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分项施工方案

模板分项施工方案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职务(称)审核人职务(称)批准人职务(称)批准部门(章)编制日期项目部二零年月模板工程施工专项方案会签表第一节编制依据1.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所设计的《1#、2#、3#、地下室结构施工图》以及与之对应的相关图集规范。

2. 国家、地方现行相关规范、规程、标准,主要包括:《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框架轻质填充墙构造图集(西南05G701(四))》《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4G329-3~6 )》《钢筋混凝土过梁(03G322-1、03G322-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2、3 )》第二节工程概况2.1.1本工程为武胜县万善镇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项目,位于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万善物流园区。

本工程由3栋为纯剪、框支剪力墙结构的高层建筑(2栋17+1、1栋18+1)以及一层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的大底盘地下室组成,上部结构嵌固在基础顶。

基础形式主楼部分为筏板基础,地下室部分为独立基础。

设计使用年限50年,地下室抗震等级二级,3#楼框架柱、剪力墙、框架梁为四级抗震,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1#、2#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支柱抗震等级为一级,框架柱抗震等级为三级,框支梁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梁抗震等级为三级;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第三节施工工艺模板工程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的关键环节,模板工程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承载新浇混凝土的自重、侧压力及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

一、模板选用1、梁、柱、剪力墙、板全部采用木模。

2、主体工程按三层配制,梁侧模和板底模配制三套,梁底模配制三套。

3、本工程采用的木模材料尺寸1830mm×913mm,16mm厚黑色双面覆膜板。

4、所有模板在使用过程中,不论使用多少次,只要出现破损就必须进行更换。

二、模板支撑的设计1、剪力墙的支承系统采用Φ48×3.5钢管作为内外钢楞,内钢楞间距400mm,外钢楞间距600mm,钢楞宜采用整根钢管,接头应错开设置,搭接长度不少于200mm,内墙与内墙、内墙与外墙模板之间的连接用锥形螺栓连接,采用槽钢卡及锥形穿墙螺栓加强固定,墙体斜撑间距1m,与楼层满堂架连为整体。

支模形式详附图。

2、剪力墙模板验算(l)承载能力计算:按三边固定,一边简支梁计算,由附图可知,取一区格400×400mm为计算单元。

①荷载计算a.新浇砼的侧压力P=(0.4+150T+30K1K2V13)×10=79KN/m2式中:T为砼温度取20℃,K1为外加剂修正值以1.2,K2坍落度修正值取1.15,V为砼浇筑速度取6m/h。

b.倾倒时砼产生的荷载取2KN/m2(泵送)。

②荷载组合P=a+b=79KN/m2+2KN/m2=81KN/m2③弯矩:Mmax=KPl2(查表弯矩系数K=0.0255)=0.0255×81×0.6×0.62=0.446N ·m 截面最大应力:σ=Mmax W =0.446×106 16 ×600×5.52 =147.4KN/mm2<[σ]=160N/mm 2满足条件(2)变形计算(b =600mm )构件刚度EJ =bh3E12 =2.36×1012N/mm2Wmax =5ML248B0 =5×0.446×106×0.62×1062.36×1012=0.007MM <[w]= L500 =⒈2mm 满足条件(3)锥形穿墙螺栓承载能力计算锥形穿墙螺栓两端作用力(剪力墙按400mm 厚计算): F =50×0.36=18KN锥形穿墙螺栓(Φ12)截面积: S =πr 2=113.10mm 2 锥形穿墙螺栓截面应力:σ=18000113.10 =159.15N/mm 2 < [σ]=210Nmm2满足要求。

2、楼板模板结构计算(1)楼板底模的计算(木枋间距取为300)查表可得弯曲设计强度fd=15N/mm 2,弹性模量E =10000N/mm 2承载能力计算首先进行荷载计算(砼楼板厚度为120mm ),板宽采用1m ,其荷载计算如下:按简支梁计算,其计算弯矩为:M =ql 28 =12.418×30028 =139703.00N ·mm截面抵抗短:W=bh 26 =1000×1226 =24000mm 3截面最大应力:σm =M W =139******** =5.82N/mm 2<15N/mm 2 满足要求变形计算:f max = 5×ql 4384×EJ =5×13.918×3004384×10000×144×103=1.02<[f max ]=2mm 满足要求(2)楼板底模下肋——100×70杉木枋的计算 承载能力计算首先进行荷载计算,由配板方案查得木枋间距为300mm ,所以分布在 木枋上的反荷载q =0.3×13.918=1754KN/m由施工组织设计查得木枋下支座与支座之间的距离L =1.2m 木枋按简支梁计算,其跨中计算弯矩为: M =q128 =4.1754×120028=751.572KN ·mm截面最大应力:σm =M W =751.5721166666.67= 6.44N/mm 2由施工手册查得杉木许用应力[σ]=15N/mm 2 所以σm =6.44N/m 2<[σ]=15N/m2满足要求由以上计算可知木枋按简支梁计算就能满足承载要求,实际情况下的木枋为等跨连续梁更能满足要求。

