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基础
四、清理
清除模板内的木屑、泥土等杂物,木 模浇水湿润,堵严板缝及孔洞,清除积 水。
五、混凝土搅拌
根据配合比及砂石含水率计算出每盘混 凝土材料的用量。认真按配合比用量投料, 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 于90s。
六、混凝土浇筑
浇筑现浇柱下条型基础时,注意柱子插 筋位置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和倾斜。在浇 筑开始时,先满铺一层5~l0cm厚的混凝土 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段和钢筋网片的位置
扩展基础构造要求
图2.4 柱下钢筋混凝土单独基础 (a)台阶型;(b)锥台型;(c)杯口型
基坑开挖
基础施工前应进行验槽,如局部有软弱土层 应挖除,并用灰土或砂砾分层回填夯实,如 有地下水应排除,基槽(坑)内的浮土、积水、 淤泥、杂物等应清除 。垫层施工:垫层厚 度一般为100毫米但比小于70mm,混凝土 强度等级不小于C20,在验槽后应立即浇筑, 以免地基上扰动。
九、混凝土养护
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常温下,应在12h 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常温养护不得少于 7d,特种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d。养护 设专人检查落实,防止由于养护不及时而 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
十、模板拆除
侧面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 不因拆模板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拆模 前设专人检查混凝土强度,拆除时采用 撬棍从一侧顺序拆除,不得采用大锤砸 或撬棍乱撬,以免造成混凝土棱角破坏。
模板
模板的质量要求: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 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均匀 涂刷脱模剂;接缝不漏浆,严禁脱模剂污染钢筋、 污染混凝土接槎处。并采取适当的成品保护措施; 模板的拆除与堆放要注意保护其免受损害。 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 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应有积水; (2)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 (3)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4)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 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
混凝土的浇筑注意事项
首先注意施工段的划分、施工流向和砼供 应能力以及设备能力还有分层厚度、方向。 注意不要出现冷缝;其次是后浇带节点的 处理;降水除磷;模板,刚进的隐蔽处的 验收;上部墙柱结构插进的放线,复核; 另外要有应急预案,如停水停电等。搅拌 机一般准备两台或多台,以防止出现故
障不能正常工作。
筏板基础
建工1032班二组,组员:赵卓、沈中振、王广红、 周超、姜连秀、杨晓彤、郭位芳
内容提要
扩展基础定义及构造要求 基坑开挖 钢筋的绑扎及模板的支护 混凝土的浇筑
扩展基础定义
将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通过向侧边扩展成 一定底面积,使作用在基底的压应力等于 或小于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而基础内部 的应力应同时满足材料本身的强度要求, 这种起到压力扩散作用的基础称为扩展基 础。系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图2.3 墙下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a)无肋;(b)有肋
扩展基础构造要求
锥形基础边缘高不宜<200mm,坡度i≤1:3;小于250mm时可 做成等厚板。阶梯形基础每阶高宜为300~500mm。 垫层厚度一般为100mm。 底板受力钢筋最小直径不宜<10mm,间距不宜>200mm和 <100mm。有垫层时混凝土的净保护层厚不宜<40mm,无垫层 时不宜<70mm。纵向分布筋直径≮8mm,间距≯3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 初选时基础的高度一般大于或等于b/8。 当地基软弱或承受差异荷载时,为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和抗 弯能力,可采用带肋基础。肋部纵向筋和箍筋按经验确定。
测量放线
基 坑 开 挖
修理边坡
二、钢筋绑扎
垫层浇筑完成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弹 线、支模、铺放钢筋网片。上下部垂直钢筋绑
扎牢,将钢筋弯钩朝上,按轴线位置校核后用
方木架成井字形,将插筋固定在基础外模板上; 底部钢筋网片应用与混凝土保护层同厚度的水 泥砂浆或塑料垫块垫塞,以保证位置正确,表
面弹线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不
基本固定,然后对称浇筑。对于锥型基础,
应注意保持锥体斜面坡度的正确,斜面部分
的模板应随混凝土浇捣分段支设并顶压紧,
以防模板上浮变形;边角处的混凝土必须
捣实。严禁斜面部分不支模,用铁锹拍实。
基础上部柱子后施工时,可在上部水平面
留设施工缝。施工缝的处理应按设计要求
