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概述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概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生产和交换的关系
★在生产过程中,要有参加生产的社会成员之间
各种活动和能力的交换,这种交换本身就是直接 的生产过程,因而包含在生产过程中。在生产进 行之前,还要有生产资料的交换,否则生产也无 法进行。生产资料的交换也包含在生产过程中, 这种交换活动 同样属于生产过程中的活动。因 此,人们的劳动能力的交换、生产资料的交换都 属于生产活动。
不可麻痹大意,要防微杜渐。20.12.820.12.805:54:4605:54: 46Dec ember 8, 202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0年12月8日上 午5时54分20.12.820.12.8
追求卓越,让自己更好,向上而生。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上午5时54分46秒05: 54:4620.12.8
弄虚作假要不得,踏实肯干第一名。05:54:4605:54: 4605:5412/8/ 2020 5:54:46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2.805: 54:4605:54Dec-208- Dec-20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05:54:4605:54: 4605:54Tuesday, December 08, 2020
1.所有权表现为一定经济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 件的排他占有或归属关系。
2.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3.产权对财产主体实现利益的要求。
注意: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更多关注公有与私有的 属性,而西方产权理论更多关注私人产权。
第三节 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
一、生产力的性质及其作用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 生产力包含三个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 劳动对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是完全符
合生产力发展客观实际的科学的结论。发展生 产力,特别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高度重视 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二、分工、协作与机器大生产
1.分工的作用:(1)分工使工人的劳动专门化,可 以在较短时间内生产更多产品。(2)分工使生产 工具专门化,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4.人们在消费中的关系:消费品的结构,消费的 方式,消费水平等体现了人们在消费中的关系。
第二节 所有制与产权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意义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的所有、 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 从表面上看,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人对物的占有 关系,实质上它是通过对物的占有而发生的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 的基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由谁支配,不仅 决定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而且决定 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在阶级社会中,一种新生产关系完全代替旧生产 关系,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代表新的生产力的阶 级要求改变旧的生产关系,而反动的统治阶级总 是要维护旧的生产关系。因此,新兴阶级必须经 过革命斗争并取得胜利,建立起自己的政权,新 的生产关系才能取得统治地位。
★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对抗阶级的消灭,人们之 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 们能够自觉地调节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 要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人类历史上各种不 同的生产关系都是由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所决定的。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决 定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以及生产关系变化的程度。
★在一种生产方式内,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性质 是不会变化的。但是,人们在这种生产资料所有 制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及 其形式,是会发生变化的。这种生产关系的变化 和发展,同样是由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的。
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第二节 所有制与产权 第三节 生产力及其发展途径 第四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
第一节 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
一、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相互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维持人类自身的生存必须以物质资料 的生产为前提;另一方面,人类的其他活动如 政治、文化、科学、教育等,也必须以物质资 料的生产为前提和基础。
★从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品的消费来讲,二者仍然
存在着差别。在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关系上, 生产决定消费,决定着消费的对象和消费的方式 。马克思说:生产“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消费的 方式,消费的动力”。
★在消费对生产的作用上,消费在两方面制约着生
产。 一方面,消费使生产出来的产品得以最后完成其 为产品。另一方面,消费还为生产创造出动力。
亚当﹒斯密也十分重视分工的作用,认为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最终是由分工引起的。为何分工可以提 高效率?斯密指出:第一,分工使技艺日进;第 二,分工节约了从一个工种转换到另一个工种的 时间;第三,分工促进了某些技术的发明或改进 。
2.协作的作用:(1)使个体劳动取得平均劳动性质 ;(2)节省生产资料;(3)创造出一种集体力 ;(4)引起劳动者的竞争和精神振奋;(5)使 许多人的同种作业具有连续性和多面性;(6)在 短时间内完成紧急任务。
第二,新的生产关系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而建立。超越生产力发展要求同样会阻碍和破坏生产 力的发展。
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实现主要有三条途径: (1)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2)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 (3)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请思考: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
二、制度创新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发展的影响
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由生 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 性质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人们的生产、分配 、交换和消费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经济基础。马 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 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 生产关系。”
1.人们在生产中的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决 定,也与生产的基本方式有关。
2.人们在交换中的关系:包含直接生产中的交换,国 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交换和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 交换。
3.人们在分配中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 定人们在生产资料的分配中能获得多少生产资 料。而在社会产品的分配中,人们在生产中的 地位和社会的分配原则决定了每个人能分配到 多少产品。
生产资料是社会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生产资 料总是归一定的阶级、集团或个人所有、占有 、支配的。人们在生产中所使用的生产资料, 可能是属于自己所有,也可能是属于别人所有 ;生产资料的主人可以自己支配、使用属他所 有的生产资料,也可以在取得一定利益的条件 下,让生产者占有、支配或使用它们。
二、产权和产权制度
马克思说:“在分配是产品的分配之前,它是(1 )生产工具的分配,(2)社会成 员在各类生产 之间的分配……这种分配包含在生产过程本身中 并且决定生产的结 构,产品的分配显然只是这种
分配的结果。”
二、人们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关 系
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构成社会生产的 总过程。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统一 体内部的各个环节。在这个统一体中,作为生产 要素的分配、交换和消费,包含在生产过程中, 它们本身就是生产;作为消费品的分配、交换和 消费,是由生产决定的。马克思说:生产、分配、 交换和消费“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 一体内部的差别”。
第四节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 方面,生产力是其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其社 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生产 方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生产方式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生产力 决定生产关系,这是二者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
严格把控质量关,让生产更加有保障 。2020年12月 上午5时 54分20.12.805:54Dec ember 8, 2020
重规矩,严要求,少危险。2020年12月8日星 期二5时54分46秒05: 54:468 Decem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5时54分46秒 上午5时54分05:54:4620.12.8
★任何生产都要消耗生产资料。生产工具最终总是 要被磨损掉。原材料等劳动对象从原来物质资料的 意义上讲,它们是被消费了。燃料也是被消费了。 在生产中,还要消费劳动者的体力和脑力。从消费 品的消费看,劳动者用产品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 使消耗的体力和脑力恢复过来,使他们的劳动力再 生产出来。
通过吃喝这种消费形式,生产出人的劳动能力。 这种消费又直接是生产,不过这种生产不是生产 物质资料意义上的生产,而是人的劳动力的生产 。无论从生产要消费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来讲,还 是从消费品的消费生产着劳动力来讲,消费和生 产都是同一的,即消费就是生产。
从这种意义上讲,消费又决定着生产。
★对于一个劳动者来说,生产和消费是一个生产过
程的两个环节。生产是这个过程的起点,消费是 它的终点。消费把生产的产品消费掉,把自己的 劳动力再生产出来。
★就社会生产来说,生产者生产出产品之后,这个
产品就独立于生产者之外而存在着,生产者要占 有产品,就要经过分配。马克思说:“在生产者和 产品之间出现了分配,分配借社会规律决定生产 者在产品世界中的份额,因而出现在生产和消费 之间。”
生产关系对生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
力相适应时,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 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 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或生产力决定生 产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第一,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最活跃和最革命的因 素,它总是不断发展变化,而生产关系则具有相对稳 定性。社会生产的发展,总是从生产力开始,然后才 有生产关系的相应变化。因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必然发生相应变革,以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