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技术浅析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混凝土的结构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能。

因此,加强混凝土浇筑技术,不但能够保证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得到提升,还能在整体上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能。

本文对进行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混凝土在实施浇筑过程中所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结构在质量方面的安全性和
稳定性。

关键词:浇筑技术准备工作解决措施提供保障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080-01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混凝土结构方面出现了问题,将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工程在今后的使用效果方面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甚至会引发恶劣的安全事故,对人民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

因此,为了提高混凝土在结构方面的质量问题,从而为人民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提供基本的保障,必须加强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建设,不断优化浇筑环节。

1 做好浇筑前的准备工作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提高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必须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而为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
过程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

(1)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确定施工地面是干净的,对地面进行妥善处理,保证建筑浇筑的地面能够达到验仓的合格水平,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

(2)在浇筑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浇筑技术所需的原材料——如砂子、钢筋等的用量,保证这些原材料的用量完全符合有关规定所制定的规格要求。

(3)在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式上一般要采用具有科学依据的台阶式或者平铺式。

当然,除了这两种方式之外,在采用其他方式时,也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上科学的制定出来的要求进行,不能将几种浇筑方式混用,也不能随意的将一种浇筑方式换为另一种浇筑方式。

(4)在混凝土的制作阶段,要按照相关资料所规定的顺序和剂量标准严格的进行拌制,并保证混凝土的搅拌能够均匀。

如果在原材料的基础上要添加其他的外加剂,应严格的控制外加剂的用量,避免导致分配资料的不均匀现象,从而对整个施工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5)在运输所需材料时,要保证材料运送的快速及时,工作人员不能因为运送过程麻烦就相互推脱,最终导致施工进程被延迟,进而对整个施工项目产生消极影响,要始终保证工程实施过程的正常运行,不能因缺料而影响工程的运作。

2 解决浇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会因为一些因素的作用而产生一些质量方面的问题,这对整体的建筑工程的质量都会产生影响,降低了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必须积极的采取措施解决浇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为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

2.1 混凝土的浇筑要符合相应的振捣要求
混凝土中的振捣,是在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施工过程中为施工质量提供保证的一项重要工作。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自吊口进行自然下落的高度应该控制在2 m之内,如果浇筑混凝土的高度在3 m以上,在施工过程中,就要采用合理的措施进行安全控制,避免因距离过高而产生事故。

在选择振捣器时,要在混凝土的浇筑环节中采用分层分段的技术,从而保证施工过程能够连续进行开展,不会在开展过程中出现时间上的断层,在根本上保证混凝土的结构质量,尽量减少在质量方面出现的问题,同时,连续的进行工程的实施,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造成时间的不必要的浪费。

2.2 控制温度裂缝的发生
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尤其针对一些体积较大的混凝土,温度裂缝问题时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温度裂缝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由水到热的反应过程,这就导致混凝土内层与外层的温度产生很大的落差,巨大的温差使混凝土的内外两边负
荷不同,从而造成温度裂缝。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在进行建筑物的浇筑工作时,必须严格控制好混凝土在内层结构和外层结构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两者之间的温差不宜过大。

例如,在制作混凝土的过程中,要适当的减少水泥的用量,并降低混凝土结构中的含水量,从而降低水化热反应发生的几率,采取这些措施来减少直至避免温度裂缝现象的发生。

在降低混凝土结构中的含水量时,可以采用一些减水剂。

2.3 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其中要特别注意外界的气温变化对浇筑实施过程的影响。

当外界的气温过高时,容易发生水化热反应,就会造成混凝土内层与外层的温度差异,内层结构中的高温不容易扩散开,从而造成温度裂缝。

因此,针对气温对浇筑过程产生的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当外界的气温高出正常温度许多时,在实施浇筑的过程中,就应该在混凝土的表层结构上覆盖一些有效的具有隔热效果的材料,例如塑料薄膜或泡沫等,这样就能避免混凝土受到阳光的直射,降低外界高温对结构质量的消极影响。

当外界的气温过低时,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水化热反应,导致水化热的反应时间大大被延长,导致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时间被延长,造成人力、物力的不必要的浪费。

当外界的气温稍微低于正常温度时,在实施浇筑的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的结构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例如在混凝土的表层结构上覆盖
一些具有保温效果的材料,保证混凝土进行正常的水化热反应的温度,从而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

当外界的气温低于正常温度很多时,就要运用升高水温的方法或者使用碘钨灯进行照射,通过这些手段来保持混凝土内层和外层结构在温度上的均衡,从而避免因温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造成质量方面的问题。

3 结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进行,我国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建筑方面也不断提出新的需求,这就对建筑的施工质量方面有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的工作时,不但要做好工作开始前的准备,还要针对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避免问题的出现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保证建筑工作的顺利实施,并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提供根本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石.浅谈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6).
[2] 徐文君.清水混凝土建筑施工出现的技术问题探讨[j].黑
龙江科技信息,2011(14).
[3] 冯宇.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
技致富向导,2011(3).
[4] 汪惠军,骆勇忠,王铁林.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混凝土
的控制技术[j].经营管理者,201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