,英国人贝尔德研制出了第一台机械电视机。

④1906年美国人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1923年,物理学家弗拉基米尔.佐里金发明了光电摄影管,随后又制造出了光电子显像管;1930年,方斯渥茨发明了图像分析仪和新型电视扫描同声系统;1934年,更为实用的电视摄影机出现。

⑤1936年11月2日,利用贝尔德的发明,英国BBC广播公司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以一场盛大的歌舞开始了电视播出,这一天被公认为电视的诞生日。

不久,德、美、苏、法等国也相继开办了自己的电视台。

6、美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1946年6月7日,BBC从7年前停播的米老鼠节目的中断处开始复播,宣告了英国电视的新生。

①1951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开办了新闻类的公共事务专栏节目《现在请看》,由原来的广播明星爱德华.默罗主持。

讨论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和事件。

②二次大战期间,爱德华.默罗凭借“这里是伦敦”的报道成为美国民众心目中的英雄。

他的言行和思想为美国新闻界树立了一个标尺。

③1953年美国人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加冕典礼的12个小时之后,收看到了典礼的实况纪录片。

④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开始更多地介入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争夺和匈牙利事件,1959年尼克松与前苏联总理赫鲁晓夫的厨房辩论及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用鞋底敲击桌面等电视新闻节目,都让美国人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奇特政治景象。

△1960年,尼克松与肯尼迪进行了首次电视答辩。

⑤20世纪60年代,美国电视新闻进入了黄金时代。

△电视新闻见证1963年肯尼迪遇刺、1968年马丁.路德金遇刺、黑人争取民权运动、越南战争、人类登月等重大历史事件。

△与此同时,CBS、NBC(全国广播公司)和ABC(美国广播公司)三大电视网的垄断地位开始形成,并且确定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明星制度。

⑥20世纪70年代之后,电视新闻开始越来越倾向于触及尖锐敏感的社会问题,以引起广泛的关注。

;以CBS的《60分钟》和ABC的《20/20》为代表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开始出现。

人们意识到电视新闻的作用远非单纯地记录和反映社会生活那么简单,它们还承担着推动社会进步这个更重要的责任。

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视新闻节目进一步发展。

新型技术设备的应用使得电视制作水平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卫星直播和有线传输等技术,为电视新闻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1980年,特德.特纳创办了24小时全天候滚动播出新闻的专门新闻频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海湾战争时期一举成名。

今天,随着FOX电视台打破三大电视网的垄断格局,美国电视新闻开始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趋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电视是世界电视的试验田。

美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可以看做是世界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缩影。

7、电视新闻创作的发展电视新闻是伴随着电视的产生而快速发展起来的。

随着电视制作技术的进步和设备条件的改进,电视新闻和电视新闻摄影的表现方式、创作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和更新。

①口播新闻是电视新闻的最初阶段。

②为了突出电视的画面优势,1947年,美国的全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率先使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新闻,电视新闻进入影片新闻时期。

(优点:携带轻便。

缺点:缺乏同步记录声音的系统)③20世纪70年代,ENG设备被发明出来,并被普遍应用。

这是电视新闻发展里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电视新闻从此获得了自身独立的品格。

(ENG是Electronc News Gathering的缩写,意味“电子新闻采集”)。

优点:它是一个独立的采访拍摄系统。

具有小型、轻便、摄录同步等特点,极大地方便了电视新闻记者在现场进行灵活拍摄,大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

电视新闻的优势开始发挥出来。

同时,由于ENG能够同步记录新闻的画面和声音,使得在增加信息量的同时,也大大增强了电视新闻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ENG的出现还使得电视新闻创作的观念得以丰富,人物采访、电话采访等手段都被纳入到电视新闻的表现方式之中。

④卫星传播技术的出现使得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广泛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0世纪60年代,日本第一次采用直播卫星传播电视节目。

到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已经纷纷在用卫星传送节目。

⑤今天,伴随着方兴未艾的数字技术革命,电视的制作、传输和接收过程也正在经历着一场根本上的变革。

电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必将给电视带来一种全方位的、根本性的变革。

第二节中国动态新闻摄影的产生和发展1 “萌芽时期”(1938—1957)中国电视新闻摄影的主要史实、代表人物及新闻理论①中国的电视新闻事业起源于早期的新闻纪录电影.在中国的电视事业尚未创立的时期,新闻纪录电影一直担负着用影像记录真实历史的重任。

②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解放区成立了一支新闻记录电影队伍。

1938年秋,八路军总政治部在延安成立了电影团,成员包括袁牧之、吴印咸、徐肖冰等著名摄影师。

记录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全中国的历程。

③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新闻记录电影转为对新中国各条战线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报道。

在后来,新闻记录电影一直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来源。

2 草创时期(1958-1966)①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1958年9月2日,正式开播。

第一天的新闻节目内容是:工业先进生产者和农业生产合作社主任的谈话、新闻纪录片《到农村去》。

②1958年5月15日的图片新闻报道《东风牌小汽车》是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自办新闻节目。

③1958年11月2日开始播出口播新闻节目《简明新闻》。

当时的大量节目来自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新闻简报》。

从1960年开始,北京电视台设立固定的《电视新闻》专栏,播出自拍的新闻和纪录片。

这个时期成为“新闻纪录片”的时代。

3 挫折时期(1966-1976)①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国的电视事业遭受了重大的挫折。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取得的唯一成绩,就是陆续开办了彩色电视。

②1973年,北京电视台试播彩色电视。

4 大发展时期(1976-1992)①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国的电视事业迎来了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②1978年元旦,一档名为《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新闻节目正式设立,这就是《新闻联播》节目。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

③1978年底,中央电视台开始在新闻拍摄中使用ENG设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