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ppt课件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ppt课件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2.钢筋的焊接



电渣压力焊示意图
•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纵向钢筋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余热处理钢筋不宜焊接)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典型题目】下列焊接方式中,现场梁主筋不宜采用的是()。 • A.闪光对焊 • B.电渣压力焊 • C.搭接焊 • D.帮条焊 • 【答案】B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4.大模板体系:其优点是模板整体性好、抗震性强、无拼缝等; 缺点是模板重量大,移动安装需起重机械吊运。 • 5.散支散拆胶合板模板体系:优点是白重轻、板幅大、板面平整、 施工安装方便简单等。 • 6.早拆模板体系:优点是部分模板可早拆,加快周转,节约成本。 • 7.其他还有滑升模板、爬升模板、飞模、模壳模板、胎模及永久 性压型钢板模板和各种配筋的混凝土薄板模板等。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三)钢筋代换 • 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办理相应设计变更文件。 • (四)钢筋连接(注意与钢结构连接区分) • 1.钢筋的连接方法 • 焊接、机械连接和绑扎连接三种。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机械连接图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典型题目】关于钢筋连接方式,正确的是()。 • A.焊接 • B.普通螺栓连接 • C.铆接 • D.高强螺栓连接 • 【答案】A
≥50 2是分水岭 ≥75 8是分水岭 ≥100 ≥75 ≥100 ≥100
• 3.当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时,方可拆除侧模。 • 4.快拆支架体系的支架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拆模时应保留立杆 并顶托支承模板。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二、钢筋工程(受力筋不能用符号带P的,符号带P的可以做箍筋) • (一)原材进场检验 • 钢筋进场时,应作力学性能检验。 • (二)钢筋配料 •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 •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 度 •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5.采用扣件式钢管作高大模板支架的立杆时,支架搭设应完整。 钢管规格、间距和扣件应符合设计要求;立杆上应每步设置双向水平 杆,水平杆应与立杆扣接;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6.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足够的 承载能力;上、下楼层模板支架的立柱宜对准,并铺设垫板。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典型题目】100m 高钢筋混凝土烟囱筒身混凝土施工最适宜的模 板选择为()。 • A.木模板 • B.组合钢模板 • C.滑升模板 • D.散支散拆胶合板模板 • 【答案】C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二)模板工程设计的主要原则 • (1)实用性; • (2)安全性: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 (3)经济性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如果上述钢筋需要搭接,还要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典型题目】钢筋配料时,弯起钢筋(不含搭接)的下料长度是 ()。 • A.直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 • B.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钩增加长度 • C.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 D.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 【答案】C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四)模板工程安装要点 • 1.模板安装应按设计与施工说明书 顺序拼装。木杆、钢管、门架等支架 立柱不得混用。 • 2.基础坚实,设排水措施、垫板。 对冻胀性土应有防冻措施,软土地基 采取堆载预压(需要时) • 3.竖向模板安装时,应在安装基层 面上测量放线;并应采取保证模板位 置准确的定位措施。 • 4.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7.后浇带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
• (五)模板的拆除 • 1.模板拆除时,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 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的顺序,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
பைடு நூலகம்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
板 梁拱壳
≤2 2<跨度≤8 >8 ≤8 >8 悬臂构件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 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3.钢筋机械连接 • 钢筋机械连接直径范围宜为 16~50mm的螺纹钢 • 4.钢筋绑扎连接(或搭接) • 当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5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8mm时,不宜采用 绑扎搭接接头。 • 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架的拉杆等)的纵向受力 钢筋均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典型题目】模板工程设计的安全性指标包括()。 • A.强度 • B.刚度 • C.平整性 • D.稳定性 • E.实用性 • 【答案】ABD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三)模板及支架设计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 1.模板及支架的选型及构造设计。 • 2.模板及支架上的荷载及其效应计算。 • 3.模板及支架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验算 • 4.绘制模板及支架施工图。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一)常见模板体系及其特性 • 1.木模板体系:优点是制作、拼装灵活,较适用于外形复杂或异 形混凝土构件,以及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工程;缺点是制作量大,木材 资源浪费大等。 • 2.组合钢模板体系:优点是轻便灵活、拆装方便、通用性强、周 转率高等;缺点是接缝多且严密性差,导致混凝土成型后外观质量差。 • 3.钢框木(竹)胶合板模板体系:其特点为自重轻、用钢量少、 面积大、模板拼缝少、维修方便等。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基础精讲班
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
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 一、模板工程 • 模板工程:由模板和支架两部分。 • 模板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模板及支架的类型,模板及支架的材料要求,模板及支架的计算书和 施工图,模板及支架安装、拆除相关技术措施,施工安全和应急措施,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技术要求。滑模、爬模等工具式模板工程及高 大模板支架的专项施工方案,应进行技术论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