或规范规定执行。条型基础根据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度分段分层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各段 各层间应相互衔接,每段长2~3m,做到 逐段逐层呈阶梯形推进。浇筑时先使混凝 土充满模板内边角,然后浇注中间部分, 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分层下料,每层厚度 为振动棒的有效振动长度。防止由于下料 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吊帮的根部砂浆 涌出等原因造成蜂窝、麻面或孔洞。
允许漏扣,柱插筋除满足冲切要求外,应满足锚固长 度的要求。当基础高度在900mm以内时,插筋伸至基 础底部的钢筋网上,并在端部做成直弯钩;当基础高
度较大时,位于柱子四角的插筋应伸到基础底部,其
余的钢筋只须伸至锚固长度即 可。插筋伸出基础部分 长度应按柱的受力情况及钢筋规格确定。与底板筋连 接的柱四角插筋
对于锥形基础,应注意保持锥体斜面坡度的正确,斜面部分的模板应随 混凝土浇捣分段支设并顶压紧,以防模板上浮变形;边角处的混凝土必 须注意捣实。严禁斜面部分不支模,用铁锹拍实。基础上部柱子后施工 时,可在上部水平面留设施工缝。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有关规定执行杯形 基础的杯口模板要固定牢固,防止浇捣混凝土时发生位移,并应考虑 便于拆模和周转使用。浇筑混凝土时应先将杯底混凝土振实,待其沉 实后,再浇筑杯口四周混凝土。注意四侧要对称均匀进行,避免将杯 口模板挤向一侧 ,浇筑完取出杯口模后注意凿毛。 条形基础应根据高度分段分层连续浇筑,一般不留设施工缝。各段各层 应相互衔接,每段长2~3米左右,做到逐段逐层呈梯形推进。浇筑时,应 先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内边角,然后浇筑中间部分,以保证混凝土密实。 基础上有插筋时,要加以固定,保证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浇筑混凝土时 发生移位 。 施工缝的处理 :若因客观原因造成混凝土不能及时浇筑或供应量不能 满足要求,应在基础中间部位留置施工缝,并在混凝土初凝前留置插 筋,插筋的采用型号和插入混凝土长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在再次浇 筑混凝土前,原混凝土表面必须凿毛并刷素水泥浆1道
施工工艺
基地土质验→槽施工垫层→在垫层位置弹 线抄平→基础施工。如有地下水,应采用人 工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50厘米以下部位, 保持在无水情况下进行土方开挖和基础结 构施工。基坑土方开挖应注意保持基坑底 土的原状结构,如采用机械开挖时,基坑底 面以上20~40厘米的土层,应采用人工清除, 避免超挖或破坏基土。
三、模板安装
钢筋绑扎及相关专业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模板 安装,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或木模,利用钢管或木 方加固。锥形基础坡度>30°时,采用斜模板支护, 利用螺栓与底板钢筋拉紧,防止上浮,模板上部设 透气及振捣孔,坡度≤30°时,利用钢丝网(间距 30cm),防止混凝土下坠,上口设井字木控制钢筋 位置。 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上搭 设脚手架,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浇筑现浇柱下基础时,应特别注意柱子插 筋位置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和倾斜。在 浇筑开始时,先满铺一层5~10厘米厚的混 凝土,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段和钢筋图片 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再对称浇筑。 基础混凝土宜分支连续浇筑完成。对于阶 梯形基础,每一台阶高度内应整分浇捣层, 每浇筑完一台阶应稍停0.5~1,0h,待其初 步沉实后,再浇筑上层,以防止下台阶混凝 土溢出,在上台阶根部出现烂脖子。每一 台阶浇完,表面应随即原浆抹平
施工工艺流程
清理槽底→浇筑垫层→钢筋绑扎 →相关专业施工→清理杂物→支 模板→清理杂物→砼搅拌→砼浇 筑→砼振捣→砼找平→养护→拆 模
扩展基础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砌体承重墙体及挡土墙、涵洞下常采用
的基础形式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建筑物中的柱、桥梁中的墩常用基础形式
扩展基础构造要求
必须与底板筋成45°绑扎,连接点处必须全部绑扎, 距底板5cm处绑扎第一个箍筋,距基础顶5㎝处绑 扎最后一道箍筋,作为标高控制筋及定位筋,柱插 筋最上部再绑扎一道定位筋,上下箍筋及定位箍筋 绑扎完成后将柱插筋调整到位并用井字木架临时固 定,然后绑扎剩余箍筋,保证柱插筋不变形走样, 两道定位筋在打柱混凝土前必须进行更换。钢筋混 凝土条型基础,在T字形与十字形交接处的钢筋沿 一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放置。
七、混凝土振捣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的间距不大于 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上层振捣 棒插入下层3~5cm尽量避免碰撞预埋件、 预埋螺栓,防止预埋件移位。
八、混凝土找平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比较大的混凝土, 使用平板振捣器振一遍,然后用木杆刮平, 再用木抹子搓平。收面前必须校核混凝土 表面标高,不符合要求处立即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