变形计算:q =0.3×11.118=3.3354N/m 由施工手册上查得杉木弹性模E =0.1×105Mpa 所以f max =5×q14 384×EJ =5× 3.3354×12004384×1000×4.1667×bh 312=1.5mm <2mm (满足要求)所以既然简支梁就能满足变形要求,则实际情况下的连续梁结构更能满足变形要求。

(3)现浇钢筋砼楼板支撑系统验算(按160厚板) 模板支架荷载计算钢模板及连接钢筋自重力 750N /m2 钢管支架自重力 250N/m2 新浇砼自重力 6250N/m2 施工荷载 2500N/m2合 计 9750N/m2 钢管间距为1.2m 每根钢筋支撑面积为1.2×1.2=1.44m 2,每根立杆承受荷载l.44×9750=14040N ,用Φ48×3.5钢管,A =489mm 2。

钢管回转半径:i=d 12+d 22 4 =412+4224=15.78mm各立柱间布置双向水平撑,上下进两道(地下室设三道),并适当布置垂直剪力撑,按强度计算:σ=N A =14040489 =28.7N/mm 2按稳定性计算:长细比:λ=L i =120015.78=76.05查《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附表3.1得φ=0.807 由σ=N φA =140400.807×487 =35.58N/mm 2 < f = 215N/mm 2满足条件,故其它楼板钢模支撑也符合要求。

4)现浇梁、模板支撑验算暂按300×1000现浇梁模板支撑系统验算。

钢模板及迕接钢筋自重力 750N/m 2 钢管支架自重力 250N/m 2 新浇砼自重力 36750N/m 2 施工荷载 2500N/m 2 合 计 40250N/m 2 由施工组织设计查得,钢管间距0.8×0.8,每根钢管支撑面积0.6×0.8=0.64m 2,每根立杆荷载0.64×40250=24150N ,用φ48×3.5钢管,i=15.78mm 。

每立杆布置双向水平支撑,上、下两道,并适当布置垂直剪力撑,按强度计算:σ=N A =19320489 =39.51N/mm 2 按挠度计算:长细比:λ=L i = 80015.78 =50.7查表得φ=0.914N φA = 193200.914×489 =43.23N/mm 2 < f = 215N/mm 2 故满足条件,相应其它梁模板支撑也符合要求。

三、施工前检查1、施工前,应熟悉施工图,根据结构形式、尺寸和砼浇筑方法设计出模板配制图(余留量由缝模调节),标出其位置、型号和数量,有特殊要求的要加文字说明,并放出全部或局部大样。

2、模板及其支撑体系要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严格控制模板垂直度和平整度,要求拼缝严密,保证各部分几何尺寸与设计相符。

3、砼浇筑前要保证模板内洁净,砼浇筑过程中要派人值班,如发现有变形、松动等情况应及时修补加固,保证实现清水梁、板、柱、墙面。

4、模板因周转多次而易变形、损坏,因此必须强调文明施工,加强管理,合理操作,保持模板完好,确保砼施工质量。

四、柱模板安装1、柱模安装工艺流程:弹柱位置线—→搭设安全架子—→抹找平层作定位墩—→绑扎柱钢筋—→插入对拉螺栓及塑料套管—→清扫柱内杂物—→安装柱模板—→检查对角线、垂直和位置—→安装柱模箍—→紧固对拉螺栓—→全面检查校正—→群体固定—→安装斜撑和剪刀撑。

2、采用18MM厚双面覆膜板制作成定型模板,模高为层高扣除梁高+50,梁、柱接头处制作成定型梁、柱帽模。

3、采用50×100木枋作模板竖向背楞立放,间距350。

4、采用φ48×3.5钢管作横向模箍,模箍安装自下而上进行,间距取500~750,沿柱高下密上稀。

5、采用φ48×3.5钢管作支撑体系,柱模设斜撑,柱模间设水平撑和剪刀撑。

6、采用φ14钢筋制作柱模对拉螺栓,横向布置间距300,竖向布置间距同柱模箍。

9、当砼浇筑高度超过3m,为防止砼发生离析分层,在柱模2.5m高度处开设门子板作为砼浇筑口,并在脚部开设门子板作为杂物清扫口。

门子板与柱模同时组装,使用时临时拆开,使用完毕后原位固定。

10、柱模安装完毕后,应全面复核其垂直度、对角线长度差、截面尺寸等项目,若有偏差应立即校正。

11、为防止柱脚出现烂根现象,在浇筑板砼时在柱周边嵌埋木条,柱模支好后在其上面钉锁脚板,以防根部胀模漏浆。

五、墙模板安装1、墙模安装工艺流程:弹墙位置线—→绑扎墙钢筋—→插入对拉螺栓及塑料套管—→安装门洞口模板—→一侧墙模板安装、就位—→安装斜撑—→清扫墙内杂物—→安装、就位另一侧墙模板—→安装斜撑—→对拉螺栓穿过另一侧墙模板—→调整模板位置—→紧固对拉螺栓—→斜撑固定—→与相邻模板连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